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柯作品

勞柯的原創作品,包括小說,散文,和隨筆
個人資料
正文

勞柯|大提頓和黃石遊記(2)

(2024-06-09 16:42:06) 下一個

五月二十六號 (星期天)

 

不知道雪是什麽時候停的,我們早上不到七點出門的時候看到幾個七八歲的孩子穿著短褲在賓館的門口打雪仗。不知道這些孩子為啥不怕冷,可能是一種習慣。

 

世上沒有不能接受的東西,隻要習慣了就行。

 

今天按計劃我們要去鬧瑞斯間歇泉區和猛獁熱泉區。我們這麽早出門就是為了避開大部隊。我們七點半左右到達園區,雖然不是最早的,但是停車場裏隻有幾輛車。博物館還沒有開門,我們沿著鋪好的棧道觀看各式各樣的泉水。

 

這個園區據說是黃石最為古老的園區,地質活動非常活躍,這裏泉水的溫度也就非常高。可能由於地質活動活躍,這裏的泉也各式各樣,臭雞蛋的味道也很嚴重。這裏不但有溫泉和噴泉,還有一種泥漿泉。泥漿泉裏都是灰色泥漿,噗嘟噗嘟冒泡,和在家煮麵糊糊相似。看到泥漿泉,孩子們很高興。孩子媽媽說黃石裏還有一個專門是泥漿泉的泉區,孩子們就鬧著去看,孩子媽媽說明天去看。

 

沿著棧道走出主園區大概五分鍾,我們看到一個很大噴泉。噴泉的觀景台上有幾個人坐在自帶的椅子上,看上去他們已經在那裏待了很長時間。這個噴泉啥時候噴不可預測,據說五年到五十年不等。這個噴泉噴得很高,據介紹說可以高達一百多米。由於不可預測,見到它噴的人並不多。

 

我們運氣沒有那麽好,在哪裏站了十幾分鍾,它也沒有噴。

 

我們繼續往前走,在另外一個泉邊上遇到一位園區的工作人員。正好孩子們正在爭論噴泉應該叫‘給色’還是叫‘改色’,孩子媽媽就問管理員應該叫啥,管理員笑了笑說應該叫‘改色’。二閨女嘴硬,雖然被證實自己錯了,不過她依然不改。

 

我就問管理員那些坐在泉邊的人是幹嘛的。她說那些人已經在泉邊待了好幾天了,希望能看到噴泉。她補充說四月份剛剛噴過,現在非常活躍,隨時會噴,但依然不可預測。

 

守株待兔不可謂不是一種精神。我對那些人的尊敬油然而生。在這個世界上,能有幾個人為了自己一點點的願望而會守株待兔呢?開車離開這個園區的時候,我的腦子裏依然浮現那疲憊的身影和那堅毅的目光。但願上天不讓這些等待的人失望。

 

我無法理解他們,因為我從來都沒有為了我心中的夢想而生活過,所以我我崇敬他們。人生不過二三事,白銀幾兩而賣身。

 

在去猛獁熱泉區的路上遇到一群一群的‘嘟嘟製造的’野牛,不過孩子們對它們失去了興趣,現在她們的興趣是看到駝鹿。每次遇到有車停在路邊,我們或者下車或者在車上仔細地觀看,看有沒有駝鹿,終究啥也沒有看到。最後來到一片空曠的草地,據說那是駝鹿棲息的地方。我下車用盡了自己的眼力,也沒有看到一直駝鹿。

 

一位導遊帶著四五個老頭老太也在那裏看駝鹿,不過它們都帶著望遠鏡,也不知道他們有沒有看到。那個導遊架起了一部特大的望遠鏡,對著望遠鏡調了很長時間,然後對老頭老太們解釋通過望遠鏡可以看到的東西。那些老人們一個一個地去看,也不知道他們有沒有看到駝鹿。我很想問我可不可以看一下,話到嘴邊沒有說出口。

 

我相信隻要我問了,那個導遊應該會讓我看一下,不過我心情一激動,也許啥都看不到。求助別人有的時候也是一種教養。

 

我們還路過一處叫‘鳴山’的地方。這個泉區就在公路邊上,不過不能走進去看。據說山上的噴泉過去能發出很大聲音,現在那種聲音已經消失了。雖然沒有了傳說中的聲音,但依然有泉水不停地從山坡的小孔裏冒出來,泉水帶著礦物質,那山也就被染成各種顏色。在太陽光的照射下,那些顏色相互映射,用五顏六色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我們就這樣走走停停,開了近一個小時猛獁熱泉區的山頭上麵,但我們並不知道我們已經到了。轉過一個山頭,到了一處開闊的地方,那裏停滿了車。我本來以為是個一般的景點,往前開了一兩分鍾轉頭一看這裏有點特殊,因為這裏山坡似乎是階梯狀,於是就把車停在路邊。孩子們已經很餓了,希望快點到猛獁熱泉區吃飯,所以她們不想下車,不過還是被我趕了下來。

 

往回走了五分鍾的樣子就到了棧道的入口。這裏似乎是個山頂,所以棧道在逐漸地往下走。這個泉區和其他我們去過的泉區的有很大的不同,雖然沒有看到明顯的泉水湧出,但山坡上流著涓涓的細流。山坡都如人工修過一般呈現階梯狀。看了對這個泉區的介紹才知道階梯狀的山坡是自然形成的。白色的階梯是泉水帶出來的石灰岩的沉澱,而黃色的階梯是一種生物屍體的沉底,和海底的珊瑚礁形成原理可能是一樣的。

 

我們沿著棧道往下走了十幾分鍾發現山腳下停了很多車也有很多建築,原來這裏就是猛獁熱泉區。這個泉區可以在山頂停車往下走,也可以從山腳下停車往上走,棧道都是聯通在一塊的。

 

條條大路通羅馬,總能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路。看到下麵的建築屋,孩子們就知道那裏一定有飯店,就鬧著先下去吃飯再來遊玩,於是我們就開車下山。車山車海,下了山後發現根本找不到停車位。我讓她們先下車區餐館裏點菜,我再去找停車位。下到功夫總能找到,轉了幾圈後在訪客中心的前麵找了一個停車位。

 

孩子媽媽給我們兩個點了一個沙拉和一個魚肉漢堡。吃完了,也不知道自己吃飽沒有。孩子們吃的啥,我想不起來了,反正相當貴。吃完飯後二閨女就犯困了,於是上車就睡著了。孩子媽媽要在車上陪二閨女睡覺,大閨女不和我一起去,我就自己去參觀這個溫泉區。

 

從山坡下往上走看到的和我剛才從山坡上往上走看到的沒有大的區別,隻是從下麵看那些階梯狀的山坡更加雄偉了,那些山坡上的水流有點湍急了。我花了四十幾分鍾走遍了所有的棧道,還遇到兩個學生模樣的中國人,我還請她們在一座黃色的山坡前給我拍了一張照片。

 

我在回來的路上遠遠地看到孩子媽媽和孩子們在一條很短的棧道上走,我過去問她們走到哪裏,她們就走到我拍照的地方。我們四個雖然沒有同時走,但在同一個地方拍了照片,也是誌同道合了。

 

我們本來要去一個叫‘塔區’的泉區。孩子媽媽告訴我服務人員告訴她從塔區回賓館的路關掉了,然後她說塔區沒有啥好玩的,隻是一座塔而已。從她的話音裏我聽成來她是不想去了,既然不想去了而且天色也不早了,我們就決定安原路返回。

 

最後再說一句,猛獁泉區沒有別的泉區那麽多泉,但它的的遊客接待中心介紹了各種野生動物的凶狠程度。考慮到出來玩,安全應該是第一位的,所以你如果來到那裏,我覺得是應該接受一下教育的。

 

雖然是同一條路,但返回的時候卻不再激動。無論幹啥都不能走回頭路,回頭路不但少了激情,也讓人沒有了期望。

 

往回走了大概十幾分鍾就開始堵車。孩子媽媽再次誇獎最後一晚住在傑克遜鎮是英明的決定。隻有這一條路,無論怎麽堵,都得等。

 

出行如此,人生也如此,千萬不要把自己活到一條路上。退路不要太多,隻要有一條就可以了。

 

原本以為是出了車禍,等我們路過事發地點才發現是一幫人把車停在路邊在拍遠處的野牛。在我們看來野牛沒有什麽好看的,那是因為我們看過了。對於沒有見過野牛的人,對野牛充滿了憧憬。

 

我們住的地方叫黃石大峽穀村,那裏還有真有一個大峽穀。峽穀是天然的河床,黃石河就從峽穀中流過。黃石河在峽穀中形成了兩個瀑布,被稱為上瀑布河下瀑布。不知道是黃石河成就了峽穀還是峽穀成就了黃石河,反正這兩個瀑布是黃石公園中最為著名的景點之一。

 

昨天下午因為天降大雪沒有去成,今天回到峽穀村我們就直接去了峽穀的北側。峽穀的北側有小路可以下到河邊上看瀑布。黃石河算不上大河,但因為峽穀狹小,河流湍急,瀑布的落差又大,所以上下瀑布都非常壯觀,尤其是下瀑布,飛流直下,震耳欲聾。吃完晚飯後天色還早,我們又開車去了峽穀的南側。南側走不到瀑布邊上,隻能遠遠地看。遠看瀑布,那水簾也就如絲帶,靜靜地掛在懸崖上。

 

近動遠靜,一布兩感,自然之境,心靈所悟。

 

賓館附近有個小超市。孩子們要買冰淇淋吃,孩子媽媽說行,我說不行,我們兩個爭執不下,於是就猜拳決定勝負。因為我贏了,所以孩子沒有吃到冰淇淋。

 

猜拳決定勝負,表麵上看是公平的,其實不公平,因為有人就擅長猜拳。

 

五月二十七號 (星期一)

 

今天我們準備玩三個景區:黃石湖,泥漿火山和西大拇指溫泉區。這三個景點都是在去傑克遜鎮的路上,玩完後就去鎮上的住。傑克遜鎮上的賓館比黃石公園內的賓館要便宜,但相對於其他地方的賓館而言依然很貴。

 

我一大早就出去買了早餐。吃著早飯,兩個閨女非常高興,不是因為早餐多好吃,而是因為明天就要回家了。出來玩玩兩天還行,如果超過三天她們就開始想家了。

 

出去旅遊,對於不喜歡旅遊的人其實是很累的。

 

第一天從南門開進黃石國家公園的時候就遇到一個湖。我以為那個湖就是黃石湖,其實那個湖要比黃石湖小很多,叫路易斯湖。那天路易斯湖岸邊還有齊腰深的日積月累的雪,雪很硬,人在上邊正常走不會陷下去,但大閨女站在雪上蹦,故意把腳陷入雪中。路易斯湖的湖麵一半是深藍色的水,一半是深藍色的冰,對岸的雪上倒影在深藍色的淵裏,正所謂:一半藍水一半冰,半邊雪山兩邊映。

 

不知道是這兩天天氣回暖還是黃石湖上本來就沒有冰,今天的黃石湖水波綿綿,藍如一塊巨大的寶玉。遠處雖有雪山,在湖中卻沒有倒影,那玉也就更加完美無缺了。

 

黃石湖有單獨的訪客中心。中心的建築有前門和後門,從後門走出去就可是看到一望無際的湖麵。湖岸邊還有沙灘,不過沙灘的沙子是黑色的。據說這些沙子是火山噴發出來的,不過因時代久遠,根本無法考證。我們走出來的時候看到一個爸爸帶著兩個八九歲的孩子正在湖裏遊泳。我走到湖邊摸了一下湖水,發現那水冰涼刺骨。不能下水,孩子們看到沙子,就開始徒手在岸邊挖沙坑。

 

挖沙坑似乎是孩子們的天性,不知道這個天性還要持續多久。

 

沙灘有點硬,徒手挖有點困難,於是我就找了兩個小木棍。接過木棍,兩個閨女同時說:“謝謝你!爸爸。”大閨女畢竟大兩歲,花了半個小時挖出來的坑要比妹妹挖的深多了。她們和各自的坑和了一張影,然後就把坑填上,沙灘也就恢複了原來的樣子。

 

她們當然不是做了無用功,挖沙坑填沙坑,整個過程她們都很高興。人生本來就是享受某種過程。

 

這條公路一直沿著湖邊,隔一段路就有觀景點。大多數景點我們都沒有下車,快到泥漿火山的時候,路邊停了很多車,我們就下車觀看。這裏的湖麵似乎更加開闊,那遠處的雪山似乎矮了一下,但依然壯觀。湖邊有一排石頭,每塊石頭中間大概有半米的距離,沿著石頭可以往湖裏走三四米的樣子。大閨女從一塊石頭跳到另外一塊石頭上毫不費力,而二閨女卻有點吃力,最後她幹脆脫了鞋和襪子淌水過去。我問她涼不涼,她呲牙咧嘴地說涼。

 

自己做的選擇,自己就要承擔選擇的後果。

 

我們終於到了孩子日思兩天夜想兩天的泥漿火山。從進園子那天起,孩子們就鬧著到這裏來看。泥漿火山泉區的無論是噴泉還是溫泉都稠泥漿,咕嘟咕嘟地如我們家鄉熬的麵糊粥。除了泥漿,這裏有非常濃厚的臭雞蛋的味道。所有的人一下車,那臭雞蛋的味道就會撲麵而來。孩子們捂著鼻子,沿著棧道走了一會就回到車上,孩子媽媽就說她們是葉公好龍。

 

這裏有個叫龍泉的噴泉。其他的噴泉都是往上噴,而這個龍噴泉卻是從山洞裏往側麵噴,每噴一下就會發出龍嘯山澗的聲音。這也許是它名字的由來吧。我和孩子媽媽駐足看了一會,雖然很震撼,但實在是太臭了,也就沒有觀看其噴出的每個細節。

 

一個人無論長得怎樣的漂亮,但如果張口就噴糞,即便非常欣賞他的人也會離他而去。

 

據說這個景區最近發現了熊,所以大部分的棧道都關了。雖然很臭,但沒有看全,自然會有些遺憾。離開的時候我在想,即便棧道沒有關閉,我們也未必會走進去。

 

人總是這樣,總是想得到那些無法得到的。

 

在這裏我們還看到一隻拇指大小的老鼠。這不是一隻一般的老鼠,身體雖然很小,但其形狀和野牛一模一樣。介紹裏說這種老鼠叫野牛鼠。我不知道是先有這種老鼠還是先有野牛,反正人叫他野牛鼠而沒有人把野牛叫成鼠野牛的。

 

人類不但給自己的社會製定出三六九等的人,也把動物的社會弄出不公平來。那老鼠也許見鼠就問:為啥要把我們叫野牛鼠。問也沒有用,這就是世上的公平。

 

啥叫公平?強者製定的規則,弱者心中的夢想。

 

離開泥漿火山,我們來到了我們在黃石玩的最後一個泉區:西拇指泉區。這裏的泉有些已經幹涸了,隻留下泉眼靜靜地在那裏。幹涸的泉都沒有名字,不過我相信他們原來都是有名字,現在幹了,於是連有名字的權力都沒有了。

 

風光時前後擁,落魄時忘其名。信不信全有你,不信的時候就想想那些幹涸的泉。

 

由於泉區在湖邊上,有幾個泉眼也就湖水下。湖水下的泉也是是這個景區的一大賣點吧。

 

我們到傑克遜小鎮的時候天色還早。小鎮上有馬車可以拉著人轉兩圈,小孩六塊成人八塊。孩子媽媽就讓孩子們去坐,我們在原地等著。馬車剛剛離開我們的視線,孩子媽媽就開始擔心了:會不會把我們的孩子拉走啊?我說不可能。她說她昨天做了一個夢,夢見帶孩子去東北,結果被拐走賣了。說到自己的夢,她就更加擔心了。

 

十幾分鍾後馬車就轉回來了,如果轉半個小時,孩子媽媽估計要報警了。

 

第二天我在飛機上看著雪山慢慢地遠去,我雖然看不到那些遊玩的人和山中的動物,但我知道那裏有很人也有很多動物,他們也許過得和我們在的這兩天一樣,也許不一樣。我不知道,他們也不知道,可能隻有那雪白的雪山和如藍玉般的湖知道。

 

世上動物千萬種,人分黃白黑棕,但我們隻有一個地球,但願所有生物能和平相處。我的‘但願’是廢話,因為相互殘殺在時時刻刻地發生,不僅在動物世界,在人類的世界也是這樣。

 

世上所有的文明都是以殺戮為起點的....

 

06/06/2024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davidinchina 回複 悄悄話 寫的很好,有遊記,有人生,有文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