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華史記

《美華史記》-- 華裔族群共同的記憶!
The Association of Chinese Americans for Social Justice
擁有美華史記版權。
部分或全文轉載需要書麵授權。
正文

布雷迪的郵件泄露事件

(2021-07-29 20:04:48) 下一個

作者:美華史記/美華聯盟

特拉華州眾議院議員傑拉爾德·布雷迪(Gerald Brady) 在2021年6月27日的一封電子郵件中稱亞洲女性為“ch*nk broads”,用以隱喻性工作者。這種玷汙亞裔名聲的言論原本想私下發給他“認識的人“,卻“不小心”點錯回複鍵,結果收件人將信件內容公布出來。雖然布雷迪在事件公開後第一時間為他的言論公開道歉,但是下一個“布雷迪言論”會在任何什麽時間、以任何形式散布出來。

最近,一係列發生在政府、學術單位、媒體、個人等社會各層麵針對亞裔的政治迫害、名義玷汙、推定有罪,以及暴力攻擊事件,令美國社會高度關注。尤其是今年三月亞特蘭大發生針對亞裔的駭人聽聞的屠殺事件暴露了美國社會根深蒂固的亞裔歧視,引發了亞裔社區廣泛的抗議和反思。眾多美國華人組織發出強烈呼籲,要求消除反亞裔的種族主義,終止種族主義政策,禁止針對亞裔的各類暴力行徑。值得注意的是布雷迪的郵件泄露事件距今年3月16日發生在亞特蘭大地區的針對亞裔女性的槍殺案僅僅數月。布雷迪是一個民選官員,因為“不小心” 才泄露了他內心深處的對亞裔的偏見。由此可見,針對種族的偏見和仇恨是個根深蒂固的問題。

美國曆史雖然不長,卻有著長期的種族歧視曆史。上世紀50年代興起的民權運動雖然從法律的角度規定了弱勢族裔的平等地位,但長期以來反亞裔的種族主義依然存在,並一直在傷害亞裔美國人群體。

自人類誕生以來,遷移便成為人類最古老的適應生態進化的活動,美洲原住民作為第一批富有冒險精神的移民,他們在至少15000多年前的冰河時期,就從亞洲進入了美州大陸,並遠在哥倫布(Cristoforo Colombo)發現新大陸之前,就已經創造了燦爛的文明。

圖1,北美印第安人。圖源:https://www.nps.gov/

哥倫布在1492年到1502年間四次橫渡大西洋到達美洲,開啟了歐洲殖民美洲的序幕,此後歐洲人陸續到達美洲。

圖2,哥倫布四次航行到美洲。圖源:https://www.smithsonianmag.com/

據記載,1619年8月下旬,第一批踏上北美洲大陸的非洲人,是由一艘“白獅”號英國海盜船從另一艘開往現墨西哥的葡萄牙奴隸船上截獲的 “20多個” 黑奴而來。由此,美洲殖民地進入了蓄奴時代,非洲奴隸被捆綁著運往加勒比和美洲沿岸,被迫從事繁重的勞動。在1776年美利堅合眾國誕生之前,先後來自亞洲、歐洲和非洲的多民族居民已經在北美大地上繁衍生息。

圖3,雕刻顯示 1619 年一艘載有一群非洲人的船抵達弗吉尼亞出售。圖源:https://time.com/5653369/august-1619-jamestown-history/

美國獨立戰爭的勝利,使美國擺脫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實現了國家獨立,確立了民主政治的基本體製。240多年來,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漂洋過海聚集成一個擁有3.3億(328.2 million)人口的國家, 共同努力使這個國家已經成為目前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他們代表著世界上各個民族、各種膚色、各種文化和不同宗教。其中,占美國人口1.2%的美國華人是一個為美國繁榮和強大做出過巨大貢獻的族群。

圖4, 1776 年7月4日簽署《獨立宣言》,13個殖民地從英國脫離宣布獨立。

19世紀中期,美洲大陸華工加入中央太平洋鐵路公司,修築了舉世聞名的橫貫東西的太平洋鐵路西段。華工修築的西段鐵路,起自加州首府薩克拉門托(Sacramento),從加州紐卡斯爾(Newcastle)隨海拔提升,穿越了陡峭入雲、終年積雪的內華達山脈(Sierra Nevada),經東坡的特拉基(Truckee),進入人煙稀少、幾無水源的內華達州沙漠。一路繼續向東,沿著內陸大盆地(Great Basin)中的洪堡河穀(Humboldt River), 到達水井鎮 (Wells),然後再向東北進入猶他州,在Promontory  Point 與聯合太平洋鐵路東段接軌匯合。當時這條鐵路將東西兩岸連接起來, 極大地促進了美國西部開發。鐵路的建造過程中,華工們無數的屍骨埋在了鐵路沿線最艱難的施工路段,華工用汗水和生命為美國工業騰飛和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這條鐵路是他們留下的不可磨滅的證據: 沒有華工,就沒有這條橫貫鐵路,就沒有今天統一、強大的美國。

圖5,1869 年 5 月 10 日金釘接軌慶祝儀式。

一百多年來,美國華人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勞開辟出生存之路時,從來沒有忘卻對這個國家的責任和使命,一代又一代華人將之視為義不容辭的奉獻和光榮,在這些華人中,有1879年參加北極探險的人林通盛(Charles Tong Sing)和阿山(Ah Sam),1985年飛上太空探險的宇航員王贛駿(Taylor Wang),以及美國華裔航天科學家和工程師唐鑫源(Xinyuan Tang)。

圖6,美國科學家王贛駿(左一)1985年成為第一個進入太空的華裔人。

 一戰英雄劉成基(Lau Sing Kee),因其在關鍵時刻,置個人安危於不顧,表現出了非凡的英雄主義、高度的勇氣和對職責的執著精神,被授予 “傑出服役勳章”、“紫心勳章”和”法國英勇十字勳章”。

圖7,一戰英雄劉成基。圖源:https://www.worldwar1centennial.org/index.php/commemorate/family-ties/stories-of-service/2207-lau-sing-kee.html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轟炸美國太平洋艦隊,造成慘重損失,次日美國便向日本正式宣戰。當時全美華人總計107,000人,其中20,000名男女青年報名參加了美國軍隊,占華人總人數的五分之一。這些華裔軍人分配到美軍各兵種,有百分之二十五左右的華裔軍人在空軍服役,並被派往中國-緬甸-印度戰區。這些英勇的華裔軍人屬於美國空軍誌願援華第14航空隊,即陳納德將軍率領的飛虎隊。

圖8,1943年6月,407中隊在伊利諾伊州斯普林菲爾德(春田市)成立。圖源:http://www.flyingtiger-cacw.com/gb_228.htm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42年5月15日,美國成立了女子陸軍輔助軍團(Women’s Army Auxiliary Corps),1943年7月1日,發展成為正式的美國陸軍女子軍團 (Women’s Army Corps, WAC)。 一群華裔女子加入了陸軍女子軍團,她們是Helen M. Lee、 Julia Larm Ashfield、 Hazel Ying Lee(李月英)、Maggie Gee(朱美嬌)、Helen Pon Onyett和Marietta Chong Eng。 

圖9,美國陸軍女子軍團李月英。

美國華裔陳氏家族四代人橫跨一個世紀,代代相傳為美國的建設和繁榮做出了各自的貢獻。第一代(Fong Chen)參加建造橫貫美國大陸的鐵路,第二代(Moon Chen)擔任美國空軍軍官,成為二戰和朝鮮戰爭中的美國英雄,第三代(Bob Chen, William Chen, Moon Chen Jr.)均為美國軍人, William 曾任美國陸軍少將,第四代(Deborah Chen)則是一位現役陸軍少校,擔任黑鷹直升機飛行員。

圖10,陳氏第四代陸軍少校Deborah Chen

這樣的華人家庭有太多太多。

美國華人和其他種族移民一樣,有破釜底沉舟的冒險精神,有敢於離開故土到一個陌生的地方追求幸福生活的意誌,他們身上一直流淌著中華民族克勤克儉、任勞任怨的性格基因。他們辛勤經營洗衣店、雜貨店,他們成為商人、企業家、科學家、精英、領袖、財經大腕、藝體明星。他們延續傳統、重視教育、熱愛家庭、吃苦耐勞。

然而,美國華人迄今依然在美國根深蒂固的種族歧視長河中煎熬、掙紮,就像其他少數族裔一樣經受著程度各異的歧視。長期以來,美國的亞裔群體一直被視為永久的外國人和威脅國家安全的因素,這可以追溯到1875年的《佩奇法案》(Page Act) ,1882年《排華法案》(Chinese Exclusion Act)。

十九世紀在美國謀生立命的女性華人中,有保姆、洗衣工或淘金工,也有在男性欺辱下的妓女。這群偉大的女性構建了華人社區的第一批家庭。然而,她們被標上“不體麵”的標簽,成了被排斥的對象。1875年立法者冠以道德的名義通過《佩奇法案》限製華人婦女入境,使得華人男子難以在美國組建家庭 。憑借著對女性移民的限製,聯邦政府成功地遏止了華人人口增長。直至今年3月16日,在亞特蘭大地區三家美容按摩店發生槍殺案,導致8人死亡,其中6人是亞裔女性,4位韓裔、2位華裔、2位白人。這是近年來美國針對亞裔的又一嚴重仇恨暴力事件,但是亞特蘭大凶殺慘案竟被解釋成殺手患有“性癮”。由此可見,曆史上被玷汙的亞裔女性的名聲至今未被洗刷,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她們仍然首當其衝成為仇恨的對象。

十九世紀的媒體和政客把華人視為對美國構成威脅的種族(即黃禍論),長期汙蔑、玷汙華人的名聲,在民間可以自行執法驅趕、殺戮華人,最終導致《排華法案》於1882年出台實施。《排華法案》的簽署釋放了一個驅逐華人信號, 民間的“愛國”排華行動如惡浪蹈海。通過屠殺和排擠兩種模式,美國西部白人發動了對華人的“驅逐運動”。自1850年到1906年爆發了近200次驅逐華人的事件。多少華人被殘忍地殺害,他們毫無尊嚴地、無聲無息地消失。雖然《排華法案》最終被廢除,但美國亞裔常常遭受暴力事件和言語霸淩的情況依然存在。陳果仁(Vincent Jen Chin)是一個華裔工業繪圖師。1982年6月23日,在美國密歇根州底特律的海蘭帕克(Highland Park), 一名克萊斯勒公司(Chrysler Corporation)的工廠主管羅納德·艾班斯(Ronald Ebens)及其繼子邁克爾·尼茲(Michael Nitz)一邊用種族歧視的詞語謾罵,一邊用棒球棍將陳果仁毆打致死。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間,針對亞裔仇恨犯罪和暴力行為愈演愈烈,歹徒將華裔老人和婦女當街無故推倒、 踹翻、暴揍,搶劫小企業、襲擊業主和客戶。

圖11,陳果仁被誤認為日本人遭殺害。

據統計,2020年發生針對亞裔的暴力襲擊事件比往年增加了九倍之多。

上世紀五十年代中美冷戰時,華人被描述為邪惡的間諜和國家的破壞者,他們生活在暴力攻擊和麥卡錫陰影的雙重恐懼中。麥卡錫主義陰影之下,美國華人淪落為危險分子。大批記者和知名華人學者都收到了“非美國人活動委員會”的傳喚,聽候調查,大量華人組織都在審查名單之列。例如:華人手工洗衣協會、《美洲華僑日報》、華人勞工互助協會、民清團、基督教中國學生會、北美華人科學工作者協會等等。華人的“契紙兒子”移民欺詐坦白使得人人自危。

李文和(Wen Ho Lee)是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華裔科學家,於1999年被指控為中國竊取了美國核武庫的機密。在調查員收回這些最初的指控之後,政府進行了一輪新的調查並以不正當處理內部資料的罪名控告李文和。2000年,李文和與聯邦政府達成訴訟協議:他對一項罪名認罪,政府收回其他58項指控並將其釋放。

圖12,政府撤銷李文和間諜案。圖源:wenholee.org

時至今日,媒體宣傳極大誤導民眾,助長種族主義,促發針對華人的仇恨。2020年10 月 26 日《新聞周刊》指責 600 多個華裔組織在國外“與中國共產黨的影響力有關聯”, 將我們的整個社區描繪成動機可疑、不可信任的群體 (Exclusive: 600 U.S. Groups Linked to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Influence Effort with Ambition Beyond Election (msn.com))。2020年12月3日,來自田納西州的共和黨籍參議員布萊克本(Blackburn, Marsha, R-Tenn.) 在推特上發表歧視中國曆史的言論。她說,“中國有五千年的欺詐和盜竊曆史。有些事是很難改的”。2018年,特朗普政府下的司法部門針對這些所謂的間諜啟動 “中國行動”計劃(China Initiative),已經使越來越多的個人和家庭受到影響。其中包括:堪薩斯大學(University of Kansas)華裔教授陶峰(Franklin Feng Tao )、麻省理工學院(MIT)著名華裔教授陳剛 (Gang Chen)、前克利夫蘭診所基金會(Cleveland Clinic Foundation)員工王擎 (Qing Wang)、俄亥俄州立大學(Ohio State University )醫學院風濕病和免疫學教授鄭頌國(Song Guo Zheng), 田納西大學教授胡安明等。

這種以種族定性有罪的作法,正在造成美國科學界的人才流失, 大量華裔優秀科學家回到中國。實際上,美國政府這種毫無證據針對華人的行為,不僅阻礙了美國繼續領導和影響全世界的能力,還傷害了整個美國社區。

美國國會眾議院於今年5月18日以壓倒性的票數通過《反亞裔仇恨犯罪法案》(Anti-Asian Hate Crimes Bill)。但是對亞裔美國人群體表示 “同情” 的聯邦政府,長期以來一直在傷害亞裔美國人群體,而且這種傷害還在繼續。要真正消除反亞裔的種族主義是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政府和民眾的廣泛參與。

圖13,國會通過《反亞裔仇恨犯罪法案》。圖源:https://www.nytimes.com/2021/05/18/us/house-anti-asian-hate-crimes-biden.html

我們呼籲全社會各個族裔團結起來,共同反對針對亞裔的歧視、暴力和種族仇恨。美國政府必須終止它自己的種族主義政策,並為過往的錯誤行為負責;把美國華人曆史教育放入中小學公共教育體係,認可美國華人的貢獻。從而真正體現美國是一個開放、多元、包容的國家。

我們認為所有的種族主義行為在美國都是不可接受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ahniu 回複 悄悄話 歐洲人來美洲之前,印第安人奴隸製一樣盛行。當時戰俘隻有兩條路,殺掉,象中國,或當奴隸。
ahniu 回複 悄悄話 所有種族歧視都是奴隸主黨,民主黨幹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