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局微觀

微觀世局, 遊走政經
正文

陸權與海權 信仰的顛覆(九十三)

(2023-09-02 07:15:13) 下一個

原文再續,書接上回。話說中俄與北約之間的陸權與海權之爭日趨白熱化。繼尼日爾之後,加蓬也出現了政變。尼日爾是西非最大的國家,也是盛產鈾礦的資源大國,但即便坐擁豐富自然資源,在法國的多年“協調”下其經濟依然非常落後。加蓬經濟比周邊幾個國家都好,但法國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以經濟援助和長期貸款作為交換把持其經濟改革執行權,目前加蓬農業發展遲緩,資源逐漸枯竭。

很多非洲國家在獨立後的發展途徑都有相似之處:先是上世紀50-70年代發現豐富的石油等自然資源,然後被前殖民國家瘋狂盤剝,同時陷入嚴重外債危機。國家經濟命脈落入前殖民國家和腐敗政府手中,國家淪為初級資源輸出國,工業化遲遲得不到發展,出現類似“低價出口原油,高價進口汽油”的奇景。與此同時,人民賴以為生的重要社會經濟命脈農業遭遇重大打擊,老百姓吃不飽肚子,嚴重時甚至出現饑荒。

這些國家名義上獨立了,但實際上並未擺脫前西方殖民國家的盤剝和束縛。當然,也因為這些國家本身的政治局勢,社會環境和腐敗問題。據半島電視台報道,加蓬動亂後法國礦業公司Eramet立刻暫停了在加蓬的所有業務,導致其股價大幅下跌。這家法國公司在加蓬的礦山使其成為全球最大的用於煉鋼的高品位錳礦石生產商。這就是西方趴在非洲身上吸血的典型案例。

法國的前非洲殖民地和如今以法語為官方語言的非洲國家基本重合(剛果民主共和國曾經是比利時的自由邦)。尼日爾和加蓬已經相繼舉起反對他國剝削的旗號了,未來非洲法語區國家是否還有跟進,且看事態發展。

非洲想要發展,解決饑餓,發展工業,搞好基建至關重要。這就是為什麽越來越多的非洲人支持“一帶一路”的緣故。據報道,阿爾及利亞總統已經確認準備讓中國建6000公裏的鐵路,想致富,先修路。這6000公裏將把阿爾及利亞所有的城市和區域連接起來,並可以成為這區域非洲國家做生意的中心。中俄在非洲的地盤正在不斷擴張。

同時沙特,阿根廷,埃塞俄比亞,埃及,伊朗和阿聯酋被邀請加入金磚國家。金磚11國已經隱隱成為世界經濟巨獸,最可怕的是與G7相比,金磚直接掌握和影響世界80%的能源市場。雖然委內瑞拉等石油大國還沒有加入金磚,但沒有人能否認中俄對委內瑞拉的影響,以及委內瑞拉與美國之間的仇恨。世界上的能源國家,除了美國自己,似乎現在都沒有和美國有良好關係的。

同時全球去美元化正在逐步推進,東南亞印尼,馬來西亞,泰國都簽署了本幣交易的備忘錄,2022年印尼馬來西亞的雙邊交易279億美元,印尼泰國192億美元,逐步會變成本幣。所以不要看越南、菲律賓和美國套近乎,美國為了圍堵中國必須要給這些國家好處,才能得到這些國家的有限配合,這好處擺在眼前,有便宜不賺王八蛋,又不會和中國真的打起來。但另一方麵,去美元化可以說是東盟的“既定方針”,這永遠不會停止腳步。

此外中國現在商品交易超過50%都是人民幣,已經超過美元了,走的不是swift通道。所有swift數據都不反映真實的貿易貨幣占比。另外swift裏麵大多數都是金融交易,美元占優很正常。

目前看中國對外兩翼發展:第一個是中亞—波斯—兩河—大戶—非洲,就是一帶一路,現在成果斐然,不但實現了波斯大戶和解,攆走了美國人,也拉入金磚和上合。第二個是東亞—南海—東南亞—澳洲,正好和RCEP重合,緊貼中國經濟核心區的外圍,是世界最繁忙最活躍的貿易通路,也是未來工業化和市場孕育的搖籃。中國作為世界兩個產業主導型國家之一,這兩翼,是將能源通路,貿易通路,和最大工業產業基地統合起來。

而美國對中國所有的製裁封鎖產業鏈轉移好像是徒勞無功。8月26日,堪薩斯城聯邦儲備銀行上周六在懷俄明州傑克遜霍爾舉行的年度會議上討論的最新研究發現,雖然全球貿易格局已重新調整,但美國的供應鏈仍高度依賴中國的生產,隻不過沒有那麽直接而已。企業可能隻是在將它們漫長供應鏈的最後部分轉移出中國,而且一些企業正在把越南或墨西哥等國家作為中轉站,從那裏將部分或大部分仍在中國製造的商品運往美國。盡管支持脫鉤的人提出理由稱,任何從中國轉移出去的做法可能都是好事,但這種重新調整看來會有其他後果。

該論文發現,供應鏈的轉移與商品價格的上漲也有關係。據論文作者計算,中國在美國商品進口中占比下降五個百分點,也許會導致美國從越南進口的產品價格上漲9.8%,從墨西哥進口的產品價格上漲3.2%。作者之一阿爾法羅在接受采訪時說,“這是我們的第一個警告——轉移供應鏈很可能會影響成本,我們的第二個警告是,這樣做不太可能減少(對中國的)依賴”。

於是日前墨西哥突然大範圍上調進口關稅,幅度最高達25%這意味著,以墨西哥為出口市場的中國企業將會受到巨大的衝擊。但是與墨西哥有自由貿易協定(FTA)的國家不受這項法令影響。其實正如美國很多經濟學家所說,中美脫鉤斷鏈是不可能的,隻不過繞了個圈而已。製造業哪裏是說轉移就轉移的。

總的說來,中國實質上在進行生產供應鏈脫鉤,重新構建自己可控的生產供應鏈體係;而美國希望構建自己能控製的商品供應鏈,能繼續通過美元收實物稅。雙方較量的結果,中國國產替代如火如荼,而美國隻是把中美雙方的交易壓到了越南、墨西哥,這些國家還在簡單加工階段。

更令美國心寒的是商務部長雷蒙多訪華之際,華為突然開售mato60,5G芯片,5納米工藝,全國產化。華為5G手機一出,美國人在高科技產業的供應對中國企業頤指氣使的日子就過去了。中國以後不僅僅可以供應自己,也可以給全世界供應芯片,包括最先進芯片和係統。

為了應對美國可能的金融戰,更重要的是為中國硬科技實業融資,中國政府進一步規範減持行為。經濟日報文章說得非常明確,進一步規範減持行為,短期來看,有助於減少市場非理性減持行為。長期來看,有利於市場穩定健康發展。減持新規釋放的信號是明確的,所帶來的影響是長期和深遠的。對於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東、實際控製人來說,要端正認知、放眼長遠,真正將注意力回到公司經營上來,增強回報中小投資者意識,做大做強做優公司主業,以此獲得更多關注和資金支持,助力A股盡快回到平穩運行的軌道上來,為進一步發揮資本市場功能、服務實體經濟貢獻力量。

用證監會的話來說,以後A股是投融平衡的市場,再也不能浪費有限的資源在騙子公司身上。這是遊戲規則的改變,絲綢之路複活後,中國要成為全球最大供應商,而硬科技的發展需要股票市場的支持,總不能路通了以後,生產與科技能力跟不上,好像美國現在一樣。因此,不要懷疑中國政府的決心,投資市場其他的問題,相信也會迅速改正。隻要目前趨勢延續,一個長牛是可以期待的。

所有這些都意味著新的世界平行市場已經形成。G7要被拋棄在這個市場外麵。中國的外貿當然會經曆動蕩和陣痛,類似大英與拿破侖鬥法的初始階段,但這是大勢所趨。對大多數外貿型民企來說,要注意一個不可改變的事實正在發生:舒適圈被打破了,要迎頭出擊,開辟新市場。但對於很多年輕商人和年輕企業來說,新的曆史機遇到來了。中國千年以來,都是經濟重心往南移。現在隨著絲綢之路的複活,經濟會重新南北平衡,這個變化之大,會出乎很多人想象之外。

現在複興絲綢之路是中俄兩個陸權國家聯手推進,故此不能重蹈拿破侖時期法俄兩國的覆轍。當時英法爭奪殖民地和世界貿易龍頭之爭已經達到了異常尖銳的程度。特拉發加海戰以後,英國壟斷了製海權,拿破侖渡海入侵英國本土的計劃落空了。但與此同時,拿破侖在大陸粉碎了英國組織的第三次反法聯盟,為他用經濟封鎖手段來打擊英國創造了良好的國際環境。隨著第四次反法聯盟的崩潰和法軍對沿海地區的占領,拿破侖於1806年11月21日在柏林頒發軟令,宣布對英國實行大陸封鎖。

俄國在拿破侖實行的大陸封鎖製度中有著極重要的地位。俄國打通了波羅的海的出海口以後,於1734年和英國簽訂了通商條約。從此,英國就成為俄國最重要的貿易夥伴。盡管以後英俄兩國在其他方麵經常發生衝突,但雙方的貿易並沒有中斷,因為兩國都非常重視相互貿易為它們帶來的利益。而且,兩國的貿易額不斷在上升,到18世紀下半葉,19世紀初,英國進口貨物有72%是來自波羅的海。

俄國不僅為英國提供了大量的糧食、工業原料和海軍器材,而且還是英國及其殖民地商品的最大的銷售市場。比如在18世紀末,俄國進口的糖為560萬盧布,呢絨為398萬盧布,染料為340萬盧布,棉紡織品為261萬盧布,絲織品為182萬盧布,咖啡為132萬盧布,酒類為114萬盧布,水果為90萬盧布。因此,隻要俄國繼續保持和英國的貿易關係,拿破侖的大陸封鎖製度就難於奏效。

從地理位置的角度來看,俄國在大陸封鎖製度中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拿破侖要有效地對英國實行大陸封鎖,必須使歐洲大陸的所有國家,至少是歐洲大陸的沿海國家都同英國斷絕貿易關係。隻要有一個沿海的大陸國家沒有加入大陸封鎖體係,英國商品就會通過這個缺口湧入大陸。俄國有漫長的海岸線,尤其是有對英國貿易非常有利的波羅的海的海岸線,因此,它對於拿破侖實行大陸封鎖製度來說具有更為特殊的意義。

正是由於俄國在大陸封鎖製度中具有這樣重要的地位,因此,拿破侖隻有把俄國納入他的大陸封鎖的聯盟,才能使英國失去主要的貿易支柱。俄國不僅在大陸封鎖製度中起著如此巨大的作用,而且曆來就關係著拿破侖對英鬥爭的成敗。

拿破侖明白,法國與俄國都是陸權國家,因此從地緣政治角度來看,法國與俄國是天生盟友。隻有兩國聯手,開通歐亞大陸的陸路運輸,恢複絲綢之路,才可以破壞大英帝國把持的海洋貿易。因此,拿破侖上台不久,就利用沙皇俄國同英國在地中海和土耳其問題上的矛盾,尋求同俄國接近的途徑。拿破侖決心用馬耳他這個英俄不和的種子來擴大俄英之間的矛盾,促使俄國疏遠英國,同法國接近。拿破侖采用的這種外交策略完全把保羅一世迷住了。保羅一世寫信給拿破侖,表示放棄幹涉法國內政並且宣布了對英國所有船的封港令,出麵組織了以俄國為首,有瑞典、丹麥和普魯士參加的武裝中立聯盟,把英國的勢力從波羅的海排擠出去了。拿破侖“聯俄製英”的外交政策的成功,給予了英國以沉重的打擊。後來還組織法俄聯軍進軍印度。可惜俄國當時已經被英國人控製的共濟會把持。英俄貿易非常密切,保羅一世突然改變國策,損害了俄羅斯貴族的利益。因此遠征軍出發不久,保羅一世就被行刺,他的兒子亞曆山大一世繼位。隻能夠說,彼得大帝當初為了快速富國強兵,投靠了荷蘭英國體係的共濟會,從此英猶深度把控俄羅斯朝政,100多年後,英國與俄羅斯的利益已經密不可分,喪失了擺脫英國控製的海洋貿易體係的願望與能力。

沙皇亞曆山大一世繼位之後,改變了他父親的親法立場,重回親英路線。但拿破侖並沒有因此放棄“聯俄製英”的外交政策。1807年,拿破侖在弗裏德蘭戰役中再次擊敗俄軍,俄軍在慘遭失敗之後,“所有的人都大驚失色,似乎再過半小時世界末日就會到來”,但拿破侖卻沒有乘勝追擊,而在俄國邊境停下來了。拿破侖之所以沒有侵入俄國境內,原因之一就是要給沙皇留下餘地爭取他加入大陸封鎖體係。7月,法俄兩國簽訂了《提爾西特條約》,亞曆山大一世放棄了自己一貫的親英反法政策,加入了大陸封鎖的聯盟。

拿破侖把俄國納入大陸封鎖體係之後,大陸封鎖製度才真正發揮了它的作用,給予英國以沉重的打擊。《提爾西特條約》簽訂之前,盡管拿破侖早已宣布了對英國實行大陸封鎖,但由於俄國在當時尚未被納人大陸封鎖體係,英國仍然通過俄國照樣同大陸進行貿易,因而它的出口基本上沒有受到打擊。英國的出口總值,在1806年上半年為1816.7萬英鎊,下半年增長到1836.7萬英鎊。柏林敇令宣布對英國實行大陸封鎖以後,英國的出口總值繼續在增長,1807年上半年達到1953.1萬英鎊。《提爾西特條約》簽訂之後,英國失去了俄國這個貿易夥伴,對外貿易才受到真正的打擊。根據英國海關的統計數字,在俄執行大陸封鎖製度短短一年時間中,英國商品的出口總值就比上一年縮減了792.9萬英鎊。

拿破侖把俄國納入他的大陸封鎖體係,雖然給予英國以極其沉重的打擊,但同時使俄國陷入了經濟破產和財政危機的困境,加上法俄之間矛盾由來已久,因此注定這個聯盟不會長久。

早在葉卡特林娜二世統治時期,俄國政府就製定了如下方針“兼並波蘭,雖然最初還不得不把一部分獵獲物讓給鄰居;把德國變成未來的瓜分對象;把君土坦丁堡當做永不忘記的,可以逐漸實行的最主要目標;奪取芬蘭作為彼得堡的屏障而把挪威並給瑞典作為補償”。葉卡特林娜本人為此而奮鬥了一生,除了占據君士坦丁堡和從瑞典手中奪取芬蘭的計劃沒有得逞以外,其餘各項計劃都部分或全部獲得了成功。可是到了拿破侖時代,沙皇俄國的擴張主義政策受到了拿破侖的遏止,因此,俄國對拿破侖恨之人骨,法俄之間的矛盾也日趨尖銳起來。以後盡管法俄兩國在提爾西特結成了聯盟,但法俄之間的矛盾沒有一個得到真正解決。

俄國是瓜分波蘭獲益最多的國家。它通過三次對波蘭的瓜分,搶占了波蘭62%的領土,因此,它十分害怕波蘭複國。1806年,拿破侖的大軍在普魯士勢如破竹,一個月之中就把曾經參與瓜分波蘭的普魯士打得落花流水。拿破侖的勝利喚起了波蘭民族獨立的希望,波蘭人不斷派出代表團覲見法國皇帝,請求他幫助恢複波蘭的獨立。拿破侖雖然沒有明確回答波蘭人的要求,但他的大軍繼續向東方推進這一事實卻觸動了沙皇的中樞神經。因此,俄國加入了第四次反法聯盟,決心用武力來保衛自己已經搶奪到手的波蘭領土。可是,俄國在戰爭中卻被拿破侖打敗了。在《提爾西特條約》中,拿破侖把普魯士從波蘭兩次瓜分的領土劃出來建立了一個華沙大公國;1809年,拿破侖打敗了奧地利之後,又把奧地利從瓜分波蘭中得到的加裏西亞交給華沙大公國。這個新的大公國加入了萊因聯邦,並有3萬名法軍駐守在那裏。拿破侖建立華沙大公國的目的十分明顯,他是要將波蘭建成他敵對俄國的前沿陣地,因此,華沙大公國的建立深深地刺痛了沙皇,並對俄國構成了極大威脅。法俄兩國在波蘭問題上越鬧越僵。

法俄兩國在德意誌也存在著尖銳的利害衝突。巴伐利亞王位繼承戰爭之後,參戰的德意誌各邦締結了帖欣和約,並宣布法俄兩國為執行該和約的保證國。這樣,法俄兩國就獲得了幹預德意誌各邦事務的權利,開始了爭奪德意誌的鬥爭。法國大革命以後,拿破侖兩次打敗奧地利,並割去了萊因河左岸的德意誌領土。拿破侖向德意誌擴張,威脅著沙皇俄國企圖確立自己在德意誌霸權地位的美夢,使俄國世代追求並幾乎就要達到的目的麵臨著落空的危險。亞曆山大一世為了不讓拿破侖從他的鼻子底下把德意誌這塊獵獲物奪去,同英奧等國一起組成了第三次反法聯盟,發動了對法國的戰爭。

可是,這次反法聯盟很快被拿破侖粉碎了,有16個德意誌邦國投入了拿破侖的懷抱。俄國仍不甘心,又同普魯士結成聯盟反對拿破侖,但俄普聯盟又很快被拿破侖擊潰了。之後,根據1807年7月簽訂的法俄、法普提爾西特條約,拿破侖奪去了普魯士在易北河以西的領土並占領了普魯士其餘領土,還把若幹德意誌邦國控製在自己的手中。這樣,俄國眼睜睜地看著就要落入自己手中的東西被拿破侖全部搶去了,對拿破侖更加懷恨在心。

土耳其問題也是法俄衝突的焦點之一。俄國女皇葉卡特林娜二世在土戰爭中奪走了大片的土耳其領土、打通了黑海的出海口以後,兩眼就直盯著君士坦丁堡。沙皇俄國對土耳其的首都之所以如此重視,是因為君士坦丁堡對於俄國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君士坦丁堡在俄國戰略地位上的重要意義,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那樣“沙皇格勒(即君士坦丁堡)作為俄國的第三都城而與莫斯科和彼得堡並列,這不僅會意味著對東方基督教世界的精神統治,而且也是確立對歐洲的統治的決定性的一步。這意味著對黑海、小亞細亞、巴爾幹半島的獨占統治。這會意味著,隻要沙皇高興,他隨時都可以封鎖黑海,禁止除俄國之外的任何別國的商船和艦隊航行,意味著把黑海變為俄國的軍港和俄國艦隊獨占的演習場所,俄國艦隊可以在任何時刻從這個安全的後備陣地出發通過設防的博斯普魯斯海峽去進行偷襲,然後返回這個港口隱蔽。那時,俄國隻要再取得對鬆德海峽和兩個貝耳特海峽的同樣的直接或間接的統治,從海上也就無法攻破它了。”

可是,無論是葉卡特林娜二世還是保羅一世,都沒有把君士坦丁堡弄到手。亞曆山大一世上台以後,他“追求的目的,像往常一樣,仍然是沙皇格勒。”這位新沙皇上台不久,就開始幹涉土耳其的事務,從1806年起,他又挑起了對土耳其的戰爭,企圖奪取君士坦丁堡。正當亞曆山大一世打算在巴爾幹半島大動幹戈的時候,拿破侖卻出麵支持土耳其政府,這無疑是給了沙皇當頭一棒。俄國加入大陸封鎖體係之後,拿破侖雖然給了亞曆山大一世的瓜分土耳其的希望,但卻不允許俄國占據君士坦丁堡。俄國得不到君士坦丁堡,當然痛心疾首。

因此,隻要俄羅斯不放棄葉卡特林娜二世以來的策略,重回保羅一世的路線,法俄之間根本不會有真正的聯盟。當時保羅一世與拿破侖達成共識,英國是歐洲麻煩之源。而印度是英國最重要的殖民地,沒有了印度作為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英國實力就要大大衰退,甚至其他殖民地也保不住,英國隻能早早退回英倫三島,就不可能存在日後的大英帝國。

保羅一世

現在回頭看,保羅趁機進軍印度對於俄羅斯是最好的選擇。從彼得大帝開始,俄羅斯一直在西進,試圖奪取出海口,葉卡捷琳娜對波蘭土耳其的進軍本質上也是這種政策的延續,那時或許是沒錯,但是也就此到頭了。歐洲諸國,不管是法國、英國、奧地利普魯士都不會願意俄羅斯將手伸進歐洲內陸,姑且不說保羅一世時期奧地利和英國看到俄軍勝利就限製。就拿亞曆山大一世來說,組建反法同盟,打敗拿破侖帝國,但是最終得到了什麽好處了嗎?英國拿到了最大的好處,俄羅斯隻是搶回了一心獨立的波蘭,之後俄羅斯每次西進都遭遇歐洲各國的聯合反對,連對土耳其的進軍也被限製。所以向西進軍已經是個死胡同了,反而向南進軍印度是一個高招。(《壯誌未酬 信仰的顛覆(八十三)》

這個道理相信亞曆山大一世也懂,不過看見父親的遭遇,這個沙皇早已屈服於俄國共濟會的勢力,可惜拿破侖忽視了這一點。

亞曆山大一世勉為其難加入拿破侖的大陸封鎖聯盟,他就需要麵對以下的難題。19世紀初,俄國波羅的海的貿易占整個國家外貿總額的2/3;俄國在波羅的海各港口年平均進出港的船隻數為6083艘,年出口貿易額平均為5920萬銀盧布。加入大陸封鎖體係之後,俄國的對外貿易受到了極大的損失。如1808年,俄國在波羅的海各港口的進出港船隻743艘,隻有以前的1/8;同年,俄國的出口總額也降為1060萬銀盧布,比起執行大陸封鎖製度以前將近縮減了5/6。俄國在對外貿易方麵受到的損失,很快就給它的經濟和財政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拿破侖與亞曆山大一世研究歐洲地圖

俄國是一個農產品和工業原料出口的國家,由於失去了英國這個主要市場,俄國這些傳統的出口商品大部分隻好轉銷國內市場,可是,國內市場又出現了供過於求的現象,因此,這些商品的價格不得不大幅度下降。這不僅直接影響到貴族的收入,而且還意味著整個農村的購買力被削弱了。在當時農村人口占人口總數95%左右的俄國,整個農村購買力的削弱又反過來影響了工業的發展。在出口商品價格下跌的同時,俄進口商品的價格卻猛漲了。由於拿破侖嚴禁英國商品和殖民地消費品輸入歐洲大陸,因此,俄國要獲得英國和殖民地的消費品,隻有依靠走私商人了,而走私商人又要經常冒貨物被沒收的危險,他們就把自己所受的損失轉嫁到消費者身上。進出口商品價格的一漲一落,給俄國的經濟和財政帶來了破壞性的後果。從1808年到1811年,俄國每年的財政赤字都高達一億盧布以上。為了彌補財政虧空,沙皇政府大量發行紙幣,其結果猶如火上澆油,反而造成嚴重的幣值下跌和銀價上漲。一盧布的價值隻值《提爾西特條約》簽訂前的26戈比,紙幣貶值了5/6。因此,俄非常不願意執行大陸封鎖製度。

《提爾西特條約》簽訂以後,俄國雖然在同年10月31日就對英國宣戰,11月8日宣布對英國實行大陸封鎖,但一直拖到翌年8月28日才正式宣布沒收一切載有英國商品駛入俄國的船隻。在宣布沒收載有英國商品的船隻之前十多天,即1808年8月12日,俄國政府頒布了關於允許中立國船隻進入俄國港口的命令,條件是隻要駛入俄國的船隻能提供書麵證明船上所載貨物不是英國商品即可。這是公開違反大陸封鎖製度的開端。在英國控製海洋的情況下,真正的中立國船隻是無法駛向歐洲大陸的。1810年進人波羅的海的2000條船就沒有一條是中立國的,它們都裝載著英國貨物,帶著假證件和在倫敦偽造的產地證明書。此後,俄英貿易就在與中立國貿易的幌子下進行。

為了擺脫財政上的困難,亞曆山大一世一直就沒有實行拿破侖頒發的特裏亞農敇令和楓丹白露敇令所規定的措施。1810年9月,有600艘滿載殖民地貨物的英國船隻在波羅的海南岸遭受驅逐之後,帶著偽造的中立國證明,希望駛入俄國海港。10月23日,拿破侖直接寫信給沙皇,要求俄國按照柏林敇令和丹楓白露敇令的規定,扣留這些船隻和沒收船上的貨物,並在信中特別指明“和平或是繼續(同英國)戰爭完全仰賴於陛下。和平一直是您的願望,陛下很清楚,俄國沒收這600艘船與貨物,我們將得到和平。”英國曆史學家羅斯在分析當時的形勢時也說“要是亞曆山大沒收這些船上的貨物,現已氣息奄奄的英國必然屈服。可是沙皇沒有完全按拿破侖的要求去做,隻是象征性地沒收了8船貨物和兩艘船,其餘的船和貨物被認為是中立國的而予以接納。

1810年年底,亞曆山大一世更進了一步。12月31日,沙皇違背了法俄雙方在《提爾西特議定》的讓陸運貨物按優惠條件進人俄國的有關規定,簽署了新的關稅率,對來自拿破侖帝國及其盟國和附庸國經陸路輸入俄國的商品提高關稅,尤其是對來自法國的奢侈品征收重稅。在限製法國商品輸入俄國的同時,沙皇又對所有的殖民地貨物,尤其是對美洲殖民地貨物進入俄國實行優惠條件;對拿破侖嚴令禁止的英國商品,沙皇也給予優惠。他宣布俄國政府從1811年1月1日起將實行《關於1811年與中立國貿易的規定》及其附件這個規定及其附件減少了要求證明船、貨中立性的文件,簡化了確認船、貨中立性的手續,並在每一個俄國港口都設立了“關於中立航海事務委員會”。

亞曆山大一世這樣做,實際上以便利和放寬中立貿易為名,向英國和殖民地商品敞開了大門。這道大門一開,英國和殖民地商品大量湧入了俄國。這些商品絕大部分沿著俄國廣闊的西部邊界,流人整個歐洲大陸。俄國這種嚴重破壞大陸封鎖製度的行為,立即引起了拿破侖的強烈抗議,但沙皇給予的回答是:這是由於俄國財政的悲慘狀況而被迫必須采取的措施,這一措施沒有越出《提爾西特條約》規定的界限,隻是便利了同中立國的貿易。因此,俄國不顧拿破侖的反對,仍然自行其是。1811年,僅殖民地產品從俄國向西歐各國再出口的總值就達3000萬盧布。拿破侖對此非常憤怒。拿破侖決心對俄國發動戰爭,用武力把俄國重新納入大陸封鎖的軌道,爭取對英鬥爭的最後勝利。

拿破侖在他的幾十萬精銳之師被西班牙起義者拖在伊比利亞半島的時候,又貿然作出發動對俄戰爭的決定,用恩格斯的話來說,是由於他“站在令人目眩的高處”,被一些表麵現象迷惑了。

1811年,正是英國遭受大陸封鎖製度的打擊最沉重的一年。由於對外貿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損失,英國已經氣息奄奄。拿破侖接到的報告也表明此時英國的倉庫裏堆滿了無處銷售的商品,棉紡織品已經跌價40%,工廠一批接一批地倒閉,失業率不斷上升,工人到處都在暴動,倫敦交易所一片驚慌,英格蘭銀行的儲備金逐年下降等等。因此,拿破侖確信,再經過“兩年不斷的努力,英國就將被迫簽訂一項符合於各國商業利益的和約”,向法國屈膝投降。就在拿破侖認為最後勝利就要到來的時刻,俄國卻公開破壞了他的大陸封鎖製度,使內外交困的英國絕處逢生,因此,拿破侖認為現在隻有“俄國是英國可以使用的最後手段”,“隻有在莫斯科才能給英國最後的、毀滅性的打擊”。為了使英國流盡最後一滴血,“為了我們和子孫後代的幸福,我們非得進行這最後一次打擊不可。”

從國際形勢方麵來看,拿破侖對他發動的這場戰爭充滿了勝利的信心。在大陸上,除了伊比利亞半島以外,整個歐洲都跪倒在他的腳下,意大利處於拿破侖的直接統治之下,那不勒斯成了拿破侖忠實的附庸。德意誌的兩大強國對他也不敢不唯命是從。普魯士在耶拿戰役中遭到拿破侖的毀滅性打擊之後,盡管多年來一直在不斷地試圖擺脫困境,但是奧地利在1809年反抗拿破侖的大膽嚐試在瓦格拉姆遭到粉碎之後,普魯士擺脫拿破侖統治的希望徹底破滅了。奧地利在瓦格拉姆戰役中遭到慘敗之後,哈布斯堡王朝完全被拿破侖嚇破了膽,奧地利除了割地賠款以外,還趕快把它的公主奴顏婢膝地獻給了拿破侖,並且和拿破侖結成聯盟。至於德意誌的那些小幫,則更是真心實意地跟著拿破侖的政策走。少數幾個執行大陸封鎖製度不力的國家,拿破侖已經將它們吞並了。

雖然西班牙起義打開了大陸封鎖體係的一個缺口,但原來沒有加入大陸封鎖體係的瑞典在1810年向拿破侖屈服了,土耳其也在拿破侖的威勢之前低下了頭。正在同拿破侖作對的西班牙,現在幾乎全境都被法軍占領,領導這次起義的西班牙政務會已被法軍團團圍困在加的斯一隅。西班牙的反抗似乎馬上就要以失敗而告終,因此不會成為拿破侖遠征俄羅斯的後顧之憂。與歐洲大陸隔海相望的英國,在被大陸封鎖製度搞得百孔千瘡之時,拿破侖此時又巧妙地利用了美英之間存在的矛盾,故意對美國實行一係列提供商業特權和允許商業立法上的例外的政策,加劇了美英之間的衝突,最後終於導致了美英之間的戰爭。美英戰爭的爆發把英國搞得更加自身難保,使英國沒有力量來幹涉大陸上的事務了。在這樣有利的形勢下,拿破侖完全可以放心地向俄國進軍,難怪他說:“現在是千載難逢的大好時機,以後將不會再有機會進行這樣的遠征了。”

就敵我雙方力量的對比而言,拿破侖更有樂觀的理由。1812年,強大的富足的拿破侖帝國已經發展到了它的極盛時期。如果把歐洲各附庸國計算在內,拿破侖當時統治著7500萬人口,占整個歐洲人口的一半左右。在他統治著的廣大地區,維持的總兵力接近120萬人,除去各地的守備部隊和西班牙戰場上的作戰部隊以外,至少有60萬人的軍隊可以對俄作戰。

麵對著如此強大的拿破侖帝國,俄國當時隻有3600萬人口,總兵力不過54萬人,而且,由於當時俄國正在比薩拉比亞同土耳其作戰,又在南高加索同波斯發生武裝衝突,所以亞曆山大一世能用於對拿破侖作戰的軍隊人數不過21萬人。至於俄軍的指揮係統,拿破侖更認為不屑一顧。

拿破侖對進軍俄羅斯充滿了必勝的信心。可是,1812年的法俄戰爭不僅沒有把俄國重新納入大陸封鎖的軌道,相反,這場戰爭還毀滅了拿破侖帝國的盾牌大軍。拿破侖以為可以用武力來強迫亞曆山大一世變成他的父親保羅一世,結果是事與願違,亞曆山大一世對拿破侖是陽奉陰違,甚至還是站在維護大英帝國把持的海洋貿易立場。因此拿破侖被迫在西班牙戰爭結束之前,不顧兩線作戰的困難,迫不及待地發動對俄戰爭。本來應該聯手的陸權國家,兵戎相見,故此拿破侖的失敗是必然的。拿破侖的失敗終於導致大陸封鎖體係全麵解體,使法國同英國爭奪殖民地和世界貿易霸權的鬥爭功敗垂成。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