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學欣賞

夏學,就是中華民族古老的智慧。在物質極其豐富,科技發達的今天,人最缺乏的是信仰和真正的生命智慧。而以易經為核心的華夏生命哲學,正好可以用來添補空虛的心靈,給人智慧和力量。
正文

孟子.離婁上1.1:孟子曰離婁之明

(2021-11-16 07:18:41) 下一個

孟子.離婁上1.1:孟子曰離婁之明

原文:

孟子曰:“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員:師曠之聰,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堯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今有仁心仁聞而民不被其澤,不可法於後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

“故曰,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詩》雲:‘不愆不忘,率由舊章。’遵先王之法而過者,未之有也。聖人既竭目力焉,繼之以規矩準繩,以為方員平直,不可勝用也;既竭耳力焉,繼之以六律,正五音,不可勝用也;既竭心思焉,繼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

譯文:

孟子說:“離婁那麽明亮的眼睛,魯班那麽靈巧的手,不用圓規和方尺,也做不成方形和圓形器物;師曠那麽靈敏的聽力,不用六律,也不能矯正五音;堯舜的王道,不用仁政,也不能治理利好天下,使天下承平。現在有愛心而且愛心也聲名於外的君主,百姓卻得不到恩澤,後世也不能效法,是因為不施行王道啊。

”所以說,空洞的仁善不能施之於政,空洞的理論不能自我施行。《詩經》說:‘不出錯,不遺忘,遵循王道的章程。’遵守先王的法度而出現過錯的,從來沒有過。聖人用盡了眼睛以後,才開始使用圓規方尺和準繩,用來做方做圓保證平直,然後發現數不勝數的用途;用盡了聽力以後,開始用六律來矯正五音,然後發現數不完的用途;用盡了思慮以後,才開始施行仁政,而從此仁義流行天下啊。”


短評: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不以六律,不可正五音;不以仁政,不能平天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