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養生居

古人雲:善養生者,上養神智、中養形態、下養筋骨。
正文

對付肩周炎中醫有妙招

(2022-07-18 15:49:36) 下一個

 

對付肩周炎中醫有妙招 

肩周炎在世界範圍內的發病率約為2%~5%,主要發病年齡多為40~70歲,其中又以50歲左右為多發,女性發病率高於男性,因此又被稱為“五十肩”,民間也叫做漏肩風、凝肩、凍肩等等。生活中常可以見到數量眾多的中老年人罹患肩周炎,表現肩關節周圍痛,疼痛夜間加重,肩關節各個方向主動和被動度降低,且進行性加重,造成肩關節活動受限和障礙,嚴重影響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肩周炎雖然是常見病,治療方法也很多,患者除了運用止痛消炎類西藥和各種理療手段以外,酌情適當配合合適的中藥治療肩周炎,也是不錯的選擇。特別是對於不能耐受西藥的患者來說,配合適當的具有祛風、除濕、通痹、止痛、補肝腎等功效作用的中藥,就顯得格外最重和有意義了。那麽,究竟中醫中藥對於肩周炎有何好的辦法呢?今天就請德成行健康藥師給大家分享,看看中醫如何治療肩周炎。

德成行健康藥師:

傳統上中醫將肩周炎一係列的症狀歸納為“痹證”的範圍,所謂痹者,痹阻不通的意思,一般認為是由於風邪、寒邪、濕邪、瘀血痹阻經絡關節或血虛關節經絡失養,導致出現疼痛以及關節活動障礙等等症狀。由於中醫理論認為,外感六淫之中,風邪致病走竄、寒邪致病凝滯收引、濕邪致病重著,因此外感風寒濕邪致病、導致肩關節及其周圍經絡氣血瘀滯不通,不通則痛的情況是很多見的。因此,中醫治療肩周炎多在考慮患者的年齡、病因、疼痛的部位範圍等臨床表現來辯證施治。一般來說,相較於消炎止痛類的西藥來說,中藥的刺激性以及其他副作用小些,患者更容易接受。

肩周痛丸 

桂枝

當歸 

川芎 

中成藥肩周痛丸由中藥羌活、桂枝、秦艽、當歸、川芎、防風、海風藤、白芷、薏苡仁和炙甘草等成分組成,具有祛風、散寒、除濕、通絡止痛的功效,適用於風、寒、濕、瘀痹阻筋骨、肌肉、關節導致的痹痛症,臨床上使用可以幫助改善患者肩頸部肌肉、關節疼痛和及活動不利的症狀。當然也可以在辯證采用中藥湯劑進行治療,比如可以試試中藥:防風15克、羌活12克、薑黃12克、炙甘草10克、兩麵針10克、元胡索15克、當歸尾6克、川芎6克、海桐皮20克、寬筋藤20克、雞血藤20克、首烏藤20,上藥水煎服,每日一劑,藥渣再次煮水適量外敷疼痛部位。當然,這裏由於不是麵診,用藥建議僅供參考,如需用藥還需親自由專業中醫師望聞問切後再處方開具,這樣才更為安全有效。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肩周炎除了藥物治療和理療等治療手段以外,患者日常的養護也十分重要。日常生活中患者一定要注意保暖,此外在關節疼痛控製後還要適當的進行肩關節的活動鍛煉,以免發生關節粘連,影響患者今後的生活。

在開始使用任何藥物或膳食補充劑之前,請務必谘詢醫生。

德成行(tsEMPORIUM.com)始於1979年,是美洲最大的中藥,花旗參,海味山珍和滋補品供應商,美洲第一滋補養生品牌。43年來堅持為每位顧客提供物超所值的美國花旗參、冬蟲夏草、金絲燕窩以及最全品類的中藥和滋補品,讓每個人都能輕鬆受益更健康的生活。

方便廣大客戶尋醫問診,德成行推出線上“德健康”欄目,邀請專業中醫師,定期為真實案例提供在線問診或谘詢專業意見,詳情請關注德成行公眾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