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學欣賞

夏學,就是中華民族古老的智慧。在物質極其豐富,科技發達的今天,人最缺乏的是信仰和真正的生命智慧。而以易經為核心的華夏生命哲學,正好可以用來添補空虛的心靈,給人智慧和力量。
正文

孟子.滕文公上4.2:當堯之時天下猶未平

(2021-11-02 09:00:24) 下一個

孟子.滕文公上4.2:當堯之時天下猶未平

原文:

“當堯之時,天下猶未平,洪水橫流,泛濫於天下。草木暢茂,禽獸繁殖,五穀不登,禽獸逼人。獸蹄鳥跡之道,交於中國。堯獨憂之,舉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澤而焚之,禽獸逃匿。禹疏九河,瀹濟漯,而注諸海;決汝漢,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後中國可得而食也。當是時也,禹八年於外,三過其門而不入,雖欲耕,得乎?後稷教民稼穡。樹藝五穀,五穀熟而民人育。人之有道也,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聖人有憂之,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放勳曰:‘勞之來之,匡之直之,輔之翼之,使自得之,又從而振德之。’聖人之憂民如此,而暇耕乎?

“堯以不得舜為己憂,舜以不得禹、皋陶為己憂。夫以百畝之不易為己憂者,農夫也。分人以財謂之惠,教人以善謂之忠,為天下得人者謂之仁。是故以天下與人易,為天下得人難。孔子曰:‘大哉堯之為君!惟天為大,惟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君哉舜也!巍巍乎有天下而不與焉!’堯舜之治天下,豈無所用其心哉?亦不用於耕耳。

譯文:

“在唐堯的時代,天下還沒有和平,洪水遍野,泛濫天下。草木茂盛,野獸泛濫,還沒有五穀,野獸威脅人民。當時的中原布滿了禽獸的腳印。堯獨自一人憂愁,於是任用舜去治理。舜派益去掌管火,益用火燒山粱和湖泊,禽獸逃跑了。大禹疏通了九條河流,清理了濟河和漯河,使水流到大海。打通汝河和漢水,疏導淮水和泗水,使之流入長江。之後中原才可以種糧食了。那個時候,大禹在外地八年,三次路過家門都沒有進去,他就算想種田,有時間嗎?後稷教授百姓種莊稼,種植五穀,五穀成熟而人民得到養育。人道是這樣的,飽食終日無所事事,就與禽獸無別。聖人又開始憂慮了,派契做司徒,教育人民倫理:父子有親情,君臣有道義,夫婦有分別相互尊重,長幼有大小,朋友有信任。堯說:‘慰勉勞苦的,安撫投奔者,改掉他們的毛病,糾正他們的錯誤,幫助他們,使他們能自立恢複人樣,還要時時提攜他們,給他們恩惠。’聖人就是如此為人民憂患的,哪裏有時間耕種呢?

堯為得不到舜而憂慮,舜為得不到禹和皋陶而憂慮。而為了沒有種好地而憂慮的應該是農夫啊。把財產分給人叫施惠,教育人學好稱作忠,為了治理天下而得到人才稱作仁。因此給你天下容易,而得到人才難哪!孔子說:“作為國君,堯帝偉大啊!隻有天最偉大,而隻有堯能效法它,浩浩蕩蕩不可形容啊!偉大的舜帝啊,有如此廣袤的天下而卻不覺得什麽!‘堯舜治理天下,難道不用操心嗎?隻是不用操心農耕而已。

短評:

孟子通過堯舜禹湯等先王為天下百姓殫精竭慮,進一步說明社會分工不同,勞心者治人!“治人”不是管治,而是養之、育之、教之、正之,撫之、慰之,如此“勞心者”才是父母官。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