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學欣賞

夏學,就是中華民族古老的智慧。在物質極其豐富,科技發達的今天,人最缺乏的是信仰和真正的生命智慧。而以易經為核心的華夏生命哲學,正好可以用來添補空虛的心靈,給人智慧和力量。
個人資料
正文

易經智慧-王弼解讀既濟九五:以誠祭祀,自有天佑

(2022-11-16 11:30:43) 下一個


易經智慧-王弼解讀既濟九五:以誠祭祀,自有天佑

 

水火既濟,易經第六十三卦。既濟也就是度過了大河,擺脫了危險。一切回歸安定,人民各得其位,各稱其職,乘承比應無不剛柔相濟,陰陽和合。但是這種國泰民安的安和一定不能持久,日中則昃,月圓則缺,初吉終亂,既濟很快就會敗壞成為未濟。初九是既濟之初,已經渡到對岸,但是車依然在淺灘,雖然脫離了危險,但仍需在泥水中(“濡其尾”)努力推車(“曳其輪”);到了六二,柔在柔位,宜靜不宜動,所以爻辭說“婦喪其茀,勿逐,七日得”,婦人坐車出行必有遮風擋雨、隱藏顏麵的車茀,如果車茀丟了也就不能出行,也就是說六二需要等待出行的時機;九三剛居剛位,處好動之位,他是一定要做事的,是要做大事的,所以“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這不是漢武帝討伐匈奴,連年(“三年”)戰爭,最後是贏了(“克之”)但是也把大漢的國力消耗殆盡;到了六四爻,由於九三的連年征伐,國弱民疲,國家又要麵對危險了(六四是坎險的初爻),此時應該謹小慎微嚴加防備,所謂“繻有衣袽,終日戒”,再漂亮的新衣都有穿破的時候啊,文景打造的大漢錦衣還是讓漢武帝給穿破了,能不戒乎?!既濟到了九五,其爻辭和小象辭說:

 

九五,東鄰殺牛,不如西鄰之禴祭,實受其福。

《象》曰:東鄰殺牛,不如西鄰之時也,實受其福,吉大來也。

 

九五,東邊的鄰居殺牛祭祀,不如西邊鄰居簡單樸素的祭祀。是西邊鄰居內心的真誠給他帶來福報的。孔子在小象辭說,東邊的鄰居殺牛大祭,不如西邊鄰居的簡單貢品符合時宜,以真誠祈來福報,吉慶連連啊。

 

王弼說,牛屬於豐盛的祭祀,禴(音月)是簡單的祭奠。在既濟的時候身居尊位,事情都妥當了,還有什麽大事要做呢?所需要致力追求的也隻是祭祀而已。祭祀之盛大,不如德性的盛美,所以沼澤裏的毛毛菜、浮萍等一類的都可以進獻給鬼神,因此有一個說法,黍稷等糧食沒有馨香,隻有光明的德性才有馨香,因此“東鄰殺牛不如西鄰之禴祭,實受其福”也。

九五剛居剛位,身處坎險之中。但是九五沒有六四戒慎恐懼的美德,剛愎自用,好大喜功,而誠信不足,最終還是將國家民族陷入危難之未濟。“東鄰”九五是昏聵暴戾的商紂王,“西鄰”六二是光明溫和的周文王。商紂王不可一世,殺牛祭祀場麵浩大但是缺少誠敬,又有何用?而西邊的周文王以一顆純潔至誠之心,盡管獻上的是野菜疏食,一樣得到天地鬼神的保佑。

保佑周文王的不是天地,也不是鬼神,而是他自己真誠善良的心。祭祀隻是一次清除私心雜念的機會。心中亮亮堂堂一塵不染,就不會走錯路,儼然有天地鬼神的護佑。而商紂王真的相信可以用大型豪華的貢品來收買上帝,而自己的良知卻被欲望淹沒,步步走錯路,自然處處是泥淖陷阱。就算上帝可憐他,對一個自取滅亡的人也無能為力了!

王弼原文:

牛,祭之盛者也。禴,祭之薄者也。居既濟之時而處尊位,物皆濟矣,將何為焉?其所務者,祭祀而已。祭祀之盛,莫盛修德,故沼沚之毛,蘋虆浮萍的藤蔓之菜,可羞進獻的美味於鬼神,故黍稷非馨,明德惟馨,是以東鄰殺牛不如西鄰之禴祭,實受其福也。p590-591

《周易解注傳義辯正》卷九至十二,長沙彭申甫編輯,第590-591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