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學欣賞

夏學,就是中華民族古老的智慧。在物質極其豐富,科技發達的今天,人最缺乏的是信仰和真正的生命智慧。而以易經為核心的華夏生命哲學,正好可以用來添補空虛的心靈,給人智慧和力量。
正文

孟子.離婁下49-51:孟子曰王者之跡熄而詩亡

(2021-12-14 10:36:54) 下一個

孟子.離婁下49-51:孟子曰王者之跡熄而詩亡

 

 

原文:

 

    

49. 孟子曰:“王者之跡熄而詩亡,詩亡然後春秋作。晉之乘,楚之檮杌,魯之春秋,一也。其事則齊桓、晉文,其文則史。孔子曰:‘其義則丘竊取之矣。’”

50. 孟子曰:“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小人之澤五世而斬。予未得為孔子徒也,予私淑諸人也。”

51. 孟子曰:“可以取,可以無取,取傷廉;可以與,可以無與,與傷惠;可以死,可以無死,死傷勇。”

 

 

譯文:

 

49. 孟子說:王道沒有了蹤跡以後,詩歌就沒有了;詩歌消失了以後,孔子作《春秋》。晉國的史書《乘》,楚國的史書《檮杌》,和魯國的《春秋》都是一樣的。記載的是齊桓公和晉文公一類的事,其文體是屬於史書類。孔子說:其中的道義是我私下做的取舍。

 

50. 君子的餘澤五世也就沒了,小人的惡報五世也就沒有了。我沒能成為孔子的徒弟,我私下學習他的美善的。

 

51. 孟子說:可以拿取,也可以不拿取,拿取了就傷了廉潔;可以給,也可以不給,給了不算恩惠;可以死,也可以不死,死了不算勇敢。

 

短評:

 

在有王道的時候,民眾和樂,所以有詩歌;王道沒了,詩歌也就隨同和樂而消失了。於是孔子做《春秋》,希望重新回到王道樂土。春秋看上去是一部史書,實際上是孔子通過曆史故事,闡明做人的基本道義。

 

聖人離去幾千年了,不可能得到親炙,私淑於他,不是也一樣可以繼承他的衣缽嗎?

 

可以拿也可以不拿的東西就不要拿,可以給也可以不給的東西就不要給,可以買也可以不買的東西就不要買,可以死也可以不死就不要死!一定要做的事情,就算是死,也要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