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看巴黎奧運會電視轉播,心思忽然跳到北京奧運會。激起了很多私人的回憶,那自然是寫不得的;也不免想到2008北京奧運前後的中國,大概是所謂改革開放年代的頂峰時期。不知為何,竟忽然想起英明領袖華國鋒主席,仿佛是北京奧運期間高齡離世。
改革開放的這一段中華盛世(個人評判,雖然盛世也會有悲劇,還是盛世),如果要歸功於政治人物,一般會說成鄧小平時代,也或者說成鄧小平時代加上江胡時代。其實那時代還有很多的風雲人物,比如胡耀邦,比如趙紫陽,比如萬裏。但在我這裏,會稱之為華國鋒時代。因為他的登台,是這盛世的開端,而他的死亡,恰逢這盛世的頂峰。當然他隻在台上四年,所以我所說的華國鋒時代是英明領袖華主席登台至死亡的時代的簡稱,這和某某某思想是某某某時代等等等等思想(對不起我記不住全稱)的簡稱是一種語法。
我之所以稱其為華國鋒時代,當然不隻是因為他去世時間的巧合,而是因為他雖然在台上的時間不長,那四年裏他或主演或導演或監製的那些大戲,是三十年改革開放最重要的基礎,也決定性的改變了包括我在內的無數人的命運。 簡單說幾台戲。
一是懷仁堂政變,又名粉碎四人幫。沒有經過文革黑暗的人,不會完全理解這起事件對當代中國人的意義。沒有這一事件,中國就是今天的朝鮮和昨天的紅色高棉。
二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共的正史都把1978年的三中全會稱為改革開放的起點。三中全會是華國鋒主持和支持的,沒有他的支持,不會有三中全會的成功。
三是恢複高考。最近幾代中國普通人之所以還有那麽一點機會和上升空間,高考的存在是個關鍵。沒有華主席的拍板,高考是不可能在77,78年得到恢複的。
四是中美建交。中國三十年的成功,離不開和美國關係的穩定。雖然尼克鬆訪華奠定了中美關係的長期基礎,鄧小平訪美清除了中美建交的最後障礙,但1979年中美建交時中共最高領導人是華國鋒,即便他的權力已被削弱。
五是對外開放。雖然洋躍進後來成了華主席的一大罪名,但正是他推動的引進外國資本技術推動了文化交流,使黑屋子裏的中國人突然發現資本主義世界的人們好像並沒有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華主席上台之前,江青同誌當然可以看鴿子號,但全中國人民知道牛仔褲太陽鏡家用電器是從觀察望鄉裏的女記者和追捕裏的杜丘和真由美開始的,而這兩部電影都是華國鋒主政時期上映。
六是開明“民主”。中共執政後,華國鋒時代和胡錦濤時代是黨內民主最好的時期。當然這和真正的民主是兩回事,所以要加引號。兩位也都是弱主,也許不得已而為之。但至少在上台初期,在葉劍英等的全力輔佐下,華還是一呼百應的,所以他之願意解放鄧小平等,重用胡耀邦等,是體現了一些胸襟的。而當批評初起,他盡管大權在握,依然允許不同意見的提出和交流,與後來諸公更有天壤之別。
七是和平放權。中國的政權更替往往血雨腥風。帝王的生死,自然無所謂,人民在這過程中承受的磨難,才是我關注的重點,也因此讓我對一切和平放棄最高權力的人持有尊重。華大概是即使有所抗爭也是保不住他的位置的,但如果他選擇抗爭,還是很可以折騰一番的,畢竟他是“你辦事,我放心”的嫡傳太子,在封建意識濃厚的中國是頗有號召力的。至少在其身後建起宏大“華陵”的山西,有點小小的武裝暴動都在情理之中。但他選擇和平下台,不問政事。這不僅讓他享受近三十年平安,在觀看了盛世頂峰的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後才安然離世,而且使無數普通人避免了因政治鬥爭所必然帶來的人倫悲劇。
不過,幾乎所有這些是上不得正史的,甚至也少有野史興趣。其之不上正史,當然是主政者的德政。鄧小平活著的時候,這種連淮海戰役都要獨攬頭功的人,哪會放棄他確實頗有決定性貢獻的改革開放的獨家署名。江胡是鄧的傳人,當然不會推功於人。至於後來,那就不說也罷了。
其之少有野史興趣,一方麵是華主席的外表比較普通,雖然身材高大,天庭飽滿,紅光滿麵,但常穿布鞋,襪子偏短,偶露小腿;笑容略帶憨厚,口音稍有土氣。所以隻能用老實樸素形容,很難和英俊瀟灑沾邊。這在低文化的粉絲圈裏很難圈粉。二方麵是華主席雖然和毛主席耀邦同誌一樣是師範文化,在那時代也算中高級知識分子,但他既不能如毛般詩文並茂,氣勢磅礴,也不能如胡般口若懸河,演講鼓動性十足,其軟綿綿慢吞吞的山西話講演往往讓人聽得著急,甚至一手其實不錯的顏體字和毛的金蛇狂舞般的草體比也顯得平淡。所以這一切也難以讓文藝青年趨之若鶩。
雖然華主席正史少痕,野史無望,但我依然執著的認為,中國三十年盛世的所有重要基礎,都是華國鋒在台上的四年奠定的。無論他是否支持過汪東興的兩個凡是,他畢竟也許被動地但相當戲劇性的改變了毛澤東的政策,給了無數中國人一條活路。他也有血債(那些因為惡毒攻擊英明領袖而被殺害的人的冤魂不會原諒他),但在中華漫漫鮮血染紅的曆史長河裏,他是血債較少的最高領導人。這樣一個做了不少好事而壞事做得較少的前最高領袖,其登台開創了一個空前繁榮的時代,其死亡又恰逢這時代的頂峰,以其名來命名這段中國曆史上難得的時光,也算當之無愧了。
2024年九月9日
寫完全文,寫下日子,突然想到這是毛澤東的忌日。也許在這日子寫這篇文字正是天意。
所謂粉碎四人幫,真正出力的應該是汪東興,但老汪也實在惹不起葉劍英李先念和陳雲,以及當時尚未出台的鄧小平(說實話他也不敢)。
葉李陳(還得加上鄧)把華玩夠了,自然就請華一邊涼快。
葉的貢獻隻能算第三,汪主任可以排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