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學欣賞

夏學,就是中華民族古老的智慧。在物質極其豐富,科技發達的今天,人最缺乏的是信仰和真正的生命智慧。而以易經為核心的華夏生命哲學,正好可以用來添補空虛的心靈,給人智慧和力量。
正文

述而篇第二十六: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

(2021-05-05 23:13:32) 下一個

述而篇第二十六: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

原文:

子曰:“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恒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恒矣。”

譯文:

孔子說:“聖人,我沒有見到過;能見到君子就可以了。”孔子又說:“善人,我也沒有見到過;能見到一個有恒常心的人,就可以了。沒有冒充有,空虛冒充盈滿,打腫臉充胖子,怎麽能有恒心啊。”

短評:

像堯舜禹湯那樣的聖人,當然見不到了。能見到個懂得仁道的君子,就不錯了。善人是行仁道的人,這種人也沒有了,因為社會極其敗壞,沒有這種人生存的環境了。但是能見到一個堅持常道的人就不錯了。可是如今道德淪喪,連個能堅持正道的人都很少了。

在孔子的年代,社會被名利分別心腐蝕的已經不像樣了。人人追求虛名浮利,得不到的人還要打腫臉充胖子。這種人是不會有恒心的,更不會堅守正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