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智慧-蘇軾解讀豐卦卦辭:未央方可持久
豐是第五十五卦,雷火豐,豐是豆容器上滿滿當當都是肉的意思,極其豐盛!從初九到九四是豆的形象,而六五和上六相當於溢出的肉。確實是富有,都超出了許多。這不是過了嗎?那麽卦辭是怎麽說呢?
雷火豐,豐亨,王假之,勿憂,宜日中
如此富有,當然亨通,這是王才可以達到的繁榮富強啊,能保證太陽如日中天,才能無憂。這意思就是說,太陽總是不到中天就不會落山。這是不可能的,所以卦辭是在警告我們富日子要當窮日子過,不要象豐那樣鋪張浪費。如果太陽永遠不到中天,永遠不用豐,當然就不會落山了。
那麽唐宋八大家之一,大文豪蘇軾如何解讀豐卦卦辭呢?
蘇軾如此說:豐卦,就是太平盛世啊。天下已經太平,其發展一定是更加繁榮昌盛,所以說“王假之”,也就是君王繁榮時代的來臨。“勿憂宜日中”的意思是,不是憂慮這個時代不會來臨,而是憂慮它已經到來了怎麽辦。“宜日之中”,最好是天天往中間靠攏,而不是達到中間點。豐卦是充實完美的意思;充滿就會有多餘,有多餘就會溢出。聖人死守不足,哪有求多餘的道理?所以聖人是不會求豐的。豐不是聖人所提倡的。
豐確實好啊,誰不喜歡排場闊氣!可是豐了之後呢?沒有什麽好處!吃飯太豐會發胖,名聲太豐會遭殃;財貨太豐,一定會有人覬覦,災禍隨至!什麽好東西,多了都不好,所以聖人不豐!漢劉邦草莽一個,都知道多用未央的道理,未央才可以持久嘛!
附錄:
蘇軾:豐者,極盛之時也。天下既平,其勢比至於極盛,故曰王假之。勿憂宜日中者,不憂其不至,而憂其已至也。宜日之中,而不宜其既中也。豐者,至足之辭也;足則餘,餘則溢。聖人處之以不足,而安求其有餘?故聖人無豐。豐非聖人之事也。
《易經解注傳義辯正》卷二十9,長沙彭申甫編輯,第333-33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