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告子下21:任人有問屋廬子曰
原文:
任人有問屋廬子曰:“禮與食孰重?”曰:“禮重。”
“色與禮孰重?”曰:“禮重。”
曰:“以禮食,則饑而死;不以禮食,則得食,必以禮乎?親迎,則不得妻;不親迎,則得妻,必親迎乎!”
屋廬子不能對,明日之鄒以告孟子。孟子曰:“於答是也何有?不揣其本而齊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於岑樓。金重於羽者,豈謂一鉤金與一輿羽之謂哉?取食之重者,與禮之輕者而比之,奚翅食重?取色之重者,與禮之輕者而比之,奚翅色重?往應之曰:‘紾兄之臂而奪之食,則得食;不紾,則不得食,則將紾之乎?逾東家牆而摟其處子,則得妻;不摟,則不得妻,則將摟之乎?’”
譯文:
任國有人問孟子的弟子屋廬子:“禮與飯食哪個重要?”屋廬子回答說:“禮更重要。”
又問:“美色和禮哪個重要?”回答說:“禮更重要。”
任國人說:“如果按禮法進食,那就沒飯吃餓死;不按禮法吃飯,就能吃上飯,那還一定要遵循禮法嗎?親自迎娶,就娶不到老婆;不按禮法,不親迎就能娶到老婆,那還一定親迎嗎!”
屋廬子回答不了,第二天到鄒地告訴孟子。孟子說:“回答這些問題有什麽難?不考量其根本而比較末節,方寸的小樹,可以讓它高過高樓。黃銅比羽毛重,難道能將鉤尖的一點黃銅與整車的羽毛相比嗎?吃飯最重要的是活命,禮法最輕的是進食時的規矩,把活命和規矩放在一起比較,吃飯何止重要?非常重要!女人最重要的是生子,而親迎是不重要的規矩,當然能娶到女人生子更為重要。你過去問他們:如果扭兄長的胳膊奪他的飯食才可以吃;不扭就不能吃,那他會扭兄長的胳膊嗎?跳過東邊鄰居家的牆,搶奪他們的姑娘才可以娶妻;不搶就不能娶,那他會搶嗎?
短評:
進食的禮儀本身是為了更好地吃飯養生,譬如飯間不語是怕嗆著,或者咀嚼不到位引起消化不良。如果吃飯的規矩大到餓死人,這規矩也該廢掉了!同樣,迎親的禮儀是為了婚姻的美滿,家族的興旺,否則就應該廢除了。
禮是仁的外在表現形式,仁是美好生命的根本,禮的作用是為仁的成長保駕護航。因此任何傷害生命自由綻放的“禮”或“理”,無論它有多麽冠冕堂皇的理由,都是悖逆天道的,都不應該存在。
真正的儒學不是僵硬的封建禮法,那是統治者對孔孟思想的扭曲。儒學是人類最需要的學問,是一門使人人活得更好的學問。孔子呼籲的“克己複禮”,恢複的不是教條的禮法,而是珍惜生命的仁愛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