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拋出一個據說可以比肩 哥德巴赫猜想 和 黎曼假設 的「沒文化定律」:
“如果有一段曆史故事,能給西方繪畫家畫裸女的機會,那麽畫家們一定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沒文化定律?一
在古羅馬(一說是希臘)有一個老頭名叫西蒙(Cimon)。他不知道犯了什麽罪,被當局抓進監獄判了一個很奇怪的刑:‘不給吃的,關在獄中餓死!“
西蒙有個女兒叫佩羅(Pero),每天都去探望老爸。獄卒怕她給西蒙偷帶食物,每次都很仔細的搜查,確定了她什麽東西都沒帶,才放佩羅進去。
眼看著時間一天天過去,獄卒們驚訝的發現,囚犯西蒙不僅沒有日漸消瘦,形銷骨立,反而紅光滿麵,精神頭似乎比進監獄的時候還好了。
於是有一天獄卒們突然襲擊,衝進獄房查崗,才發現佩羅此時正處於哺乳期。她不忍見老爸餓死,每天用自己的乳汁喂飽西蒙。
獄卒們大為感動,上報給獄長和法官。領導們也很感動,於是就把西蒙給放了。
很簡單的一段故事,叫做「Cimon & Pero」,又叫做 Roman Charity。
可想而知,西方藝術家們看到了機會,我也看到了機會。
“如果有一段曆史故事,滿足「沒文化定律?一」,那麽在下(筆者)也一定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沒文化定律?二
關於這個話題的藝術作品,數不勝數:
有一個小細節,這段故事為什麽叫 Roman Charity?
在古西方文化裏,「愛」這個概念,和今天我們說的 Love 略有不同。那時候的「愛」要分上中下三層境界:
- 最高境界的愛,是 Charity / Agape。是指無條件的,神聖的,對世人的‘博愛’,比如說對不認識的人,甚至對敵人;
- 中間境界的愛,是 Love。是因為親情,好感,友誼,愉悅。。。產生的友愛,比如對家人,對好友,對鄰居,都可以歸為這一類;
- 最低境界的愛,是 Lust,這才是男女情欲之愛。
若是嚴格按照這個定義,「西蒙和佩羅」這段故事應該是 Love,不是 Charity。當然可能原作者想表達的是,假如一個不認識的糟老頭,比如筆者(哈哈),被關進監獄要餓死,美女佩羅出於 Charity 也會義無反顧的去做她認為該做的事情。
這就是 Roman Charity,羅馬人的慈悲。
在「馬太福音」25章 35-36節,耶穌對門徒提到了六件善行:「因為我餓了,你們給我吃,渴了,你們給我喝;我作客旅,你們留我住;我赤身露體,你們給我穿;我病了、你們看顧我; 我在監裏,你們來看我。」
在西方文化裏,後人在這六條上再加了最後一條,就湊成了 Seven Acts of Mercy,西方「博愛/Charity」精神的奠基石:
- Feed the hungry(因為我餓了,你們給我吃);
- Give Drink to the thirsty(渴了,你們給我喝);
- Shelter the homeless(我作客旅,你們留我住);
- Clothe the naked(我赤身露體,你們給我穿);
- Visit the sick(我病了、你們看顧我);
- Visit the prisoners(我在監裏,你們來看我);
- Bury the dead(後人新加的,安葬死者)。
細數一下,「西蒙和佩羅」這段故事在七條裏占了三條:1/2/6。
Caravaggio 有一幅著名的作品,The Seven Works of Mercy:
在這幅圖裏我們可以找到,
- 右側是我們已經熟悉的故事「西蒙和佩羅」, Feed the hungry & Visit the prisoners;
- 左一和左三,是 Shelter the homeless;
- 左四和左下,是 St. Martin of Tours Clothe the naked & Visit the sick;
- 左二喝水人,是 Give Drink to the thirsty;
- 右三右四抬著的腳,是 Bury the dead。
如果能做到這七點,畫麵的上方有天使讚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