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滕文公下8:周霄問曰
原文;
周霄問曰:“古之君子仕乎?”
孟子曰:“仕。傳曰:‘孔子三月無君,則皇皇如也,出疆必載質。’公明儀曰:‘古之人三月無君則吊。’”
“三月無君則吊,不以急乎?”
曰:“士之失位也,猶諸侯之失國家也。禮曰:‘諸侯耕助,以供粢盛;夫人蠶繅,以為衣服。犧牲不成,粢盛不潔,衣服不備,不敢以祭。惟士無田,則亦不祭。’牲殺器皿衣服不備,不敢以祭,則不敢以宴,亦不足吊乎?”
“出疆必載質,何也?”
曰:“士之仕也,猶農夫之耕也,農夫豈為出疆舍其耒耜哉?”
曰:“晉國亦仕國也,未嚐聞仕如此其急。仕如此其急也,君子之難仕,何也?”
曰:“丈夫生而願為之有室,女子生而願為之有家。父母之心,人皆有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鑽穴隙相窺,逾牆相從,則父母國人皆賤之。古之人未嚐不欲仕也,又惡不由其道。不由其道而往者,與鑽穴隙之類也。”
譯文:
周霄問道:“古代君子從事政治嗎?”
孟子說:“當然。古書記載:‘孔子三月不從政,就遑遑若失的樣子。出國一定帶著受聘用的禮物,贄。’公明儀說:‘古代人三月不給君主謀事上班就需要撫慰了。”
周霄說:“三個月沒事做就值得撫慰了,這不是太著急了嗎?”
孟子說:“士人失去官位,如同諸侯失去國家啊。《禮》說:‘諸侯幫助耕種,為了提供祭祀用的米糧;夫人養蠶絲,是為了祭祀用的服裝。如果祭祀用的牲畜不肥,米糧不潔淨,禮服不齊備,不敢祭祀。隻有士人不上班,沒有祭祀用的圭田,不用祭祀。’牲畜和祭祀用的器皿禮服不齊全,就不敢祭祀,也不敢有宴樂,這還不足以值得撫慰嗎?”
周霄問:“出國為什麽一定帶贄?”
孟子說:“做官對於士人,如同耕耘對於農夫啊。農夫出國難道會丟棄犁耙鋤頭等農具嗎?”
周霄說:“晉國也是有做官的,但是沒聽說過如此急著的。如果如此著急,君子對官位要求苛刻,又是為什麽?”
孟子說:“丈夫生下來就希望自己有個妻子,女子生下來就希望有個丈夫,父母成全子女的心人人都有。不聽命於父母,不等媒人的說合,鑽牆洞偷看,跳牆一起私奔,那父母和國人都會輕賤他。古代人不是不想做官,但是厭惡不符合道義的官位。不符合道義而去做官,與鑽牆打洞是一樣的不堪啊。”
短評:
孔子三月沒官做,就遑遑然若失。這不是因為他需要那份俸祿,而是失去了輔佐君王為天下百姓服務的機會。他要實現世界大同的理想,必須利用當時的諸侯,以匡天下,以濟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