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告子上5:孟季子問公都子曰
原文:
孟季子問公都子曰:“何以謂義內也?”曰:“行吾敬,故謂之內也。”
“鄉人長於伯兄一歲,則誰敬?”曰:“敬兄。”
“酌則誰先?”曰:“先酌鄉人。”
“所敬在此,所長在彼,果在外,非由內也。”
公都子不能答,以告孟子。孟子曰:“敬叔父乎?敬弟乎?彼將曰‘敬叔父’。曰:‘弟為屍,則誰敬?’彼將曰‘敬弟。’子曰:‘惡在其敬叔父也?’彼將曰‘在位故也。’子亦曰:‘在位故也。庸敬在兄,斯須之敬在鄉人。’”
季子聞之曰:“敬叔父則敬,敬弟則敬,果在外,非由內也。”
公都子曰:“冬日則飲湯,夏日則飲水,然則飲食亦在外也?”
譯文:
孟季子問公都子說:“為什麽說義是發自於內的?”公都子回答說:“履行我對人的尊敬,所以說是發自於內心啊”。
孟季子問:“有位鄉鄰比大哥大一歲,應該敬誰?”公都子說:“敬大哥”。
孟季子問:“喝酒時,先敬誰?”公都子說:“先敬鄉鄰。”
孟季子說:“所尊敬的大哥在此,而先要敬酒的長者是那位鄉鄰,義果然是在外的,而不是在內啊。”
公都子不能回答他的問題,告訴了孟子。孟子說:“是敬叔父?還是敬弟弟?他會說‘敬叔父’。再問他‘弟弟做屍主,那敬誰呢?’他會說‘敬弟弟’。你再問:‘叔父就不要敬了嗎?’他會說:‘位置不一樣的緣故,弟弟代表祖先啊。平時尊敬兄長,敬酒時的片刻尊敬鄉鄰。’”
季子聽到後說:“敬叔父是敬,敬弟弟也是敬,果然在外,不是發自於內啊。”
公都子說:“冬日喝湯,夏日喝水,那麽喝湯吃飯也是在外了?”
短評:
外界情形不同,所尊敬的對象不一,但是恭敬誠懇的心隻有一個。鄉鄰比兄長大一歲,在公共場合敬酒當然要先敬鄉鄰,這不是為了討好鄉鄰,而是為了滿足自己追求仁義道德的內心。對鄉鄰是恭敬客氣,對兄長是愛敬親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