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學欣賞

夏學,就是中華民族古老的智慧。在物質極其豐富,科技發達的今天,人最缺乏的是信仰和真正的生命智慧。而以易經為核心的華夏生命哲學,正好可以用來添補空虛的心靈,給人智慧和力量。
正文

述而篇第十五:冉有曰

(2021-05-02 20:15:36) 下一個

述而篇第十五:冉有曰

原文:

冉有曰:“夫子為衛君乎?”子貢曰:“諾。吾將問之。”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為也。”

譯文:

冉有問:“夫子會幫助衛國國君輒嗎?”子貢說:“好,我進去問問。”,進去問到:“伯夷叔齊是什麽人?”孔子回答道:“古代的賢人。”子貢問:“有怨恨嗎?”孔子說:“求仁得仁,又有什麽怨恨呢。”子貢出來,告訴冉有:“夫子不會幫助輒的。”

短評:

輒與父親蒯瞆為了爭奪衛國國君打了起來。當時輒是國君,孔子住在衛國,輒請求孔子幫助他。冉有不知道老師會不會答應,所以有此問。當子貢聽到老師讚美伯夷叔齊即使餓死也不會與弟弟爭奪君位的時候,他知道老師不會幫助輒。因為父子相爭是不義之戰,孔子不會幫助一個與父親爭奪君位的人。即使輒給孔子好看,孔子也不會屈服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