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學欣賞

夏學,就是中華民族古老的智慧。在物質極其豐富,科技發達的今天,人最缺乏的是信仰和真正的生命智慧。而以易經為核心的華夏生命哲學,正好可以用來添補空虛的心靈,給人智慧和力量。
個人資料
正文

韓詩外傳6.5:古者有命

(2022-10-02 11:36:05) 下一個

韓詩外傳6.5:古者有命

 

原文:

古者有命:民之有能敬長憐孤、取舍好讓、居事力者、命於其君,然後命得乘飾車駢馬,未得命者、不得乘飾車駢馬,皆有罰。故民雖有餘財侈物,而無禮義功德,則無所用。故皆興仁義而賤財利,賤財利則不爭,不爭則強不陵弱,眾不暴寡,是君之所以象典刑而民莫犯法,民莫犯法,而亂斯止矣。《詩》曰:“質爾人民,謹爾侯度,用戒不虞。”

譯文:

古代有教令:民眾當中有尊重長輩、憐憫孤苦,謙遜禮讓,做事賣力,於是君王頒布詔命給他,然後他就可以乘坐有雕飾的馬車,可以駕用兩匹馬。沒有得到詔命的人,不能乘坐有雕飾和雙匹馬的車駕,否則就要受到懲罰。因此,民眾雖然有多餘的錢財,沒有功業和德行,也無法享用奢侈。所以人民更重視仁義道德,而輕視錢財利益;輕視錢財於是民眾就不會爭執,沒有爭執強大的就不會欺負弱小的,人多的就不會欺負人少的,如此君主實行輕刑而人民不犯法,人民不犯法,社會也就安定了。《詩經》說:“安定百姓,謹守法度,以防不測“。

俠客心得:

有錢財而沒有德行的人,受到社會的鄙視,人的私心自然得到遏製,而公德心得以提高。這樣的社會不需要什麽法律就能和平安定國泰民安。而一個重視名利的社會,無論法律條款有多嚴刻,都經不住私心和欲望的浸泡,致使法律形同虛設。在一個人智大開的時代,崇尚名利而又想避免巧取豪奪是不可能的,其結果是投機取巧之徒橫行天下,忠愨之士窮困潦倒,貧富懸殊加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