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白與呐喊

沒人看時,就算獨白;有人來訪,便成呐喊
正文

家國情懷

(2022-05-16 12:12:24) 下一個

我最近對自己頗為不滿 - 因為對上海的事,對香港的事,對中國的事,對美國的事都極度憂憤,居然違背多年隻看政治不問不論政治的好習慣,時常評論起時政來。究其根源,還是中國士人的家國情懷作祟。

 

過於強調國家集體利益,而忽視個人利益,是古今中外獨裁者馴服民眾的利器。所以我對家國情懷長期懷有警惕,但對中國文化的熱愛又使這等情懷成為我生命的一部分,說難聽點是無法改掉的毛病。於是最近常在矛盾中。今天,忽然想出一句話, 竟然使我有些釋懷,便想拿出來分享。這句話是:家國情懷是權力,但不是義務。

 

家國情懷是權力, 說的是我們作為個人,如果對國家,對社會,對人類命運懷有深厚興趣,想要通過某種方式表達這種興趣,這種感情,那不僅無可厚非,而且應該得到保護。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身無分文,心憂天下。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中國士人的這些傳統,有無限悲壯的美感,特別因為這種情懷常體現在不為統治者所容的失意文人身上。

但家國情懷作為權力,並不是無限的。我能想象的限製包括,有家國情懷的人並沒有把自己對家國的構想強加於他人的權力。宣傳說服當然可以,強迫他人執行就越界了。畢竟你的理想國可能是他人的地獄。好在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沒有將自己的理想強加於他人的本事,但少數有這種本事的人,所造成的禍害,比沒有家國情懷的領袖還要大得多。不信請看,東方有毛澤東,西方有希特勒。

家國情懷的另一個限製,就是我們這些所謂有家國情懷的人,沒有任何權力要求他人有家國情懷,因為家國情懷不是任何人的義務。事實上,世間很多美好偉大的東西,其創作者完全可能一絲家國情懷皆無。無數偉大的發明發現,來自於科學家的好奇心(至少近代也包括對專利費的追求);無數偉大的文學藝術作品,來自於作家詩人藝術家對美的體驗和向往(有些人可能為了版稅,拍賣價和戀人的青睞);無數精美的飲食,來自於廚師的想象力(有些可能為了米其林加顆星);而現代生活中的一切方便(從汽車飛機到電腦手機到藥品疫苗), 多半來自對資本金錢的追求(當然有些資本家也可能有家國情懷,但他們應該不是因為自己的家國情懷取得的成功,倒是可能通過利用他人的家國情懷取得成功)。

 

所以我的理想世界,是讓我這樣的不可救藥的有家國情懷者充分的憂國憂民,而其他沒有興趣的人不僅不必有家國情懷,而且可以盡情諷刺憂國憂民者的幼稚單純。更重要的,民眾不會因為政治家的家國情懷就輕易接受其政見;恰恰相反,要正因其家國情懷而頓生警惕。

想到這裏,我的心情舒暢起來,又可以繼續我的家國情懷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京工人 回複 悄悄話 家國情懷是權利,不是義務。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