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學欣賞

夏學,就是中華民族古老的智慧。在物質極其豐富,科技發達的今天,人最缺乏的是信仰和真正的生命智慧。而以易經為核心的華夏生命哲學,正好可以用來添補空虛的心靈,給人智慧和力量。
個人資料
正文

鄉黨篇第八:食不厭精

(2021-05-31 23:46:50) 下一個

鄉黨篇第八:食不厭精

原文: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惟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薑食。不多食。祭於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語,寢不言。雖疏食菜羹,瓜祭,必齊如也。

譯文:

食物越精良越好,肉塊越精細越好。食物餿了有異味,魚肉爛了,都不吃。顏色變壞的,不吃。沒有煮熟的,不吃。不是進食的時候, 不吃。切的不端正的,不吃。醬料不當的,不吃。肉雖然多,吃的不能多於穀梁。酒是沒有一定量的,不要醉酒鬧事就好。市場上賣的酒和熟肉,不要吃。吃飯不能沒有薑,吃飯不要吃過飽。君主祭祀用的肉,不可過夜,當天就應該分給眾人。祭祀得到的肉放置不要超過三天,應該盡快吃掉以表誠敬,但是超過三天就不能吃了。吃飯時不說話,睡覺時不言語。雖然用粗食、菜湯、瓜果等低賤的東西祭祀,也必須莊重恭敬。

短評:

吃飯很重要,所以聖人特意提起與吃飯相關的事宜。吃飯不僅僅是為了身體的健康,也直接關係到人的身心修養。切得端正的食物,提醒我們端端正正地做人。食品精細,提醒我們做人做事要認真、真誠。這些都不是為了追求奢侈,而是為了熏陶人的性情。也是提醒人們不要因為吃了不該吃的東西而生病。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