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學欣賞

夏學,就是中華民族古老的智慧。在物質極其豐富,科技發達的今天,人最缺乏的是信仰和真正的生命智慧。而以易經為核心的華夏生命哲學,正好可以用來添補空虛的心靈,給人智慧和力量。
正文

述而篇第二十、二十一:我非生而知之者

(2021-05-04 22:57:38) 下一個

述而篇第二十、二十一:我非生而知之者

原文:

7.20: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7.21: 子不語怪,力,亂,神。

譯文:

7.20: 孔子說:我不是生下來就德性圓滿的人。我是喜歡古代的仁義道德,就努力學習追求的人。
7.21: 孔子不談論怪異、暴力、變亂、鬼神

短評:

孔子也是個普通人,通過刻苦學習,才達到了聖人境界。有些生而知之的人,不需要常人的學習過程,就能按照良知做事,不違背本性。這種人生長環境非常健康,沒有受到任何私欲的汙染,沒有人我的分別心,總是懷著一顆赤子之心。我不知道舉誰做例子,賈寶玉算是一個吧。

中國人效法天地萬物的運行規律和秩序,重視象數理,也就是重視事物的道理。弄不明白的,覺得它很神妙,把它歸功於道的運化,而不是鬼神。其實中國的鬼神,在哲人的典籍裏,就是神妙的道,而不是民間的迷信和盲目的崇拜。作為聖人的孔子當然不相信常人所說的鬼神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