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學欣賞

夏學,就是中華民族古老的智慧。在物質極其豐富,科技發達的今天,人最缺乏的是信仰和真正的生命智慧。而以易經為核心的華夏生命哲學,正好可以用來添補空虛的心靈,給人智慧和力量。
正文

述而篇第二十二、二十三:子曰三人行

(2021-05-05 00:09:29) 下一個

述而篇第二十二、二十三:子曰三人行

原文:

7.22: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23: 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

譯文:

7.22: 孔子說:三人一起走路,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師。選人家好的學習提高自己,不好的改正自己。
7.23: 孔子說:天生我,並賦予我圓滿的性德,追殺我的桓魋能拿我怎麽樣?

短評:

孔子無常師,沒有固定的老師。人人都有可能是孔聖人的老師,所以三個人中一定有一個是他的老師。他還說,弟子不必不如師,弟子也有可能在某些方麵是孔子的老師,這就是聖人好學不倦的精神。

桓魋作為宋國的司馬,害怕孔子的才德取代他的地位,不顧宋景公對孔子的器重,擅自追殺孔子。在極其危險的情況下,弟子們催促孔子快逃,他卻坦然麵對,說老天不讓我死,桓魋能拿我如何?老天讓我死,桓魋又能拿我怎樣呢?孔子是一個明了生命真相的人,他知道小我的短暫和脆弱,堅信大我的永恒。兩千多年過去了,孔子依然活著,活在每一個善良人的心裏,不是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