李政道先生仙逝後的幾日,我有些作文的衝動,但總覺得我想說的話會有更合適的人說出,無需我這個和李先生雖有數麵之緣但從未對話的人來講。可惜看了一些文字,卻似乎無人說出我以為的李先生的最大貢獻。略有失望之餘,便想在自家的博客裏留點獨白,算是給多年前的遺憾做個了結。
李先生之提出宇稱不守恒,並因此成為首位華人也是首位中國公民獲得諾貝爾獎,當然是他人生最華彩的篇章,也是他後來一切貢獻的基礎(李楊二位獲獎時都是中華民國公民,入美籍是後來的事)。不過這事有另一位楊先生陪著,而且據說這位楊先生雖然在宇稱不守恒的發現上是沾了李先生的光,但物理學上其他貢獻還是蓋過了李先生(我不懂物理,以上純屬聽說),更何況楊先生在做了中華民國和美利堅合眾國的公民後,又做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把第一個中國公民得諾獎的故事寫圓滿了;所以李先生的這一成就雖然光芒萬丈,終有些光芒被他人分去的的遺憾。
更重要的,物理學雖然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和體現,但對我這類門外漢而言,似乎隻可膜拜,不得親近,沒有觸手可及,心有戚戚焉的通感共情。所以在我心目中,這算不得李先生的最大貢獻。
李先生真正的最大貢獻,在我看來,是不少人提到的,但似乎沒有真正說透的CUSPEA (中美物理聯合招考)的作用。
CUSPEA之改變了幾百個幾千個通過它赴美留學的中國學子的命運是毋庸置疑的,這也是不少人把這作為李先生生平亮點的原因。李先生幾乎以一幾之力,為他們推開了留美之門。李先生沒有義務做這件事,而且即使是諾獎得主,即使是老毛老鄧的座上客,在那個年代要做成這件事,都要付出巨大的心血,消耗大量的時間。但李先生選擇去做了,並把它做成功了。僅此一點,就使他超越了無數同僚,包括同得諾獎的那位。
但幾百幾千個人的命運,在宏大敘事裏,是難以占領太多篇章的,即便這些人中,在物理和其他領域(如金融和法律)都出現了傑出成就者。所以李先生之為CUSPEA殫精竭慮,如隻改變了這些人的命運,其意義無論如何有限。
但CSUPEA的意義遠不止於此。李先生成功創立CUSPEA的真正意義,是為中共治下所有的普通學子,展現了赴美留學的可能,從而使中國的普通人在某種意義上有了和特權階層競爭的可能。數十萬上百萬的內地學子,直接或間接的因著這種可能自費赴美。這便有了在美華人數十年的輝煌,而其海歸者甚至在內地也一度有了呼風喚雨,叱吒風雲的機會。
我之所以說CUSPEA為普通內地學子展現了赴美留學的可能,是因為在此前的社會主義中國,赴美留學是特權階層的專利。比如章含之的女兒,孩童時期即可赴美留學,這和當今朝鮮權貴子女留學歐洲一樣,是絕對專屬於中共特權階層的權利。所以普通人家的孩子,無論如何優秀,在那個時代都甚至不會夢想有朝一日能夠赴美留學,就像他們在大饑荒的年代無法夢想可以吃上特供的飯和肉一樣。
而CUSPEA的出現,至少使普通人有了夢想的機會:隻要努力學習,達到萬裏挑一的優秀,那有朝一日或許可以到太平洋那端的高度發達的世界,開展人生的另一種可能。雖然CUSPEA隻存在短暫的幾年,但它直接引發了CUSBEA(中美生物聯合招生),又因由它引發的夢想間接催生了靠TOFEL和GRE留美的幾代人。或許在富二代靠父母的餘蔭就能進哈佛斯坦福的年代,這些英文縮寫變得毫無意義。但對親身經曆了那翻天覆地的變遷,並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到美國的普通人的後代(換而言之,八九十年代甚至00年代初來美留學的絕大多數人),由CUSPEA引發的夢想,是他們命運改變的直接或間接的起點。
說是他們,其實是我們 - 是我和會有興趣讀這段文字的多數人。在我而言,第一次產生留學的念頭是在中學時代聽說了CUSPEA之時,雖然物理不是我的菜。也是因為這個原因,當我某一次和李先生“狹路相逢”之時,我很想對他說聲謝謝,感謝他間接改變了我的命運。可惜那時的我是個羞澀的年輕留學生,突然撞見這位大師,難免有些不知所措,而在躊躇之際,李先生已從身旁走過。
所以一聲感謝終於沒有說出,現在也終於沒有再當麵道謝的可能。或許有一天,我會到蘇州在李先生秦女士的墓地送上一束鮮花。在此之前,就讓這段文字記錄我對李先生的最大貢獻的感激之情吧。
2024年八月19日
他在電視對著采訪人說、他一路小心翼翼、唯恐把骨髓碰壞了、或者熱著了等等。赤子之心讓人感動。
由於李先生的個人政治傾向、大陸對李先生的善舉基本不報道。
================
他們夫婦難道把屍骨葬到大陸了?這非常可怕,中國的文革肯定要再來一次或者兩次,到時候屍骨無存。
雖然不是很清楚CUSPEA和後來很多學生靠GRE和托福留學的關係,但是深深地覺得僅僅CUSPEA的成功,就是對中國平民學子一件功德無量的事情。李博士利用自己的影響力,不僅努力說服美國名校給中國留學生打開大門,還和夫人一道無數次往返郵局,不厭其煩親手寄出數以百封給中國學子的表格和信件。當年受益的學子和我們後來能赴美讀書的人都應該銘記並感恩他的付出。
“李先生沒有義務做這件事,而且即使是諾獎得主,即使是老毛老鄧的座上客,在那個年代要做成這件事,都要付出巨大的心血,消耗大量的時間。但李先生選擇去做了,並把它做成功了。僅此一點,就使他超越了無數同僚,包括同得諾獎的那位”。
如果有機會到蘇州,也想給李政道博士和秦女士墓前獻上一束鮮花!
在楊李之間,我更加佩服翁。
============
帆姐?
你聽說的沒錯。宇稱不守恒的發現是李政道提出的思想,楊振寧數學好很多,所以李政道一說,楊振寧就當場算出來了,兩人合作發表,結果楊說自己年紀大,要排第一。李很生氣,兩人就此絕交。
但是楊振寧的另一個貢獻卻比宇稱不守恒大多了,那是以他的名字命名楊-米爾斯規範場。
在這個公式的基礎上建立了整個現在的粒子物理標準模型,因此得到諾貝爾獎的就幾十個人。楊可以說是物理界的門捷列夫,現在曆史排名僅次於牛頓愛因斯坦這樣的。
李政道學術上後來倒沒有特別大的成就。
晚自習時後麵的黑板上寫著:苦海無邊、美國是岸。
我當年直接問了一位在上海美領館外等待拿簽證的青年他的STATS,記得他當時是複旦經濟係,本科加碩士兩年,在做論文拿學位前退學。GRE2240.美國某州立Flagship Phd Economics Program全獎。
現在回想,我應該是下午問他的,所以他應該是已經在上午通過了簽證麵試,下午等著拿簽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