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博文
對這個問題有興趣的人有幾類? 有學曆是肯定的,但是學曆高低不一樣,感受的程度不同。程度越高,孔乙己身份更加容易對號入座。但是如果收入很高,則例外。 總結特征是:高學曆,低收入,不願意做體力或者社會身份較低的職業。他們可能身處社會各個職場,甚至失業當中。部分收入不高的自由職業者。有一定社會理想。普遍理論和現實差距較大。重文輕理,重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我認為商業貿易天然的對極權統治有抑製作用。商業貿易具有天然的競爭性質。極權是壟斷的。就算是壟斷的貿易,也難以做到完全的壟斷。商業使得國家和人民私有財產富裕起來。富裕起來的人流動性更強。流動性強才有視野的擴大和對比。比如中國,如果沒有商業發達,人民不可能去到國外,沒有機會獲得外麵的信息,就不可能對自己國家的情況有所對比。一旦對比,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當我們要討論這樣的話題,我們必須對國家這個概念進行分析,統一認識什麽是國家?國家是具有領土和各個人民構成的。能夠相互仇恨的是國家裏的人民,而不是領土。所以我們隻討論人民,所以國家之間的仇恨準確的說是人民之間的仇恨,歧視。人民是由各個單個的人組成的所謂“人民”。人民是一個集體。這個人民集體通常具有很多相似性,包含語言文化等。所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假設有兩個國家一個叫烏鴉國和另一個叫鵝國。鵝國非常強大;曾經烏鴉國和鵝國屬於一個聯盟國家。在過去30年前分裂了。分裂之後;烏鴉國向西邊國家靠攏。然而鵝國和這些西邊國家關係極差。西邊國家經濟富裕科技發達。他們和另外一個世界大哥大級別的米國組建了一個軍事聯盟。叫西約軍事保障聯盟。這個軍事聯盟具有任何一個國家受到軍事打擊;被視為其他盟國受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本文章的視角是從教師的角度或者家長的角度說的。我們說讓他人閱讀,首先得論證閱讀的好處。閱讀有什麽好處?簡單的說就是續傳前人或者當代他人的某種經驗或者體驗,學習某種自然規律。閱讀還可以擴展我們的想象的邊界。閱讀刺激我們大腦思考。既然閱讀這麽多用處。我們有理由推動,因為沒有曆史教訓的民族隻會在原處打轉轉。甚至會倒退。厲害國就是這個德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論證一個國家的教育應該誰來管理?當下教育一般都是政府製定課程標準,各地方教育部門負責執行。當然美國稍微不同,就是地方有權不使用聯邦政府的課程標準,美國的課程標準不具備強製性。但是在中國等很多國家就是強製性的。針對這個問題,我們要追問,教育的目的是什麽?在很多國家的教育目標裏都共同強調要為社會,國家,甚至是政黨服務的。為當下社會主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什麽是解構?通過什麽方式來解構?就是幫助學生再次挖掘教材背後所包含的信息。通過製作視頻或者文章的方法來敘述。為什麽要重新解構?讓學生對教材產生批判性思考。因為在中國大陸,教學迷信教材,不僅是學生,大多老師也是如此。其中的原因就不多說了,大概就是政府的指揮棒在那裏,考試的標準就是他們定的。我所謂的解構就是找到課文作為教材的必要性,作[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我的高中生活是到縣裏的高中上的,那時候我的初中學習成績一般,考不起高中,但是家裏有些錢就自費上了高中。一個桂林下屬的縣城高中。那時候我們縣還是貧困縣,我記得還有些香港的來資助我們另外比較貧困的鄉鎮的學生上高中。這裏的高中建在半山上,是真正的山城。回憶起那時候的學習生活,我沒有多麽美好的回憶。相比初中的弱肉強食的欺淩生活來說,高中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9)
我們上初中是到鄉裏讀的,我們村隻有一條泥土公路,九十年代末期還沒有農村中巴車。我們寨子在公路的對麵,是沒有公路的。要去鄉裏讀書必須走路翻山去的,路程大約兩個多小時。通常,我用蛇皮袋裝米捆住四個角落背到鄉裏的初中,這些米用來兌換飯票。就是這樣一個環境下,一個三省邊界的山溝溝裏成長起來。我的成績並不出色,到了初中由於性格內向,老師既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我希望做的不過是一個不洗腦的教育,不應試的教育。熱愛自然,身心健康。但是在中國尤其是最近兩年,已經非常困難。政府管控非常嚴厲。我剛剛回到我家鄉城市。一個距離廣州600公裏的桂林。我已經為我的教育理想付出了幾年的時間,接下來。我簡單的說說我的心路曆程。我出生在少數民族地區的桂林鄉下,一個侗族和壯族交融的省界邊緣農村。小學在村裏上學,從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1]
[2]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