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養生居

古人雲:善養生者,上養神智、中養形態、下養筋骨。
正文

妙手回春,擺脫秋冬咳嗽咽痛的煩惱

(2021-12-04 12:34:34) 下一個

送走了炎炎夏日的酷熱和暑濕,迎來了幹爽清涼的金秋。伴隨著陣陣秋風,秋燥也如約而至。口幹、咽痛、幹咳、痰中帶血……,等等這些秋燥時節常見的症狀,困擾著很多患者。既然中醫認為燥邪是秋季致病的主要原因,那麽中醫有什麽好的辦法治療上述症狀呢?這裏就請德成行健康藥師給大家分享一個真實病例的處理和建議。

病例:

梁先生,男性40歲,工程師,身高170cm體重56公斤,既往有慢性咽炎病史。今年國慶節之後,天氣漸漸轉涼、幹燥,經常夜間睡覺覺得咽幹痛,飲水後咽痛症狀會好轉,時不時有幹咳。這兩天因進食不慎,吃了些煎炸的食物,咽幹痛的症狀更加明顯,咳嗽咳痰粘少、難咯出,晨起稍覺鼻塞,口幹睡眠多夢,小便短黃,大便偏幹,舌紅苔少。請問我目前這種情況,該如何治療和調理?

德成行健康藥師

中醫理論認為,在外感六淫邪氣之中,燥邪是秋季致病的主要邪氣。燥邪的致病特點為易傷津液,易傷肺。而五髒之中肺主氣、司呼吸,主宣發和肅降,為嬌髒。若肺為秋燥所傷,燥傷津液,則會出現咽幹、咽痛、口幹等症狀表現;肺失宣肅,則會出現咳嗽等症狀;燥邪煉津成痰,故表現咳痰粘少難咯。因此,患者梁先生自入秋以來,隨著天氣的逐漸轉涼幹燥,出現的咽幹痛、口幹、幹咳、痰粘難咯、晨起鼻塞等症,應該與氣候變化導致患者梁先生外感秋燥之邪致病有關。在此基礎上,患者梁先生因飲食不慎,進食煎炸等燥熱傷津之品,導致津液更傷,故症狀加重。而睡眠多夢、小便黃短、大便幹以及舌紅苔少的表現,均屬於陰津虧虛、陰虛火旺的表現。

因此,對於患者梁先生來說,目前主張采取滋陰潤燥、清肺利咽的治療方案,建議適合選擇中成藥養陰清肺片來治療。中成藥養陰清肺片組方成分為:生地、麥冬、玄參、白芍、知母、青果、牡丹皮和薄荷。其中,生地黃味甘性寒,功能滋陰清熱、涼血;麥冬味甘、性微寒,功能養陰潤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煩;玄參味甘苦鹹性寒,功能滋陰生津、清熱解毒涼血;白芍味酸、性微寒,功能養血斂陰;知母味甘苦性寒,功能滋陰潤燥、清熱除煩;青果味甘酸性平,功能生津止渴、利咽化痰;牡丹皮味苦辛性寒,功能清熱涼血、活血化瘀、退虛熱;薄荷味辛性涼,功能疏散風熱、利咽解表。故中成藥養陰清肺片具有滋陰潤燥、清肺利咽的功效,適用於陰虛肺燥、咽喉幹痛、幹咳少痰、痰中帶血等症,因含有解表的薄荷,故對外感燥邪傷肺導致的陰虛肺燥諸症,尤其適合。因此,對於患者梁先生來說,中成藥養陰清肺片應該是比較合適的。

養陰清肺片產品鏈接:

當然,對於患者梁先生來說,也可以選用中藥湯劑來治療。比如,可以用中藥:桑葉10克、菊花15克、桔梗10克、玄參15克、桑白皮10克、甘草5克、苦杏仁15克、百部10克、川貝母5克、薄荷10克後下,上藥水煎服用,每日一劑。

桑葉產品鏈接:

桔梗產品鏈接:

桑白皮產品鏈接:

在用藥治療的同時,建議患者梁先生日常還要注意多飲水少熬夜,多吃蔬菜水果,少吃煎炸燥熱之品,以免加重陰津虧虛的症狀。患者平時也可以不妨選用南北杏川貝燉雪梨、百合蓮子粥等食療方法,來滋陰潤肺,輔助改善症狀。

在開始使用任何藥物或膳食補充劑之前,請務必谘詢醫生。

德成行(tsEMPORIUM.com)始於1979年,是美洲最大參茸藥食商城,美洲第一滋補養生品牌。42年來堅持為每位顧客提供物超所值的美國花旗參、冬蟲夏草、金絲燕窩以及最全品類的中藥和滋補品,讓每個人都能輕鬆受益更健康的生活。

方便廣大客戶尋醫問診,德成行推出線上“德健康”欄目,邀請專業中醫師,定期為真實案例提供在線問診或谘詢專業意見,詳情請關注德成行公眾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