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養性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正文

聊聊清宮彩繪本《八段錦冊》

(2022-06-19 18:50:52) 下一個

這個清代的《八段錦冊》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大概是目前唯一的彩繪八段錦圖。據其清宮千字文“歲”字編號,可知原貯於清光緒帝瑾妃所居永和宮。瑾妃(1873-1924)是珍妃的姐姐,她長相一般,平時少言寡語,所以一直不受寵。但她在永和宮的日子過得很有品味,時常以丹青書法和美食自娛。我估計這位瑾妃對養生也有興趣,因為這個《八段錦冊》是在她的宮裏發現的。

現在看《八段錦冊》上沒有題款和印章,估計是由民間或宮廷畫師所繪製,時間應該是在1924年瑾妃去世之前。有可能是瑾妃的家人或朋友,找到了民間高手,請他們演示八段錦,並由畫師繪出圖畫。從這些圖裏可以看到,演示的大概有兩位高手。由於是給皇親國戚演示,估計他們會把個別看上去比較粗獷的動作,做一些適當的調整和美化,以適合皇家人的品味。

《八段錦冊》中有3幅圖與常見的八段錦圖有很大的不同。這3幅圖是:左右開弓如射雕,攢拳努目增氣力,和雙手鞠躬固腎腰圖一。

下麵先看一下,在清末在民間流傳的《新出保身圖說》一書裏的八段錦圖,共有8幅:

清宮彩繪本《八段錦冊》裏有10幅圖。因為“背後七顛百病消”和“雙手鞠躬固腎腰”各有2幅圖。估計是為了能清楚的表現出這2個式子的動作細節。

在“左右開弓如射雕”圖裏,執弓的手是手心向上,食指翹起,與常見的八段錦圖都不相同。我按這個樣子試練了幾次之後,大概理解了其中的奧妙。但是對“攢拳努目增氣力”這一圖,我曾百思不得其解。後來按圖試練多次再反複琢磨,覺得基本上搞明白了。而且還真的是先“攢拳”,後“努目”(怒目是不對的)。“雙手鞠躬固腎腰”這一圖,看上去膝關節並不是向後繃直,而是向前略有彎曲的,看來這裏麵也有奧妙。

網上有人把此《八段錦冊》稱為清宮秘本,我覺得並不為過。因為我迄今看到的,網絡上流傳的八段錦圖和文章,以及多種流派的八段錦視頻,其功法的水平都達不到人家的高度。

1. 雙手托天利三焦

2. 左右開弓如射雕

3. 調理脾胃須單舉

4. 五勞七傷往後瞧

 5. 攢拳努目增氣力

  6. 背後七顛百病消

圖一

圖二

7.  搖頭擺尾去心火

8. 雙手鞠躬固腎腰

圖一

圖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