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說曆史

不一樣的視角看世界,不一樣的方式說曆史
個人資料
正文

滅掉人教版教材裏的“美國隊長”,我們都隻剩下“色|情”了

(2022-06-03 17:43:41) 下一個
人教版數學教材插圖門事件惹得輿論沸沸揚揚,甚囂,且塵上矣。
 
本來,這應該就是一起插圖界的“豆腐渣工程”事件,但是人們不忍心讓它“而已”。
 
13億人口國家兒童教材出事,主題標簽的瀏覽量超過 22 億次。
 
中國網民們加入了一項舉報兒童教材的運動,深挖坑,廣排查。
 
人們發現,衣服上的“橫條”、“星星”,出現頻率太高。耳機上貼著“美國隊長”盾牌標誌,還有帶著粉色兔耳朵的小女孩。
 

插圖設計者“不厭其煩”地在細微處描畫出美國或者日本產品品牌標誌。

“中國兒童的教科書裏,為何滿滿外國風?難道想引導中國的小孩從小崇洋媚外,隻識洋品牌?居心太過叵測” 有人揣測道。
 
親美,西化,從兒童開始?
 
吹哨!吹哨!驚起一灘“歐美”之鷺。
 
難道”愛國“又要從抵製洋貨開始?
 
滿大街的馬球襯衫,牛仔褲,迷你裙,公主裙,西方風格。衣服是中國製造的,設計和品牌卻是外國的。
 
脫吧,反正我們有漢服、唐裝。
 
胸衣?甭看地攤上也紅紅綠綠堆滿了本國產品,但最早的設計還是源起美國。
 
脫吧。反正我們有肚兜、抹胸,合歡襟。
 
比基尼?設計還是源起美國。英國宮廷式的風格厚重而繁瑣,實在不是那些開拓美國的歐洲移民的菜。去繁就簡,“美國人”要的是實惠、方便。
 
美國人擅長販賣“實惠和便捷”:快餐,快飲。美國人熱衷兜售“美國文化”:自我,欲望,民族優越感。

你不脫,你就中了套。

所畫即所見。
 
要想將來的教科書裏, 大街小巷之上,不再“流毒文化”四溢,比基尼也脫了吧。
 
在沒圖沒真相的古代,不知道《水滸傳》中的“浪裏白條”穿著什麽在水中翻江倒海。
 
國門大開之前的小河邊上,時常是一群光著身子,手擋敏感部位的男孩子,如餃子般撲通撲通跳下水。
 
女孩子挽著褲腳,遠遠地在河邊趟水。
 
她們一定沒有想過,七仙女如果穿著衣服下水,哪裏會流落人間,成為“天仙配”的女主?
 
脫,還是不脫?
 
究竟是民族存亡還是荷包胖瘦的問題?
 
從衣食住行,吃喝玩樂,四處都是“西方”的影子。我們該抵製什麽?
 
奶粉,我們該用哪國的?校服,我們該穿誰家的?
 
富人階級從來沒有選擇困難。
 
黃楊、紫檀太貴。好看的唐裝漢服隻在“閑家”。
 
麵對愛國與實惠,我們同樣看到了西方的尷尬。
 
要振興“美國製造”的奧巴馬站在上海振華重工的標誌前麵演講。
 

鼓勵“美國製造”的川普帶著中國製造的紅帽子。

還有誰的尷尬比他們更尷尬?
 
“西方”百姓發現,抵製“中國製造”的愛國熱情最終貼不上生活的冷屁|股。
 
買昂貴的本國貨,還是連底褲都脫下?
 
歐洲的聯合利華收購了中華牙膏;美國的強生收購了大寶SOD蜜。
 
中國的萬達收購了美國的傳奇影業和AMC影院,中國的吉利收購沃爾沃。
 
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今天,我們還脫不脫,脫多少?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xiaoxiao雨 回複 悄悄話 This nation is hypocritical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