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學欣賞

夏學,就是中華民族古老的智慧。在物質極其豐富,科技發達的今天,人最缺乏的是信仰和真正的生命智慧。而以易經為核心的華夏生命哲學,正好可以用來添補空虛的心靈,給人智慧和力量。
正文

韓詩外傳3.13:武王伐紂

(2022-07-02 10:06:22) 下一個

韓詩外傳3.13:武王伐紂

 

原文:

武王伐紂,到於邢丘,楯(shun3, 盾)折為三,天雨,三日不休。武王心懼,召太公而問曰:“意者,紂未可伐乎?”太公對曰:“不然。楯折為三者,軍當分為三也。天雨、三日不休,欲灑吾兵也。”武王曰:“然何若矣?”太公曰:“愛其人,及屋上烏;惡其人者,憎其骨餘。鹹劉厥敵,靡使有餘。”武王曰:“於戲!天下未定也!”周公趨而進曰:“不然。使各度其宅,而佃其田,無獲舊新。百姓有過,在予一人。”武王曰:“於戲!天下已定矣。”乃修武勒兵於甯,更名邢丘曰懷,甯曰修武,行克紂於牧之野。《詩》曰:“牧野洋洋,檀車皇皇,駟騵彭彭,維師尚父,時維鷹揚,涼彼武王,肆伐大商,會朝清明。”既反商,及下車,封黃帝之後於蒯,封帝堯之後於祝,封舜之後於陳。下車而封夏後氏之後於杞,封殷之後於宋,封比幹之墓,釋箕子之囚,表商容之閭。濟河而西,馬放華山之陽,示不複乘;牛放桃林之野,示不複服也;車甲釁而藏之於府庫,示不複用也。於是廢軍而郊射,左射狸首,右射騶虞,然後天下知武王不複用兵也。祀乎明堂,而民知孝;朝覲,然後諸侯知以敬;坐三老於大學,天子執醬而饋,執爵而酳(yin4,??酒漱口也),所以教諸侯之悌也。此四者,天下之大教也。夫武之久,不亦宜乎!《詩》曰:“勝殷遏劉,耆定爾功。”言伐紂而殷亡武也。

譯文:

武王征伐商紂,兵到邢丘,木盾斷裂成三塊,而且上天連續下三天雨。武王心生畏懼,把太公召喚過來,問:“難道天意是,還不應該討伐商紂嗎?”薑太公說:“不是的,盾斷裂成三塊,意思是軍隊應該分為三部分。上天連續下三天雨,是要把我們的兵器洗刷幹淨。”武王說:“那應該怎麽辦呢?”薑太公說:“愛屋及烏,恨之入骨。把敵人全殺了,不留一個!”武王說:“嗚呼!這是天下沒有平定時的辦法!”周公急步過去進言說:“不要這樣。使他們各安其居,都有土地耕種,無論殷商的新民還是周朝的故舊。百姓有過錯,責任都在我們身上。”武王說:“嗚呼!這才是天下平定以後的辦法。”於是在寧地整頓操練軍隊,並把邢丘改名為懷,把寧地叫做修武,在牧野打敗了商紂。《詩經》說:“牧野多寬廣,檀車多輝煌,駟馬多健壯,威武太師薑尚,像鷹一樣飛揚,輔佐武王,征伐商湯,交戰的那天早上,天空晴朗。”趕到商都,還沒下車就把皇帝的後代分封在蒯地,堯帝的後代分封在祝地,舜帝的後代分封在陳地。下車以後,把夏侯氏的後代分封在杞地,殷商的後代分封在宋地。修築比幹的墓穴,釋放箕子,表彰商容故裏。然後渡過黃河回到河西故地,馬匹放歸自然,在華山南麵生息,表示不會再用來拉戰車;牛放歸在桃林的荒野,表示不會再用來服役;戰車兵甲收藏在府庫,表示不會再用來征戰。於是解散了軍隊,而在郊外舉行射禮。在東邊舉行射禮時唱《狸首》,在西邊舉行射禮時唱《騶虞》。於是天下都知道武王不會再用兵打仗了。然後,武王在明堂祭祀祖先,教導民眾孝順父母;朝堂覲見諸侯,教化諸侯知道恭敬;請德高望重的耆老坐在太學堂,天子拿著調味醬給他們獻食,端著酒杯給他們漱口,以此來教育諸侯尊敬長上。這四種是天下最重要的教化。武王之道能夠如此長久,不是應該的嗎?!《詩經》說:“戰勝殷商,遏製商王的殺戮,功業終於完成。”說的就是武王伐紂推翻殷商的事。

俠客心得:

天下平定以後,無論是東邊前殷商的臣民,還是西邊周文王的臣民,都是天子的臣民,一律平等對待。這就是武王治國安邦的方略。他沒有把東邊殷商的民眾看作俘虜,看作二等公民,都是一樣的分封,一樣的收到尊重。百姓犯了錯,是天子的過錯,是因為天子沒有教化好他們。周朝綿長八百年,靠的是仁政的護佑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