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學欣賞

夏學,就是中華民族古老的智慧。在物質極其豐富,科技發達的今天,人最缺乏的是信仰和真正的生命智慧。而以易經為核心的華夏生命哲學,正好可以用來添補空虛的心靈,給人智慧和力量。
正文

述而篇第五、六、七:甚矣吾衰也

(2021-05-01 01:32:13) 下一個

述而篇第五、六、七:甚矣吾衰也

原文:

7.5: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複夢見周公。”
7.6:子曰:“誌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
7.7: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嚐無誨焉。”

譯文:

7.5: 孔子說:“我真是衰老了!好久沒有再夢到過周公了。”
7.6: 孔子說:“立誌於仁道,據守於仁德,依據於仁義,遊戲於文學藝術。”
7.7: 孔子說:“自己帶著束修學費來的,我沒有不教的。”

短評:

7.5: 孔子盛年的時候,常常夢到周公,因為他有誌於施行周朝的禮法,恢複天下太平。到了老年,身體衰竭,也沒力氣實踐自己的理想了,也就不想周公了。
7.6: 仁道是理想,是方向,立誌於仁道,方向就定下來了。方向有了,下一步如何走?據於德,靠修仁德,做善事,不是靠說,不是靠讀書。如何修仁德做善事?靠行仁義,不合乎道義的事情不做,不合乎道義的話不說。言行如何得體,如何合乎道義?靠表達適當。這就需要文學藝術方麵的修養。藝術是一種載體或包裝,把愛心用合適的方式傳遞出去,所以要遊於藝。因此,道是方向,德是修為,仁是本體,藝是形式,缺一不可。

正是:

道立方向,
德立修為,
仁立本體,
藝是載體。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