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
引言
1916年,潘興將軍(John J. Pershing)從墨西哥將427位曾對他領導的墨西哥遠征做出重要貢獻的華人帶回美國。在以後數年內他和同事們堅持不懈地努力,終於在1921年推動國會通過、總統批準29號公共法(Public Law No.29,1921)使他們合法在美國居留,其中大多數人在德州安居樂業。這是在美國自1882年開始連續實行一係列排華法之後,墨西哥也經曆內戰(1910-1920)的動亂時期。後人稱這些華人為”潘興的華人” (Pershing’s Chinese).
潘興將軍和墨西哥遠征
圖1. 潘興將軍 來源:George Grantham Bain Collection,Liberary of Congress
約翰· 潘興(1860-1948)是他的時代中唯一被提升為General of Armies (陸軍上將) 的美國人,這是美國陸軍的最高等級的軍銜。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率領西線的美國軍隊(American Expeditionary Forces),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一代著名將領的導師。在世期間潘興一直使用四顆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設立陸軍五星上將軍銜後,他的陸軍上將軍銜可以非正式地被認為是六星上將。1
1913年, 潘興率領陸軍第八旅駐紮在德州的Bliss。當時墨西哥處於反政府運動造成的動亂中,美墨邊境也不斷受到墨西哥反政府軍事力量的侵擾。潘喬· 維亞(Pancho Villa) 是一個反政府武裝的領導者。
1915 年 6 月至 1916 年 6 月期間,來自墨西哥的襲擊者38次非法進入美國領土,襲擊多處。 1916 年 3 月 9 日,維亞的部隊襲擊了新墨西哥州的哥倫布和美國陸軍的弗隆哨所 (Camp Furlong),殺死了十名平民和八名士兵,還傷害了其他八個人。襲擊者燒毀城鎮,偷走馬匹和騾子,奪取了武器彈藥和商品,然後逃回墨西哥。2. 3月15日,潘興將軍受命率領由騎兵和步兵組成的遠征軍進入墨西哥,掃蕩這股軍隊,保護國土安全。3
圖2. 遠征軍出發征討維亞。來源:https://history.army.mil/html/bookshelves/resmat/wwi/pt01/ch04/pt01-ch04-sec03.html
華人提供遠征軍後勤支援
但是遠征軍的作戰區域離國內後勤供應基地太遠了,當時的美軍還不具備保障跨國作戰軍需的能力。墨西哥人敵視外國軍隊,堅壁清野拒絕給他們任何幫助。潘興將軍必須自己解決遠征軍後勤問題。於是他登出廣告,征求後勤支援。
此時墨西哥西北部的華人不僅經曆著內亂,與當地墨西哥人的種族關係也日益緊張。華商因財富被眼紅,娶了墨西哥妻子的華人被嫉妒,維亞的反政府武裝敵視華人,他們經常遭到搶劫甚至殺戮。遠征軍的到來使他們鬆了一口氣。華人踴躍地回應了潘興的廣告,承擔遠征軍的後勤支援。
圖3. 潘興將軍在Colonia Dublan,Mexico 的遠征軍基地查看軍情電報。圖源:公共資源。
圖4. 潘喬· 維亞在他的營地。來源:US Library of Congress.
潘興在Colonia Dublan, Chihuahua建立了遠征軍基地。華人們迅速清理了營地、提供了做飯洗衣等必須的日常服務,使遠征軍戰士們每天有熱飯吃,能穿上幹淨的軍裝。除了滿足這些基本需要,華人們還首創了“陸軍流動小賣部”, 提供香煙、肥皂、毛巾等個人用品以及糖果糕點水果等“奢侈品”,並且每天都給士兵們燒開水供飲用。可靠的後勤提高了軍人的士氣,保障了他們的健康。
圖5. 華人在Colonia Dublan 遠征軍基地建立的隨軍小賣部,被遠征軍戰士戲稱為唐人街。這是Water H. Horne寄回家的明信片的正麵。
來源:Horne, Walter H., 1883-1921. [China Town, Colonia Dublan, Mexico], postcard, [1916..1917]4
戰事在美國西南的亞利桑那、新墨西哥、德克薩斯及墨西哥西北的索諾拉(Sonora)、 奇華華(Chihuahua)、 科阿韋拉Coahuila )之間廣大區域間進行。六千多人的遠征軍深入墨西哥近四百英裏,與維亞的軍隊多次交戰,華人後勤一直跟隨。潘興將軍認為他們對遠征軍的服務非常廣泛而重要,他們對遠征軍的貢獻遠遠超過了陸軍付給他們的報酬。但是華人也因此招來了維亞軍隊更強烈的敵意。他們不分青紅皂白見到華人的房屋就燒,甚至殺戮他們全家。5
雖然遠征軍打敗了維亞軍隊,但是沒有捉到維亞本人。1917年2月遠征軍奉命回國。此後威爾遜總統將保衛邊界的任務交給國民警衛隊,共有十四萬國民警衛隊接到命令。6 1920年維亞與墨西哥政府談判得到赦免,但在1923年被刺殺。此是後話。
跟隨潘興將軍來美國
隨同遠征軍進入美國的還有兩千七百多名來自墨西哥的難民,其中包括527名華人。離開墨西哥之前,潘興將軍已經為這些華人申請到了難民身份,為了保護他們,一入境他立即在哥倫布建立了軍隊方式管理的難民營, 並將他的朋友、曾在菲律賓任移民官員的威廉·特雷西· 佩奇 (William Tracy Page)請來負責照料管理。 隨後潘興將軍接受威爾遜總統的任命,到歐洲率領參加一戰的美軍。
在哥倫布期間有約100 名華人離開難民營自尋出路。佩奇的首要任務是給留下來的人們在附近找工作,主要雇主仍然是陸軍。後來他了解到軍隊正在聖安東尼奧(San Antonio)附近的崔維斯軍營 (Fort Travis)大興土木,修建新設施迫切需要勞動力。在佩奇的強烈推薦和潘興的讚同下,陸軍部提出了一個臨時計劃,讓難民在位於山姆休斯頓軍營(Fort Sam Houston)的陸軍西南軍區軍需官管理處下麵工作。陸軍付給他們與常人一樣的公平工資,在工作場合的住房和就醫等都由政府出資。這個安排得到移民局、勞工部以及中國政府代表的同意,華人難民得到他們的臨時居住卡,有效期到墨西哥條件得以改善,他們能回去為止。1917年6月7日,他們乘火車到達聖安東尼奧。7 離開了邊界上的臨時難民營,得到每小時二十美分的工資,而且是為軍隊工作。華人邁出了他們在美國生活的第一步。
圖6. 在 Fort Sam Houston 工地工作的華人。來源:Texas State Historical Association.
這些人“說西班牙語,對說英語人微笑”,當地人對這些在軍營裏幹活的華人充滿好奇。他們依然由佩奇管理和負責與軍隊聯係。佩奇還開辦了業餘英語班,為華人未來離開難民營和就業做準備。華人難民被分派到軍需官屬下各處工作。為軍隊建築承包商工作的華工很快就獲得“聖安東尼奧工地上最令雇主滿意的工人”之名。有三百多名華人在陸軍軍營、空軍基地、醫院等處做炊事員。新墨西哥州貝亞德(Fort Bayard)軍隊醫院的負責人寫信給佩奇說, 如果撤走在醫院工作的華人,醫院就無法正常運行了。斯坦頓(Fort Stanton)醫院負責人說 “華人來了之後,我們的麻煩就消失了。病人們高興了,食物好吃了。華人值得我們衷心感謝。”8
到達不久,華人難民就在在營地和城裏的酒店裏舉行了中餐會,所得全部捐助給紅十字會,以此表達對“山姆大叔”的謝意。此後還舉辦了數次為戰爭孤兒和當地窮人捐款的慈善活動。1918年5月,這些每小時掙20美分的人一次就給在法國的傷兵醫院捐款$600。9 這些活動使華人難民與軍隊、與這座城市建立了日益緊密的聯係。
圖7. 華人難民在到達 Fort Sam Houston後一個月舉辦“東方之夜”中餐會,表達他們的感激之心。收入捐給紅十字會。
1919年7月,佩奇辭去了在難民營的管理工作,但是他依然關心著華人難民。幾乎同時,外交部和勞工部要求陸軍部做出將華人難民遣返到中國的預算。頓時這些華人留在美國的前景就黯淡下來。
從難民到美國合法居民
1882年以後,排華法律明令禁止州一級或聯邦一級的法院讓華人加入美國籍。美國人普遍對接受華人持反對至少是冷漠的態度。佩奇知道如果這些華人被送回中國,他們可能麵對惡劣的生活環境。他動用一切資源,幫助華人難民留在美國。
這時一戰已結束,潘興將軍剛剛從歐洲回到華盛頓 ,並越級晉升為陸軍上將。佩奇的朋友克萊門特·布夫(Clement L. Bouve)和他的合夥人 沃納·帕克(Warner Parker)具有豐富的移民法律經驗,佩奇說動他們代表這些華人難民。潘興將軍熱心地給予極大支持,告訴他們可以充分使用他的影響,為這些難民爭取留在美國。佩奇約見了國會移民委員會主席阿爾伯特· 約翰遜(Albert Johnson),應他的要求,潘興將軍提供了關於華人難民與美國陸軍關係的紀要,並寫信給約翰遜,指出:如果不能通過現有政府渠道使華人脫離目前的困境,國會就應該采取行動,在現有法律下允許他們在美國居留。10
潘興將軍還致信回到德州聖安東尼奧市的佩奇,建議他聯絡雇傭過華人難民的軍官們,都來給約翰遜寫信表達他們對難民的支持,並附上自己的信做樣板。他要佩奇轉致每個華人難民,表達對他們懷有的親切情感。佩奇很快收集到二十多封作證信件;他向約翰遜指出,國會並沒有法規和任何先例禁止華人在美國居住,並說華人難民知道他們最初的恩人潘興將軍對他們表現出的人道主義是美國人民情感的反映。潘興將軍和佩奇的努力贏得了約翰遜的同情。
在1921年4月的第67屆國會上,紐約州參議員James W. Wadsworth 提交了根據布夫和帕克建議書做出的提案;同年八月在參議院通過,送交眾議院。11月16日眾議院通過修正案,增加了從難民處牟利者將麵臨$10,000罰款和六個月監禁的內容,並得到參議院同意。1921年11月23日,最終法案經哈定總統簽字批準,成為第29號公共法(Public Law No.29)。11
1922 年1月7日,時任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的潘興將軍在巡視軍事設施途中來到聖安東尼奧,會見了五年前他從墨西哥帶回的華人難民。他在講話中告訴難民們要學好英語,鼓勵他們作美國的好國民。華人難民非常高興有機會再見到潘興將軍,感謝他堅持不懈的幫助。筆者曾見到他們送給潘興將軍的手杖的一張照片,金屬上端鐫刻著繁體的“我公萬歲”四字。12 這是潘興將軍最後一次與他們相聚。
圖8. 1920年1月潘興將軍會見跟從他來到美國的部分華人。來源:jjpershing.com.
移民官員史密斯也於一月到達。一個星期之內,有281位華人登記得到身份證成為美國居民。陸軍部允許他們繼續住在營地,直到找到其他工作或創業能獨立維持生活為止。13
從1917年到1922年,“潘興的華人”經過近五年的艱辛曆程,終於在美國定居。聖安東尼奧成為了當時德州最大的華人居住地。佩奇,一個無偏見的真正美國人,為了幫助他們奉獻了大量精力和時間;潘興將軍作為他們最重要的支持者,不僅提供了最初的保護而且不吝餘力地對國會施加了他的影響;布夫和帕克兩位律師的法律知識和經驗對法案通過起到了重要作用。他們充分展示了美國人民的善良、感恩和公正。最為關鍵的是這些華人確實為美國安全和利益做出了重大貢獻。在墨西哥的戰爭期間,他們冒著危險支持遠征軍作戰;在難民營的日子裏,他們忠誠勤懇地工作,所到之處贏得一片讚許之聲。盡管當時仍在實行排華法,他們的行動說服了美國國會,通過專門法案接受他們。雖然當時華人不能成為美國公民,但是他們的後代得以在美國在德州紮下根,這些華人中的大多數人留在聖安東尼奧並成功創業,其中最著名的是杏芳(Hung Fong)- 聖安東尼奧最早的中餐館之一,一直到今天還繼續開門迎客。
為了紀念這次有曆史意義的移民,德克薩斯州曆史委員會在Fort Sam Houston東邊,Wilson Street和Road S-22的交叉路口處設立了紀念牌。14 以後美國保持了向在國外作戰期間支持美軍的人民提供保護,必要時接受他們以難民身份來到美國並幫助他們安居的傳統,直到今日。
圖9. 位於Fort Sam Houston 東側的“潘興華人”曆史標記。攝影: Lee Hattabaugh, 來源: THE HISTORICAL MARKER DATABASE
參考文獻
Pershing’s Chinese Settled in Texas
Abstract
In 1916, General John J. Pershing brought 427 Chinese to the United States from Mexico. These Chinese had made crucial contributions to the Mexican expedition Pershing had led. Over the next few years, he and his colleagues worked tirelessly to help them stay in the US. In November 1921, Congress passed and President Harding signed Public Law 29, which allowed these Chinese refugees to become legal US residents. These Chinese were called “Pershing’s Chinese.”
本文由黃倩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