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學欣賞

夏學,就是中華民族古老的智慧。在物質極其豐富,科技發達的今天,人最缺乏的是信仰和真正的生命智慧。而以易經為核心的華夏生命哲學,正好可以用來添補空虛的心靈,給人智慧和力量。
正文

裏仁篇第一、二:裏仁為美

(2021-04-01 06:12:07) 下一個

裏仁篇第一、二:裏仁為美

 

原文:

4.1: 子曰:“裏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譯文:

4.1: 孔子說:“有仁德的鄉裏是美好的。不住在有仁德的鄉裏,怎麽算是有智慧呢?”

4.2: 孔子說:“沒有仁心的人不能長期處於窮困,也不能長期處於富足安樂。有仁心的人安於仁德,有智慧的人提高自己的仁德。”

短評:

“裏仁為美,擇不處仁”, 另一解釋是心中有仁心才是最美的,不選擇仁心,能說是有智慧嗎?!這種解釋也符合儒家的一貫思想。

仁心是做人的根本,是智仁勇等一切美好品德的源泉。仁心使你內心溫暖陽光,充滿喜樂。有仁心的人,能坦然麵對窮困(約),無怨無悔;在寬裕安樂的環境,也不會放縱自己。有仁心,就有常性,就能做自己的主人,不會被環境左右,所謂“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不受環境左右,才是真正自由的人,才有真正的尊嚴。

不安心存養仁德的人,算是有智慧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