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白與呐喊

沒人看時,就算獨白;有人來訪,便成呐喊
正文

新東方賣牛排

(2022-06-11 05:47:56) 下一個

我前天的博文提到,我從未看過直播帶貨。哪知打臉來得快,昨天就被推送了一小段直播帶貨視頻:一位新東方教師賣牛排。此君中英文混用,還寫起了板書,頗有一番英語補習班的架勢。幾分鍾看下來,我竟有些感動。

 

我生太早,未曾有幸受過新東方培訓。而且我對中國的韓國的家長們對補課培訓的熱情一向有很大的恐懼。也許我此生最大的成就就是頂住了太太的嘮叨,一天也沒讓子女上過補習班。 所以對新東方或者其他補課業者的商業成就,我過去一是不解,二是不屑,三是不滿,和新東方的唯一聯係,是看過一部據說以俞敏洪為原型的電影,中國合夥人。

 

盡管如此,當去年中共開始徹底清算補課業時,我沒有絲毫的喜悅,隻有不滿。對一個完全合法,不乏上市公司的行業,不經聽證,不經法律程序,不給過渡期,以行政手段一下子徹底封殺,完全不顧企業和投資者的合法合理利益。這即使在以剝奪私有財產為常事的中共建政後的經濟史上,其蠻橫程度也鮮有先例(建政前打土豪當然不在此列),畢竟五十年代消滅私有企業還有個贖買的幌子,有個公私合營的過程。

 

不滿歸不滿,我沒有對新東方的命運生出太多的感慨。畢竟在我的故國有太多奇妙的事情在天天發生,一個從事我看不上眼的業務的公司,不在我共情的範圍內。

 

但看了這段賣牛排的帶貨視頻,我卻莫名的生出很多的感慨。在我看來,這位前補課老師即便賣著牛排也不改好為人師的習慣。所以,他對傳道授業解惑應該興趣良多,屬於真正讀書人的一員。這樣,他的命運, 就可以看成當代中國讀書人命運的縮影。毛澤東時代的一大特征,是折騰讀書人。從中共建政初期大量讀書人改行,到文革中讀書人掃地掃廁所,名副其實的斯文掃地,毛時代臭老九的地位,真不是浪得虛名。新東方老師賣牛排,,從負麵講,或者是新時代讀書人斯文掃地的象征?從正麵講,後者是新時代讀書人雖曆艱難,不改其誌的象征?

 

雖然這串思維在短時間內讓我有些心潮澎湃,但稍靜下心來,便感覺這可能是我自作多情,自我感動的老毛病又犯了。或者在這位新東方老師眼裏,教英語,賣牛排,都是商業活動,都是賺錢手段。所以,新東方老師賣牛排,顯示了鄧時代全民經商精神在習時代的餘韻 - 無論政策把人逼到如何的角落,中國人都會為追求美好的物質生活而創造新的賺錢手段。

 

我不知道這兩種臆想哪一種更接近真相,或者真相是這兩者間的某種組合。但這其實不重要,這也不是我感慨的全部。我的更深一層的感慨,是為什麽我第一時間就會產生讀書人不改其誌的聯想。很大的一種可能,是我雖然在西方社會金元世界打磨多年,但作為中國文化的熱愛者,”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影響,一直深深潛伏在我心深處。比如我把習博士隻有小學文化常常掛在嘴邊,可能也因為這種根深蒂固的偏見吧。

 

讀書在我是美好的體驗,中國史上我崇尚的巨人都是讀書人。但中國曆史上,讀書使人變蠢幾乎是常態,讀書人作惡的例子也不比文盲少,而中國之落後挨打也在很大程度是書呆子的功勞。所以,鄧時代人民對金錢的狂熱追求和商業的狂熱參與,雖然帶來道德淪喪等副作用,但放在中國曆史的長河裏,或者也是必須的矯枉過正。讀書人走出書齋下海,或者是中國三十年經濟騰飛秘方的重要成分。所以,和新東方老師賣牛排相比,今天中國學生人人以做公務員為目標,正如當年萬千學子走科舉一途一般,才是真正的可憐。

 

想到此處,我便覺得無論他的行為出於何種原因,賣牛排的新東方老師都值得我心懷敬意,祝他能實現他向往的生活。我也對能再次看到自身的局限或偏見而感到欣慰:在將入老年也算事業有成之時,還能天天得到生活新的教訓,真是快樂的人生!

 

2022年六月11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花似鹿蔥 回複 悄悄話 靠自己勞動光明正大掙錢幹啥都行,北大畢業也可以賣豬肉,新東方老師也可以賣牛排。很多人死要麵子活受罪,不值。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