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關心很久以前的事

中國和外國的曆史。可能是真發生過的事,也可能是故事。
個人資料
正文

克琳希德(Kriemhild)的複仇

(2023-04-23 23:42:20) 下一個

 

在 前一篇故事 裏,齊格弗裏德(Siegfried)是德國中世紀傳說裏的大英雄。他娶了勃艮第(Burgundy)國王的妹妹,美麗的克琳希德(Kriemhild)公主為妻。

但是克琳希德和她的嫂嫂,也就是王後布倫希爾德(Brunhild)發生了爭執。國王手下的大臣哈根(Hagen)是王後這邊的近臣,與國王一起設計害死了齊格弗裏德。

為此,克琳希德暗暗立下誓言,要為死去的丈夫複仇。而仇人除了那個大臣哈根之外,也包括她的親哥哥,國王龔特爾(Gunther)。

Sigfrid u. Kriemhild, 1860, by Carl Gonzenbach, Nibelungenlied

但克琳希德孤身一人,隻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弱女子,她怎麽對付國王,王後,和朝中的一眾大臣?她可以利用的隻有兩個武器:亡夫留下的巨額遺產,和她本人天下無雙的美貌。

這筆遺產,就是前一篇裏提到的天下聞名的尼伯龍寶藏(Nibelung treasure)。本來是由法夫納(Fafnir)化為猛龍守護著,在齊格弗裏德浴血屠龍後落入了後者手中。後者即亡,財產就轉到了他的遺孀手裏。

克琳希德開始用寶藏拉攏朝中貴族,但被那個狡猾的大臣哈根識破。哈根找了個借口以國王的名義把財產沒收充公,沉入萊茵河河底。

按照哈根的打算,他準備將來的某一天再把這寶藏打撈起來以為己用。他哪裏知道,他和國王都將死在克琳希德手中,永遠不會有機會享受這寶藏,甚至沒有機會寫下寶藏的地點。

而這一筆巨額的財富,據說一直到今天,都還靜靜地沉在萊茵河河底,等待它下一個主人。

Hagen versenkt den Nibelungenhort (Hagen Sinks the Nibelungen Treasure into the River Rhine),
by Peter von Cornelius (1783–1867), Alte Nationalgalerie

失去了財富,克琳希德就隻剩下美貌,智慧,和決心了。

這段故事發生在公元五世紀。那時候的大環境是日耳曼人和匈人的崛起和西遷:比如法蘭克人(Franks)去了高盧,勃艮第人(Burgundians)在沃爾姆斯(Worms)安家,而匈人(Huns)則占據了以他們自己命名的匈牙利(Hungary)。

匈人的大首領,此時的匈牙利國王,正是大名鼎鼎的阿提拉(Attila the Hun)。

阿提拉新近喪妻,聽說傳聞中克琳希德的美貌,派人來沃爾姆斯提親。

勃艮第國王龔特爾和他朝中的大臣,一直都有些畏懼阿提拉的勢力,正好想借這個機會拉近兩國的關係。隻有那個哈根尖銳的指出:“克琳希德一直對亡夫之死耿耿於懷。她如果得到阿提拉的勢力做後盾,恐怕對我們不利!”

但國王和其他貴族都不以為然,哈根也無力阻止這段婚事。

克琳希德先是閉門三十天,堅拒不見匈牙利使者。然後回心轉意,毅然遠嫁匈牙利。

Attila the Hun, in a museum in Hungary.

克琳希德和阿提拉大婚之後,派使者來沃爾姆斯,請哥哥龔特爾,大臣哈根和其他貴族們,一起去匈牙利參加婚後慶祝。

哈根又是進諫國王:“你妹妹這是想對咱們下手了。此行凶多吉少,萬萬不可大意!”

但龔特爾還是不聽:“阿提拉身為匈人國王,我身為勃艮第國王,去給他慶祝婚禮,他怎麽會允許友好鄰幫的君主受到傷害?這與國際外交法不符啊。“

哈根看勸不動,就派人物色了勃艮第最勇武的三千個壯士同行,這些武士都是以一敵十的武林高手。

但哈根還是不放心。在他們要渡過萊茵河之前,他看見有三個美人魚在洗澡,就派人偷走了她們的衣服,以此要挾讓美人魚們預見此行的命運發展。

幾個美人魚羞怒之餘,坦言相告:“除了國王手下的私人牧師能活著回去,你們此行的所有人都不能再回到勃艮第!“

哈根也夠狠的。他在渡河的半路中找了個機會,把龔特爾的那個私人牧師打暈推入河中。“你是唯一一個能活著回去的?我先讓你死,那就破了這個魔咒,我們自然也就不用擔心了。” 他不禁為自己的機智暗暗得意。

誰想在大船開往匈牙利飛速進發的同時,一股神奇的水浪把那個落水牧師推到了勃艮第的岸邊。他雖然被淹的近乎窒息,但終於撿回一條小命,正如美人魚的預言,成為此行唯一活著回來的人。

Hagen with the three Rhine daughters, by Georg Kugler (1840–1916)

龔特爾,哈根一行人來到匈牙利,受到阿提拉和克琳希德的隆重招待。誠如龔特爾的推論,友邦君主來為自己慶婚,又是新婚妻子的親哥哥,阿提拉對來者待為上賓,保護周全,哪裏有半點加害的意思。

但克琳希德在暗中早已計劃好了一切。她的第一手棋:把來客吹捧的天花爛墜,言下之意是這些來訪的英雄,每個都能抵上十個匈人。

這些勃艮第人本來就都是百裏挑一的高手,一向自詡甚高。如此在鄰國被大力推崇,一時間飄飄然,就真的有鶴立雞群,蔑視群雄的感覺。匈人看在眼裏,尊他們為客,一時也不好發作。

克琳希德的第二手棋:把勃艮第一邊和匈人一邊的敬拜日安排在同一天,同一個地點。

須知此時勃艮第人已經信奉了基督教,而匈人還在祭祀敬拜傳統的地方神。信仰和敬拜在那時是人生一等一的大事,尤其是基督教明言:「除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 / Thou shalt have no other gods before me」,哪裏能容忍匈人在麵前拜“假”神?

雙方劍拔弩張,差點兒就要打起來。幸好還是匈人一方在阿提拉的嚴明軍紀下極度忍讓,才不歡而散。

克琳希德的第三手棋:在接下來的一次友好比武中,她給自己這邊的匈人勇士準備了一把無刃的鈍劍。這在當時的表演比武中,是各方公認的預期傳統。

但她給來訪的勃艮第勇士,悄悄準備了一把開刃的利劍,吹毛斷發,削鐵如泥。

結果自然是匈人武士接連砍中勃艮第武士數劍,毫發無損。後者砍中匈人隻一刀,匈人血濺當場,立時斃命。

這一來場麵失控了,匈人隱忍了很久,此刻終於爆發。

雙方開始直接群鬥:勃艮第這邊的三千個勇士雖說都是武林高手,但抵不住匈人人多,而且本身武力也未必就輸給了他們。一個接著一個的,勃艮第武士在殺死敵人後,被新上來的另一個敵人殺死。

Hagen of Troneck kills Iring, 1840-1841, by Alfred Rethel

大庭被鮮血徹底的染紅,然後血流到了庭外,把草地也變成了紅色。

勃艮第這邊的 Volker 在殺死三個匈人後,被阿提拉這邊的來訪使者 Hildebrand 殺死。這個 Hildebrand 不是匈人,是東哥特(Ostrogoths)國王派來匈牙利的使者。

匈人這邊的 Iring 殺死了四個勃艮第勇士後,被哈根殺死。

到最後,三千勇士盡皆身亡,勃艮第這一邊隻剩下國王龔特爾,和大臣哈根兩人。大勢已去,二人不得不棄械投降。

按當時的規矩,如果貴族在放棄戰鬥後,勝利一方是不應該再加害他們的。但克琳希德為了報殺夫之仇,等這一天等了很久。她令人殺死了麵前跪著的哥哥龔特爾,然後親自起身,一刀砍下了哈根的頭!

在旁邊觀看的,前麵提到的東哥特使者 Hildebrand 再也看不下去了。他高喊,“不能壞了規矩!我們不斬降將!” 怒火中他拔劍上前,殺死了克琳希德。

After Kriemhild killed the bound Hagen von Tronje, she was killed by Hildebrand. 1840/1841, by Alfred Rethel (1816–1859)

(注)長篇史詩「尼伯龍根之歌(Nibelungenlied)」的第一主角,不是上一篇的齊格弗裏德,而是本篇的克琳希德。史詩最早出場的主要人物是克琳希德,而全篇又以克琳希德之死收場。

這一段傳說,或許來自兩個曆史事件:

1:公元 437 年,匈人與勃艮第人在沃爾姆斯(Worms)交戰,勃艮第人全軍覆沒;
2:公元 453 年,匈人首領阿提拉在(最後一次)婚禮後神秘身亡。有傳聞但沒有證據,說凶手正是他的新婚妻子。

(detail) Kriemhild, holding Gunther’s head, prepares to kill Hagen with Siegfried’s sword while Hildebrand watches. Hundeshagenscher Kodex

在某些版本裏,哈根投降之後,克琳希德從他手裏奪回了原本屬於亡夫的寶劍 Balmung / Gram。她一手提著殺死丈夫的凶手(之一)龔特爾的頭,一手拿著屬於丈夫的寶劍,走向殺死丈夫的另一個凶手,哈根。

在那一刻,她已經知道了自己的結局。

但她沒有片刻遲疑。這就是「克琳希德的複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木有文化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水晶藍' 的評論 : 問好水晶藍!
水晶藍 回複 悄悄話 好久不見,問好木先生,喜歡這些畫。要看好幾遍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