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我的博客複製一份至《海外博客》
由於數據量較大,請您耐心等待複製完成
複製
正文
鹽與人 The Salt of the earth 中外成語係列-8
(2022-04-08 18:06:30)
下一個
死海的鹽
大家知道,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地方,是在以色列和約旦交界處。那裡有一個內陸湖叫“死海” 或者“鹽海”,海水濃度很高,水麵上露出的石頭雜木,都覆蓋了一層雪白的礦物質。水的浮力大,人可以躺在水麵上看書。
不過死海中沒有任何魚類,這也它被叫做“死海”的原因。
死海的鹽,是不是平常烹調用的食用鹽呢?食用海鹽的主要成分--氯化鈉高達97%;而死海水的濃度,雖然比普通海水高9倍,氯化鈉的成分卻隻有12%到18%,所以那雪白的礦物質並不是食用鹽。
在舊約聖經《創世記》19章,說到了死海是怎麼形成的,原來這地方有兩座城,後來因為城中的人犯罪嚴重,就有“硫磺與火從天上”降下,之後“煙氣上騰,如同燒窯一般”。這片窪地長年累月積水之後成了“死海”。海中的礦物質、如硫磺、鎂、鉀、氯化鈣和溴化物等很豐富,對各種皮膚病、風濕病等慢性疾病,有很好的療效。
不過,遊客在下死海遊泳之前,導遊會千叮嚀萬囑咐,千萬不能讓海水進到眼睛裡麵,那水會傷害眼睛。
食用岩鹽和湖鹽
死海是個內陸湖,死海的鹽不是高純度的食鹽。今天市場上賣的食用鹽,大多數是高純度的海鹽。不過在古以色列和中國的內陸地區、特別是西南省份,長期食用的是“岩鹽”和“井鹽”。
“岩鹽”是從礦場挖出來的石頭塊,石頭外麵包著一層“鹽”。這是古以色列人的主要食鹽資源。
“井鹽”是過去中國的西南和中部省份人民的食用鹽。井鹽的開採十分不易,先要挖深井汲取鹵水,然後熬幹鹵水,得到“井鹽”,這個過程十分艱苦。井鹽礦區多在中國西南省的四川、雲南等地。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地區內陸地區出產湖鹽(池鹽)。比如在中國西部省份(陝西、甘肅、青海、新疆、西藏)和山西運城、內蒙古阿拉善左旗,還有美國的鹽湖城等地,都有湖鹽資源。
鹽代表財富、權力
雖然海鹽的提取成本非常低,在古代鹽的價格卻非常高。中國內陸深廣、運輸成本高昂,有些時候鹽的價格僅次於黃金,有百姓為了換取食鹽不得不賣掉兒女。而那些“鹽商”賺取暴利,個個富可敵國。
在清朝,鹽稅是國家重要的稅收資源,大鹽商壟斷了這個暴利行業,大運河是他們的主要運輸線。當揚州鹽商周轉不靈時,可以直接跟朝廷借錢。
對鹽的開採、運輸和交易方式,也代表國家重要的經濟政策。主前119年,漢武帝把生產和買賣“鹽與鐵”的權力,收歸國有。他去世之後(主前81年),朝廷組織了一場辯論會,討論“鹽鐵國有化”的利與弊,法家堅持鹽鐵由政府專賣,而儒家主張小政府,要還政商於民。最後還是法家獲勝。
古代西方,鹽同樣代表了權力財富。對鹽擁有開採和經營權的人,擁有大量資產。於是產生了一些成語,說一個人很有價值是“worth their salt”;而“above the salt”是說這人超級重要,專門指貴族或有超級權勢的人。
而“salary 薪資”這個詞,《不列顛百科全書》介紹其詞源是拉丁文“salarium”,這個詞本來是指羅馬政府給士兵的報酬。
在舊約的《以斯拉記》中有一段記載,當回歸的以色列民修造耶路撒冷城墻時,有些“吃皇糧”的人出來阻撓,這夥人向上打報告說 “我們既食禦鹽,不忍見王吃虧,因此奏告於王。”(斯4:14) 他們說的“禦鹽salary”,就指的是羅馬政府支付僱員的薪資酬勞。
耶穌的比喻
既然死海的鹽不是入口的調料,那麼古以色列人烹調是用什麼鹽呢?
居住在海岸附近的以色列人,從腓尼基人手中買鹽。腓尼基人不但善於航海,而且懂得蒸發海水取得海鹽。
而在死海南部一帶的山區,有不少岩鹽礦場,更多的古以色列人是吃這種“石頭鹽”,也就是岩鹽。
在福音書中,記下了耶穌說的一段話:“你們是世上的鹽。鹽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鹹呢?以後無用,不過丟在外麵,被人踐踏了。” (太5:13)“鹽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鹹呢?”這“失了味”的鹽就是岩鹽。
古以色列人在吃飯時,右手拿食物,左手拿著石頭鹽塊,一邊吃東西一邊用舌頭去舐鹽。如果是需要烹煮的食物,就把用繩子綁上鹽塊放到鍋裏,菜的鹹味夠了就把石頭拉出來,下次再用。
這樣,石上的鹽層會越用越薄,最後終於 “失了味”,像普通石頭一樣,被扔出去,任人踐踏了。
藥用和象征意義
鹽除了調味,也是最常用的防腐劑和醫療用品;用鹽醃製過的食物可以被長期保存;在古代中東地區,嬰兒出生的時候,要先用水清洗然後撒上鹽(結16:4),再用布包裹。人們也在家畜的飼料中加鹽,防止瘟疫;先知以利沙還用鹽來潔淨百姓的水源。
摩西律法規定,在祭壇上獻給耶和華的東西都要放鹽,因為鹽代表沒有朽壞和腐敗(利21:11-13,結43:24);在聖殿的日常運作中,除了儲存銀錢、酒、食物,還必須要儲備“鹽不計其數”(拉6:9;7:21、22)。
在古代的中東民族會簽訂“鹽約”,用“鹽”來象征長遠的承諾。在立約儀式上,立約雙方都要吃一點鹽,保證契約像鹽一樣是長期不變質的。
聖經也清楚地記下,神用鹽與在聖殿侍奉神的利未人立約(民18:19),與大衛和他的子孫立約(代下13:5)。
鹽也有負麵的意義。中國的黃河靠近河口的區域就因為土壤鹽堿化而變成不毛之地。
代中東人在戰爭得勝之後,在敵方的土地上撒鹽,也是宣佈原來的城市被廢棄和拆毀(士9:45),因為鹽堿土壤不能耕種與收穫。
主耶穌用失去味道的石塊,比喻那些不冷不熱的信徒;而有味道的鹽,是指忠心的信徒,低調、謙卑、樸實,甚至被人輕視,卻是最有價值的。
英國14世紀的作家喬叟(Chaucer)在他的“The salt of the earth”故事中,描述了中世紀英國社會的風俗和教會的現象。諷刺那些口是心非的宗教人士,無視民間疾苦,隻為私利募款,好像像“失了味”的鹽。
波蘭作家維特林(Jozef Wittlin)的著作《Salt of the Earth》,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他用“世上的鹽”代表勤勞樸實的下層波蘭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