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學欣賞

夏學,就是中華民族古老的智慧。在物質極其豐富,科技發達的今天,人最缺乏的是信仰和真正的生命智慧。而以易經為核心的華夏生命哲學,正好可以用來添補空虛的心靈,給人智慧和力量。
個人資料
正文

雍也篇第四:子華使於齊

(2021-04-19 21:36:52) 下一個

雍也篇第四:子華使於齊

 

原文:

子華使於齊,冉子為其母請粟。子曰:“與之釜。”請益。曰:“與之庾。”冉子與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吾聞之也,君子周急不繼富。”

譯文:

子華出使齊國,冉子問給子華的母親輔助多少糧食。孔子說:“給她一釜(六鬥多點)。”冉子要求再多點。孔子說:“那就給她一庾(十六鬥)”。結果冉子給了五秉(八百鬥)。孔子說:“子華去齊國,乘坐的是肥馬,穿的是輕便的裘衣。我聽說,君子應該周濟窮困而不是給富人錦上添花。”

短評:

子華的母親不是窮人,不缺少糧食,而冉子卻非要一下給她那麽多糧食,是出於私情吧?也許冉子與子華是好朋友,受到了子華的囑托?

子華乘肥馬、衣輕裘,好風光啊。他母親一個人能吃多少糧食,八百鬥!可見子華和冉子沒有學到孔子的仁德,而隻是學到一些混飯吃的知識技能而已。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