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學欣賞

夏學,就是中華民族古老的智慧。在物質極其豐富,科技發達的今天,人最缺乏的是信仰和真正的生命智慧。而以易經為核心的華夏生命哲學,正好可以用來添補空虛的心靈,給人智慧和力量。
正文

韓詩外傳6.26:三種威嚴

(2022-10-23 12:01:27) 下一個

韓詩外傳6.26:三種威嚴

 

原文:

威有三術:有道德之威者、有暴察之威者,有狂妄之威者,此三威不可不審察也。何謂道德之威?曰:“禮樂則修,分義則明;舉措則時,愛利則刑;如是、則百姓貴之如帝王,親之如父母,畏之如神明;故賞不用而民勸,罰不加而威行,是道德之威也。”何謂暴察之威?曰:“禮樂則不修,分義則不明,舉措則不時,愛利則不刑,然而其禁非也暴,其誅不服也繁審,其刑罰而信,其誅殺猛而必,暗如雷擊之,如牆壓之;百姓劫則致畏,怠則傲上,執拘則聚,遠聞則散,非劫之以刑勢,振之以誅殺,則無以有其下,是暴察之威也。”何謂狂妄之威?曰:“無愛人之心,無利人之事,而日為亂人之道,百姓讙嘩,則從而放執於刑灼;不和人心,悖逆天理;是以水旱為之不時,年穀以之不升;百姓上困於暴亂之患,而下窮衣食之用,愁哀而無所告訴,比周憤潰以離上,傾覆滅亡可立而待,是狂妄之威也。夫道德之威成乎眾強,暴察之威成乎危弱,狂妄之威成乎滅亡。故威名同而吉凶之效遠矣,故不可不審察也。”《詩》曰:“昊天疾威,天篤降喪,瘨(diān  ㄉㄧㄢˉ災害)我饑饉,民卒流亡。”

譯文:

有三種辦法得到威嚴。道德的方法,暴察的方法,和狂妄的方法。這三種方法不可不詳細研究。什麽是道德的威嚴?“禮樂修明,明辨位份道義,政令舉措合時合理,愛人惠民合禮得法;如果能這樣,百姓尊敬他如同帝王,親近他如同父母,敬畏他如同神明;因此君王不用獎賞而百姓自然得到勉勵;不用懲罰威信自然建立,這是道德帶來的威嚴。什麽是暴察的威嚴?“不整修禮樂,不明辨位份道義,政令舉措不合時宜,愛人惠民不合禮法;然而查禁異議者極其暴力;討伐反叛者殃及無辜;刑法極其殘酷;殺人惡毒而不留餘地;快如雷電,迅如牆傾;百姓飽受劫難戰戰兢兢,管得不嚴肅他們就傲慢,管得嚴了他們就聚眾鬧事;一聽說你要來了,他們就跑散無影無蹤。你不嚴刑峻法,沒有殺戮的恐嚇,管不住下麵,這就是暴察的威嚴。“那什麽是狂妄的威嚴?”沒有愛人的仁心,不做有利於百姓的事,而天天禍亂百姓。百姓隨之起亂,於是就逮捕施以酷刑。如此背人心,滅天理,因此常常不是旱災就是水災,沒有收成。百姓上麵受暴亂之苦,下麵衣食不夠用,愁苦悲哀無處傾述,於是憤然結幫而反叛,國家傾覆滅亡立時可見,這就是狂妄帶來的威嚴。道德帶來的威嚴使國家民眾富強,暴力苛政帶來的威嚴使國家危險脆弱,而狂妄帶來的威嚴使國家滅亡。因此都是一樣的威嚴,但是吉凶卻差別甚遠。所以不能不明察啊。”《詩經》說:“昊天發威,降下喪亂,病痛饑荒,民眾流亡。”

俠客心得:

禮樂道義興邦,狂妄暴虐喪邦。禮樂道義流行,人人愛人,人人敬人;人人可以為他人發揮自己的特長,實現自己的理想,最後成就自己。執政者狂妄暴虐,靠淫威統治百姓,鉗製人民的自由,人性凋萎,人的創造力不能自由發揮,創造力下降,民不聊生,統治如何可以穩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