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學欣賞

夏學,就是中華民族古老的智慧。在物質極其豐富,科技發達的今天,人最缺乏的是信仰和真正的生命智慧。而以易經為核心的華夏生命哲學,正好可以用來添補空虛的心靈,給人智慧和力量。
個人資料
正文

鄉黨篇第九-十二:席不正

(2021-05-31 23:57:33) 下一個
鄉黨篇第九-十二:席不正
 
原文:
 
10.09 席不正,不坐。
10.10 鄉人飲酒,杖者出,斯出矣。鄉人儺,朝服而立於阼階。
10.11 問人於他邦,再拜而送之。康子饋藥,拜而受之。曰:“丘未達,不敢嚐。”
10.12 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
 
譯文:
 
10.09: 坐席不端正,不入坐。
10.10: 鄉裏人喝酒,等老人出來後,才出來。鄉裏人用儺舞驅趕病疫,要身穿朝服站在東邊的階梯上,以示誠敬。
10.11:派人去問候身在外國的友人,要再三拜送使者,以示對朋友的敬意。康子饋贈藥品,孔子敬拜接受了,說:“我不知道是不是合適,沒敢品嚐。”
10.12:馬廄著火燒沒了。孔子退朝,問:“有人受傷嗎?”,不問馬的損失。
 
短評:
 
派人去問候國外的友人,要先把使者當作友人來拜,以示對友人的尊重。
 
人坐的不端正,心就可能有失誠敬,所以聖人不入坐不端正的席位。馬廄著火了,孔子關心的是人有沒有事,而不在乎馬,因為馬被視為財產。財產的損失聖人是不關心的,所以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最後才愛物。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