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國家與國家之間是否應該宣傳仇恨?(一)

(2022-10-12 08:10:17) 下一個

當我們要討論這樣的話題,我們必須對國家這個概念進行分析,統一認識什麽是國家?國家是具有領土和各個人民構成的。能夠相互仇恨的是國家裏的人民,而不是領土。所以我們隻討論人民,所以國家之間的仇恨準確的說是人民之間的仇恨,歧視。人民是由各個單個的人組成的所謂“人民”。人民是一個集體。這個人民集體通常具有很多相似性,包含語言文化等。所以國家仇恨等於一個領土範圍內的人都仇恨另外一個領土內的人民。而且是希望每個人都仇恨的。當然不可能完全相互仇恨。但是可以做到百分比很高的仇恨。
仇恨的來源:通常就像家庭與家庭之間的吵架一樣,仇恨一定來源於過去的事情,久了就叫曆史。
通常能夠造成後世子孫相互仇恨的兩個國家之間一定發生過相關的戰爭。或者巨大的爭端。或者相互傷害的其他事情。
但是仇恨不一定是雙方的,仇恨有時候是單方麵的。
那什麽是仇恨呢?仇恨一般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的一種。恨是一般的不服氣。仇恨就是特別嚴重的不服氣,已經導致報複念頭的恨。
人民仇恨的後果是什麽呢?仇恨是天然具有暴力傾向的心理狀況。那麽一個國家人民的仇恨是具有暴力傾向的群體仇恨,如果所謂“烏合之眾”成立的話。集體暴力的來源就產生了。仇恨的潛意識就是有一天我們要超越其他群體,在超越後也不忘記回來侮辱下原來侮辱我們過的國家人民。
這種仇恨容易在具有深厚的農業文明和集體主義國家傳播。也更加具危險性。轉化為報複性戰爭通常需要以幾十年作為單位。可以說的是當麵的德國納粹主義。

人民仇恨的起因是什麽?或者說這樣煽動仇恨的初心是什麽?我們無法假定任何人的初心是壞的。我們必須假定他的目的是對本國人民有利的。宣揚這種氛圍的人希望人民記得自己曾經遭受的痛苦曆史。並在有朝一日能夠揚眉吐氣,這裏說的揚眉吐氣是禮貌的揚眉吐氣。而不是通過再欺負對方人民來達到心理上的慰藉。然而,發起人尚且很難意識到,會導致嚴重的後果。這種後果有時候要一代人才能看得出來。我國有句老話:冤冤相報何時了。假如兩個國家的人民,都無法完全消滅對方。那麽子孫肯定都會有數量巨大。兩個國家總是這樣互相傷害下去恐怕子孫後代將會一起減少,因為相互通過各種形式的包含戰爭在內的相互傷害。

那些行為屬於仇恨教育?比如把一個國家的屈辱曆史的變成國家政府的宣傳行為。缺乏導致這種屈辱的曆史事件的反思。我們拿日本的黑船事件來說;日本在當時不得已簽署神奈川條約》;該條約是日本和美國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按照仇恨來說;強迫的條約就是屈辱的。日本應該擴大這種屈辱的教育。在各個曆史課本用很大篇幅來論證如何的屈辱過程。尤其在青少年教材裏大講特說;卻很少有反思這種條約給日本帶來的好處;還有為什麽會導致這樣的條約的簽訂。把美國妖魔化就是仇恨教育。或者在社交媒體裏強製推薦各種蠱惑仇恨的視頻和文字。社交媒體的算法一旦改變。某種傾向性嚴重的觀點就會泛濫成災。會導致不可逆轉的後果。如果每個日本人都是充滿了複仇心態。二戰的日本就是例子。這就是洗腦教育的結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