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肉泡饃vs肉煮糕

(2021-05-12 12:33:29) 下一個

          

我夫人是山西晉南人,從小吃白麵長大。我是晉北人,從小吃雜糧,小麥在我們家鄉種植很少,所以,在八十年代以前,吃白麵是我們向往的生活。也是家鄉人的生活標杆!

我們都是在農村長大,一個在山地,一個在平原,一個吃黍,一個吃麥。每當談論起小時候的吃食時,她的優越感盡顯,從小吃白麵饃長大,吃玉米麵成了改善生活,沒餓過肚皮,儼然像一個是地主家的女兒;一個是貧農家的兒子。

因著骨子裏的生活烙印,每周蒸饃成了我夫人的必備課。發一盆麵,蒸倆籠屜又喧又大的饅頭或包子,吃一周。挖一碗麵,和一團,擀開切細,成了一頓打鹵麵。這麽多年,她盡情地享受著做家傳的、吃記憶的美食,全然不顧我的喜好。還記得搞對像時她對我的關懷和熱情,為了抓住我的胃,逮住她的人,她拐彎抹角了解到我們北路人喜歡吃糕。肉泡糕,油炸糕。她們單位食堂經常供應油炸糕,她帶了一飯盒油糕在我們單位滿樓道找我,以至於不僅感動了我的八卦同事們,也抓住了我的心。這些年一直在外飄,離家越來越遠,家鄉的食材也看不到了。夫人討好我的胃的機會也越來越少了。

前兩天,夫人發了一盆麵準備蒸饅頭,很晚還沒有發好,就把這件事拋到腦後,第二天一早發現麵已經發泄了,她一邊怪我沒提醒她,一邊揉麵。饅頭專家也有失敗的時候,這次是她有史以來的敗筆,蒸出一籠死牛片。老西沒有浪費的習慣,我琢磨著怎麽吃掉它。

我們晉北有一道肉泡糕讓我終身難忘,上好的散養老羊肉熬燉幾個小時,再配以黍米做的黃糕,或黍子糕。沾著肉湯夾著肉塊送到嘴裏,肉香的醇厚,糕的柔軟精道,在嘴裏翻滾幾下吞咽下肚。另一種吃法更讓我記憶猶新,肉湯煮糕。那年我大約三,四歲,我的遠房三哥給生產隊放羊,早晨九點出發上山,下午五,六點回家,中間不吃飯,回家後吃一頓主餐,一天倆頓飯。一次羊群回村,我正在他家門口玩耍,他一手拎著鞭子,用另一隻手把我夾著回到了他們家下房,把我扔到炕上。在他家的火爐上的銚子裏燉煮著半銚羊肉湯煮黍子糕,糕以煮的黏軟,肉湯汁粘糊著糕的裏裏外外,彌漫了整個屋子。三哥給我盛了一碗肉煮糕,香啊!一冬天沒沾葷腥了,饞嘴加饑餓,這頓煮糕成了我記憶深處最香的美味。

我的靈感來源家鄉的肉煮糕。冰箱裏有Costco 剛剛買回的紅魚,何不來個魚燉豆腐,茄子。說幹就幹,不到半個小時,加了豆瓣醬的豆腐燉魚已經滿屋飄逸著撲鼻的香味。我把那沒發的死片饅頭切成薄片煮在豆腐燉魚茄子裏,魚湯漸漸煮泡進入死麵饅頭,肉香沁入饅頭片裏,饅頭變得黏軟,魚香味與饅頭已徹底擁抱在一起。起鍋裝盤,急急用筷子夾了一塊饅頭放在嘴裏,我已分不清這是肉,還是饃了,真像煮糕。那魚還是那麽鮮美,豆腐還是那麽彈軟嫩滑,茄子已呈融化狀,味道絕美!古人雲:“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一個小失手,誕生了一道美味大餐!

經過夫人的親自試吃檢驗,得到了高度的肯定:“太好吃了!比羊肉泡饃好吃!”

說起羊肉泡饃可是晉南的美食啊!我第一次吃羊肉泡饃還是在三十二年前的運城。那是我跟夫人第一次回老家去見嶽父母,在運城下了火車已經傍晚,沒有公共汽車發往萬榮,就在運城賓館暫住一晚,我們到臨近賓館飯店吃晚餐,夫人極力推薦運城名吃羊肉泡饃,每人要了一碗,好像有幾片薄薄的羊肉和少許頭肉內髒和粉條的清湯,上麵飄著紅紅的辣椒和香菜,朝著冒著白氣的碗聞去,一股香油的味道。旁邊的小盤裏放這倆個精麵烙餅。這碗羊肉湯很像我們家鄉的羊雜旮,在夫人的示範下把餅子一點一點地撕成小丁泡入碗中。用勺子舀了一勺送入嘴裏,不賴!對我一個從小吃羊肉,羊油長大的,這碗羊肉泡饃沒有給我想像的驚喜,以至於多少年再也沒有碰過。

夫人是個什麽都敢吃的吃貨,我多少年不願碰的黃油,奶油,Chess她都能吃。接納,包容,消化和吸收的能力不可小瞧。一個外來的肉煮饃能覆蓋夫人記憶中的肉泡饃是多麽不易!肉泡饃可是住在她幾十年的記憶中的美味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雁門人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古樹羽音' 的評論 : 希望我們不僅有“晉麵”,還要有“晉菜”。哈哈!
古樹羽音 回複 悄悄話 “老西沒有浪費的習慣,我琢磨著怎麽吃掉它” ,哈哈哈!感謝分享老鄉的美食
雁門人 回複 悄悄話 哈哈!謝謝陝西老鄉!
雨弦 回複 悄悄話 我不信,不可能比我們陝西的羊肉泡饃好吃。哈哈。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