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學欣賞

夏學,就是中華民族古老的智慧。在物質極其豐富,科技發達的今天,人最缺乏的是信仰和真正的生命智慧。而以易經為核心的華夏生命哲學,正好可以用來添補空虛的心靈,給人智慧和力量。
個人資料
正文

子罕篇第二十七: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2021-05-26 22:22:32) 下一個

子罕篇第二十七: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原文:

子曰:“衣敝縕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終身誦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譯文:

孔子說:“身穿破衣爛衫,與穿貂皮大衣的貴人站在一起,而不覺得羞恥,這就是子路吧?‘不嫉恨不貪求,如何能不行善?’”是子路背誦一輩子的詩句。孔子說:“這個道理,如何是善的最高境界?”

短評:

孔子很少讚美子路。這裏既稱讚了他,也有一點批評。人之所以為人,重要的是心的真誠。穿著貂皮大衣的貴婦人也不一定比破衣爛衫的叫飯花子高貴。外麵包裝好看,不等於裏麵有真貨。所以君子不屑於衣著的華美,因為他們沒有什麽好掩蓋的。這就像書法,拙樸的書法,字字透露的是真誠。而那些翹首弄姿、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作品,讓人覺得是出自青樓女子。孔子讚美子路的質樸,但是說這不是至善的最高境界。如果是至善,就不需要天天背誦“不忮不求,何用不臧?”了。

正是:

不忮不求
何用不臧?
至誠心中住
何用衣貂裘?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