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冶長篇第二十六:顏淵季路侍
原文:
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誌?”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願聞子之誌。”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譯文:
顏淵和季路在旁邊侍奉。孔子說:“你們何不都談談自己的誌向?”子路說:“願意乘馬車,穿輕便的裘衣,與朋友分享。用破了也沒什麽遺憾的。”顏淵說:“願意不誇耀自己的能力,不誇大自己的功勞。”子路問道:“願意聽先生的誌向。”孔子說:“老人能安養晚年,朋友之間有信任,少年能得到愛撫。”
短評:
子路、顏淵和孔子,三個人的修養不同,境界也有差別。子路還停留在人間物質享受的境界,但是願意與朋友分享,毫無保留。但是他還是分別心很強,不是朋友的可能就要靠邊站了,子路還沒有到修身養性的境界,還在紅塵裏打滾。顏淵不願意誇耀自己,說明他已經不再追求人世間的名利,顏淵已經到了存心養性的境界。而聖人孔子已經不需要修身養性,到了盡心知性知天的境界。所以他關心的是天下人,已經沒有自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