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學欣賞

夏學,就是中華民族古老的智慧。在物質極其豐富,科技發達的今天,人最缺乏的是信仰和真正的生命智慧。而以易經為核心的華夏生命哲學,正好可以用來添補空虛的心靈,給人智慧和力量。
個人資料
正文

公冶長篇第三、四:君子哉若人

(2021-04-09 22:48:22) 下一個

公冶長篇第三、四:君子哉若人

 

原文:

5.3: 子謂子賤,“君子哉若人!魯無君子者,斯焉取斯?”

5.4: 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璉也。”

譯文:

孔子說起子賤,“像子賤這樣的君子!魯國如果沒有君子,這個人的君子品德是哪裏來的?”

子貢問孔子:“我怎麽樣?”孔子說:“你是有用的人才。”問:“什麽樣的人才?”答:“是治國安邦的人才。”

短評:

有人說魯國沒有君子,孔子就拿子賤來質問,魯國如果沒有君子,子賤是哪裏來的?他的品德是跟誰學的?所以魯國一定有君子。

瑚璉是古代祭祀時盛放糧食的容器。用瑚璉這種重要的禮器來表示子貢是治國安邦的人才。對於這樣的評價,不知道子貢當時是高興還是失望。因為孔子也說過“君子不器”,因為君子追求的最高境界是道,而不是某一方麵的才能。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