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養性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正文

關於華陽禪師(柳華陽)生平的三點考證

(2022-07-01 16:22:02) 下一個

關於華陽禪師(柳華陽)生平的三點考證

 

華陽禪師的原籍

近年來出現幾種說法。有的說是江蘇,有的說是安徽,還有的說是湖口。
在以上三種說法裏,第一,二種說法不正確,第三種說法不準確。

華陽禪師在《慧命經 · 自序》裏,第一句即寫下:“華陽洪都之鄉人也”。這裏的洪都,是南昌的別稱之一。洪都作為南昌的別稱大概始於明初。所以,華陽禪師的原籍是清代江西南昌府(明代洪都府)。http://wenwen.soso.com/z/q162709035.htm

而湖口這一說法,可能是來自《慧命經 · 自序》的落款:“乾隆甲寅夏湖口傳廬柳華陽序於皖城忠潔庵中”。這裏的湖口,應該是指江西湖口。現在可以在網上找到江西湖口柳氏字輩:“文章華國詩禮傳家存仁秉直守正效忠時逢世泰遇際盛隆河東繼美光顯錫榮學期遠大嗣祖紹宗”。
如果這個族譜就是華陽禪師家族的,那麽按這個族譜來排,柳華陽在湖口是第三代。
古人習慣以祖籍來認定籍貫, 民間在談論一個人的籍貫時又有上推三代的習慣。
所以,古人說自己的籍貫,如果在某地居住不滿三代,就會說原籍,而不說當時的居住地或戶籍所在地。因此,湖口極有可能是華陽禪師參加科舉時的戶籍所在地,而不是他的原籍或祖籍。

華陽禪師的功名

迄今所見到的關於華陽禪師功名的文字,都認為“本為儒生”,“儒生出身”,或是“曾任翰林”,以及“棄儒入禪”。這些說法應該是從華陽禪師著作署名之前的“傳廬”二字而來。科舉金榜的排名,一甲共三名,即狀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幹名,其中二甲第一名,俗稱傳廬。《清史稿 · 選舉誌》 :二甲第一曰傳廬。

查閱網上從乾隆元年至乾隆六十年的各科文進士金榜,在曆年文進士名單中,沒有找到柳華陽的名字。在曆年的二甲第一名中,也沒有找到姓柳之人。由此可以確定,華陽禪師並不是文進士出身。

那麽他會不會是武進士出身呢?因為一時找不到乾隆年間武進士金榜或武進士題名錄,隻能查閱網上乾隆年間武鼎甲名錄。在曆年名單中,沒有找到柳華陽的名字。但在乾隆二十五年庚辰科中,找到了:“乾隆庚辰狀元馬全(山西太原)、榜眼 邵應必阝(廣東電白)、探花孫廷璧(順天大興)”。
這位孫廷璧,就是於乾隆甲寅年為《慧命經》寫序之人。因為在該序之後的落款中,他寫下:“... 庚辰科會元, 欽賜探花及第,禦前侍衛 ... 孫廷璧”。他在這篇序中還提到:“茲華陽和尚者,向有金仙證論一書。鹽官吾君既悅其言而為之序。會予以署協篆。”這一段說明,當年吾君為《金仙證論》寫序,孫廷璧就曾經在該序之後署名。由此可見,華陽禪師與孫廷璧有過多年的交往。因此可以推測:華陽禪師是乾隆二十五年或是其後相近某年之二甲第一名武進士。

華陽禪師出家的時間

近來看到有文章提到,華陽禪師是“自幼出家”或“自幼為僧”的說法,但是這些說法都不正確。
據《清史稿 · 選舉製》,“曾為僧道之人不可應試”。這就是說,以前曾經出家之人,即使在還俗之後,也不能參加科舉考試。那麽,具有僧道身份之人,當然也不能參加科舉考試。
所以,華陽禪師從幼年到參加科舉考試,至獲二甲第一名武進士,都不曾是出家人。他應該是在乾隆二十五年殿試之後,或更晚一些,才“投皖水之雙蓮寺”出家為僧。

 


附錄:孫廷璧任職表
乾隆25年一甲三名武進士 
職銜                        任期                                出處
二等侍衛                乾隆25年-乾隆30年        清國史館傳稿 ,1785號
湖北荊州城守營參將        乾隆30年-乾隆33年        清國史館傳稿 ,1785號
湖南永順協副將        乾隆33年-乾隆34年        清國史館傳稿 ,1785號
浙江黃巖鎮總兵        乾隆34年-乾隆37年        清國史館傳稿 ,1785號
遊擊                        乾隆37年-乾隆39年        清國史館傳稿 ,1785號
湖南九谿營遊擊        乾隆39年-乾隆40年;乾隆43年-乾隆54年        清國史館傳稿 ,1785號
[北路宜喜軍營遊擊]        乾隆40年-乾隆43年        清國史館傳稿 ,1785號
江南葦蕩營參將        乾隆54年-乾隆60年        清國史館傳稿 ,1785號
鎮江池州金山安慶參遊副將(署)        乾隆54年-?        清國史館傳稿 ,1785號
鎮江城守營參將        乾隆60年-嘉慶3年        清國史館傳稿 ,1785號
太湖營副將            嘉慶3年-嘉慶8年        清國史館傳稿 ,1785號
狼山鎮總兵            嘉慶8年        清國史館傳稿 ,1785號

蘇鬆鎮總兵            嘉慶8年-嘉慶10年        清國史館傳稿 ,1785號
浙江提督                嘉慶10年        清國史館傳稿 ,1785號
湖北提督                嘉慶10年        清國史館傳稿 ,1785號
烏嚕木齊提督         嘉慶10年        仁宗睿皇帝實錄 ,151卷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