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學欣賞

夏學,就是中華民族古老的智慧。在物質極其豐富,科技發達的今天,人最缺乏的是信仰和真正的生命智慧。而以易經為核心的華夏生命哲學,正好可以用來添補空虛的心靈,給人智慧和力量。
個人資料
正文

公冶長篇第十四、十五:子路有聞

(2021-04-14 01:53:28) 下一個

公冶長篇第十四、十五:子路有聞

原文:

5.14: 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

5.15: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譯文:

5.14: 子路聽到一件可以學習效法的善道,沒有完全掌握以前,不敢學下一個。

5.15: 子貢問孔子:“孔文子為什麽可以以“文”做諡號呢?”孔子說:“聰敏而喜歡學習,不以向下屬學習為恥,所以給他‘文’的諡號。”

短評:

子路學到一個道理,一定要能親自做到,才開始學習下一個。孔子的學生,不是讀讀書本,能考試回答問題就可以了,而是一定要能做到才算是學會了。

孔文子很聰敏,但是喜歡學習;孔文子身份很高貴,屬於衛國的卿相,但是他能不恥下問。所以孔子說孔文子能做到聰明好學、不恥下問,實在不容易,確實配這個“文”的諡號。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