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我的博客複製一份至《海外博客》
由於數據量較大,請您耐心等待複製完成
複製
正文
中國的大熊貓變美國籍ABC就能增強美國競爭力?背後究竟什麽陰謀?
(2022-02-04 15:56:34)
下一個
2000年的時候,90後的美香和添添離開中國四川。他們去的是美國華盛頓特區。不再扮演“熊貓外交”的角色,而是中外合作交流的主體。一個在地球上存在了800多萬年的物種,隻在中國四川、甘肅和陝西的崇山峻嶺間有。截至2021年1月,中國大熊貓野生種群隻有1864隻。為了更好地保護大熊貓,中國方麵與國際動物保護機構達成協議,中國將一對健康、有繁殖能力的大熊貓送至其他國家進行為期10年的合作研究。在外國出生的熊貓寶寶歸中方所有。若大熊貓意外死亡,其遺體也歸中方所有。外方每年付給中方100萬美元。中方可派出技術人員與外方共同進行對大熊貓的研究工作。雖說屬於合作研究,不但需要建設部、林業部、外交部會簽,同時還需分管的副總理或總理的簽字,不是外交,也是外交了。截至2019年,中國的大熊貓被租借到全球18個國家,22個動物園。美國國家動物園、亞特蘭大動物園和孟菲斯動物園也租借了大熊貓,且展覽,且做科研用。門票曾被“黃牛”們炒到500美元一張。2005年,美香和添添生下了第一個兒子,叫“泰山”,英文名字叫butterstick,因為他剛生下來太小,就像一根黃油棒。後來又生了“寶寶”和“貝貝”。三隻大熊貓寶寶都在4歲時被專機運輸,閃亮回國。2020年,美香在不可能懷孕產子的22歲高齡生下了“小奇跡”。旅美多年的美香本該落葉歸根回中國,“小奇跡”的奇跡誕生,動物園又協商把租期延後三年,到2023年年底。前日,來自南卡的美國女議員南希宣揚:在美國出生的大熊貓就是美國大熊貓。美國應該拒絕歸還“小奇跡”,對中國和中國的“熊貓外交”說“不”。南希計劃引入一項修正案,讓在美國出生的大熊貓獲得落地國籍,阻止歸還“小奇跡”。修正案一旦獲批,將成為“美國競爭法案”(America COMPETES Act)的一部分。“小奇跡”也會成為史上第一隻American Born Cub Panda(美國出生的小熊熊)這項法案旨在通過創新投資提高美國的科技競爭力和供應安全,幫助美國在科技領域超越中國等外國競爭對手。根據拯救大熊貓計劃,華盛頓特區史密森尼國家動物園與中國達成的一項協議規定,所有在該園出生的熊貓幼崽必須在4歲時移居中國。南希認為,阻止歸還大熊貓的聲明比喬·拜登總統的外交抵製顯得更有姿態。2022年的冬奧會正在北京如火如荼。拜登政府借口人.權問題拒派官方代表團。類似大型國際活動本來就是各種國際組織開展各類民間或官方聚會與論壇的好機會。如今你不來了,基層得有多省心。澳大利亞,英國和加拿大步美國後塵紛紛仿效,進行不完全的外交抵製。不過,這個結果能給美國政客加分多少還是一個大大的問號。美國等國的外交抵製隻是部分抵製。官員雖未出席,但2871名參賽運動員中,224名來自美國,加拿大和俄羅斯超過200名。上個世紀80年代,為抗議蘇聯侵略阿富汗,美國卡特政府曾發起聯合抵製在莫斯科舉辦的1980年夏季奧運會。為了迫使不受政府管製的美國奧委會(USOC)就範,卡特費老了勁,使出威脅要吊銷運動員的護照,要求讚助商凍結捐款等種種手段。無奈的USOC委員會成員不情願地跳過了奧運會。許多美國運動員因此錯過了一生唯一一次參加奧運會的機會。40年後,USOC(現更名為美國奧林匹克和殘奧委員會)為此決定進行道歉。那年,一些抵製國家的運動員以個人身份參加奧運會,領獎台上同時升起三麵奧委會會旗。四年後,美國洛杉磯奧運會上,蘇聯和十幾個蘇聯盟國以牙還牙,拒絕出席。
美國出生的熊貓應是美籍。為啥中國人要來美國生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