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Mr. Lamb

(2021-03-04 23:36:55) 下一個

                  Mr. Lamb

Mr. lamb 是我從商以來的第一個美國大客戶,也是我第一個近距離接觸的外國人。Mr. Lamb 是個典型的美國退休老人,六十七八歲,身高一米八多,體碩顯胖,滿頭金色的頭發讓我懷疑是否染過,寬鬆皮膚包裹這那張紅色的、曆經滄桑的大臉;一副寬邊黑框眼鏡架在高聳挺拔的鼻梁上,怎麽也掩蓋不了兩隻大眼睛射出--警覺、嚴肅的眼光。尤其是他緊鎖眉頭問問題的表情讓我不敢有半點懈怠。

Lamb 原來是一個內布拉斯化工廠的廠長,內布拉斯州一望無際的玉米給他們工廠提供了用之不竭的原料,但隨著美國政府環保的要求,人工成本的居高不下,工廠關閉了,取而代之從中國進口更價廉物美的原料, 退休的老lamb正好派上用場。那是九十年代中期,中國人還沒有徹底走出去,外國人也沒有真的走進來,lamb老先生憑借一個跨界翻譯和一輛夏利出租車在短短的一個月內走遍了大半個中國,訪問了幾十家工廠,從質量到產量摸了個底朝天。最後冒著天大的風險與東北的一家縣屬外貿公司做起了生意。現在想起都佩服他們倆家的勇氣,難度在量太大,國內液體化工運輸、倉儲條件不成熟。好在東北是老工業區,有不少稍加改動便可利用的設施和條件。

我跟 lamb 達上線費盡周折。

我本來財務出身,煩於枯燥無味的數字工作,人家遊山玩水,吃喝玩樂,我給人家做帳,心裏好不平衡。一眼望到頭的未來,於是要求轉崗到了業務部門從頭做起,給我同年來的同事打下手,從工廠、銀行、商檢、海關、船代、貿管跑起,一年多部門熟絡了,單證和產品也了然於心,我要開掛大幹給他們看看。

我的同事多數在混日子,人浮於事不好好幹,吃著大鍋飯,丟了不少老客戶,我開始從老客戶下手,打電話發傳真,登門拜訪,一點一點打開局麵。lamb 的到來在同行傳的不亦樂乎,在那個網絡不發達的年代,我搜索到一家同名公司從事果汁,多方努力無果。一次帶著商檢到一工廠驗貨,在廠長的桌子玻璃板下看到了 lamb的名片。工廠真孤陋寡聞呀!上門的真神都不認。談到 lamb 一行到此參觀,並未得到很好的款待,相反讓工廠廠長奚落一番,原因是幾年前 lamb 他們公司曾經對中國產的FL 反傾銷。我終於找到 lamb 和翻譯的聯係方式。

人的一生中總會遇到幾個貴人!翻譯趙姐在山西插過隊,上過大學。一聽我找上門真是一見如故--親人老鄉啊!她也一直想為她的第二故鄉做點事,經過二年不斷地聯係和趙姐的幫助下終於把 lamb 請到山西,我們一起早起晚歸下工廠考察參觀,一起參加宴請晚會。一年一次的光臨,我從吃到行安排的妥妥當當。他雖然年歲大了,但很能喝酒,老白汾一斤不醉,來者不拒,這都是東北那家的功勞啊!他們教會 lamb 中國酒文化,而且每次從北到南都會收到很多名酒,那個最大號的旅行包裝的滿滿的禮品。那年代我們對美國人多麽的真誠、熱心啊!

我的努力沒有白費,九八年終於迎來第一船訂單,我們用了兩個半月的時間,在貨源緊張,天天漲價的情況下,與十幾個工廠、鐵路、油罐車、儲罐碼頭和船公司鬥智鬥勇順利完成了將近兩千噸訂單。為山西液體危險品散裝出口開了先河。如今哪個工廠沒有上萬噸產量?當年倆千噸產量的工廠已經是大廠了。所以,在九十年代這是絕對的大訂單、大客戶。

老 Lamb是一個真誠的人,跟很多廠長成了朋友,一次跟 Kangli 李老總開玩笑說假如他不為公司效力的話,用小母子比劃著說給他們一點點技術就夠了,然後握著手像兄弟似的哈哈大笑。有時,Lamb 老先生也講些他家裏的私事,女兒的故事,前妻的故事,Lamb 真沒把我們當外人。他每次都有不同的女朋友陪同訪問,有會計師,有生物學家,我心裏想這老頭太花了,又想她們來中國免費旅遊,貴賓待遇何樂而不為呢!老 Lamb 也是個隨意的人,談判時很嚴肅認真,談成後很放鬆,我記得合同有一補充條款需加入,他扯過合同用筆手寫了一段,畫了個似貓的簽字結了。

兩千年我和老總三人團來訪美,順便過個年,老總想見他一麵。他講沒時間,那段時時間沒單子可談。我怎麽也理解不了--“一點麵子也不給”,移民美國後才慢慢理解了美國人和公司文化,對此事釋懷。我們總是公私不分,個人友誼與公司混為一談。

來美後我們曾經保持聯係了一段時間,每次他不是在佛羅裏達海濱曬太陽,就是開著房車與女朋友在內布拉斯一望無垠的玉米林中穿梭,他覺得自己是東道主,總想幫我幹點什麽。並一再講看到了中國發展的機會,想買給中國一些東西。

慢慢隨時間變遷與 Lamb 失去了聯係。我經常想沒有趙姐這個貴人和 Lamb 與我做生意,我也不會在而立之年生出美國夢。不知他老先生一向可好,快九十歲了吧!祝願他健康快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