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說曆史

不一樣的視角看世界,不一樣的方式說曆史
個人資料
正文

冬奧會後媽媽們糟心了,論穀愛淩vs姚安娜的養成

(2022-02-17 20:01:35) 下一個

2022冬奧之後,一個叫穀愛淩,人稱“青蛙公主”的混血女孩獲得了前所未有的中米兩國的關注。

顏值,實力,吸金、吸粉能力,一樣都不少。

年未滿18歲,笑起來,陽光燦爛;行動起來,英姿颯爽;回答起記者提問,遠勝外.交發言人;雪坡之上,課堂之內,T台之上,鏡頭之前,遊刃有餘。

這是誰家的閨女?什麽樣的父母才能夠培養出這樣一個進名校,拿獎牌、代言收入拿到手軟的女兒?

來源:維基

穀燕,一個單親媽媽,一個在80年代就已經作為高科技投資公司的創辦人登上報紙的超能女人:斯坦福商學院學霸、北大短道速滑隊隊員兼滑雪教練、華爾街創業精英。如今更是“海澱媽媽”的天花板。
 
穀愛淩說:每個小孩都覺得自己的媽媽最好,但我真的覺得自己的媽最好,我媽比別的媽媽會做的事都多。”
 
這話不假。上得了名校,下得了商海,開得起好車,買得起豪宅,鋪得起女兒通向冠軍之道。女強、超媽兩不誤。
 
如果說,穀燕對女兒的培養是一場投資的話,她當年投入100多萬美元的培養費,今天產生的收益大致估計超過3500萬美元的年收入,而且還會更多。
 
更重要的是,她的女兒人格健全,陽光積極,對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充滿持久的熱情,這種可遇不可求的孩子,真是引無數父母競折腰。
 
穀燕為母的成功,絲毫未在媽媽群中激起“酸葡萄”效應,反而讓媽媽們開始反思自己為什麽花了錢,花了時間,卻培養不出半個這樣的孩子?
 
沒錢萬萬不能,可是錢確實不是萬能的。
 
去年的這個時候,另有一個號稱“破格公主”的23歲女孩閃亮登場,高調帶資本進入娛樂圈。這個人是華為的二公主-姚安娜。
 
如果說“青蛙公主”穀愛淩是有顏值偏偏要拚實力,姚安娜就是有財力、學曆卻偏偏要拚顏值的“破格公主”。
 
姚安娜的過往經曆不俗,也曾是學霸一枚。就讀過英、美、中的頂級名校,拿的是美國哈佛電腦工程與統計數據的畢業證書。
 
原本可以妥妥地進入華為,成為企二代,姚安娜偏偏要選擇一條靠青春顏值的道路,而這條路,恰恰是她的短板。
 
敢拿自己的弱項和人生拚個高下的勇氣本該值得尊重和理解,不過,網民不買賬,四麵群嘲,十方等看八卦。
 
出道的一年裏,姚安娜出了專輯,代言了某汽車品牌,出演了某個短劇,上了時尚封麵。
 
然而,她的唱功一般,鏡頭表現能力差強人意,絲毫不像是為這個圈子準備的。
 
如果,她如今掙的每一分錢算是父母的投資收益,人們隻能說,這是一場有錢可以任性的投資。
 
人生是用來體驗和經曆的,姚安娜的體驗是一場奢侈的人生閱曆。
 
任正非對女兒“破格”加入娛樂圈如此評論:以其阻止,不如支持,“因為如果打擊這一次,未來她人生的其他路走不順時,就會說爸爸媽媽堵了這條路。”
 
可憐天下父母心。用錢試錯的方式表支持,雖令人感動,這裏透出的何嚐不是一種除了錢我也做不了其他的無奈?
 
有資本,有平台,有強大的專業團隊在支持,如果一手好牌還是打不好,該怪誰?
 
電視連續劇《家有兒女》中的劉星說:哎,我不願意學,你就不讓我學啦!那時候我還小,我還不懂事,難道你也不懂事嗎?您就應該從小培養我、教育我……
 
同樣是穿梭於中西文化之間,同樣是強大的資金支持,同樣身後有一個甘心奉獻的媽媽,穀愛淩和姚安娜今天的表現,誰高誰低,一眼可辨。

 

是什麽使兩個有著類似物質環境的母親造就出兩個截然不同的女兒?
 
穀燕是一個精力充沛,有行動力,有投資眼光和戰略頭腦的母親。
 
沒有一種成功可以隨機而得。天賦重要,汗水重要,有“名師”媽媽的引導更是錦上添花,事半功倍。
 
女兒說,媽媽要她每天睡好,才能玩好。聽起來,媽不是推媽,娃才是自推娃。
 
金庸小說裏言,武功的最高境界就是以無招勝有招。

 

穀燕之“推”是最高級的“推”,潤物無聲,在女兒未曾察覺之列。
 
穀燕之“推”與其他父母無異。帶孩子上雪場玩耍,為孩子請鋼琴老師,把孩子飛回中國上補習班。
 
難道其他父母做的不是這些嗎?
 
你若問她訣竅,她說:我是兔媽。你若拍了她的7天24小時,她為女兒做的,就是那些雞毛蒜皮的事。
 
這就好比優秀廚師與廚房裏的普通人之間,一樣的食材,一樣的廚具,一樣的做法,結果味道不一樣,甚至天差地別。
 
好的廚師知道拿捏火候,在對的時候加對的配料。
 
優秀的廚師懂得創造新菜係。當你懂你的廚房,懂你手中的每一樣食材和工具,把做菜當作好玩,你怎麽玩,菜都會色香味型韻俱全。
 
每一個高級的“玩法”後麵都有一個終極目標-創造精彩。每一份精彩裏都有一份特別的“激情投入”和全盤統籌。
 
人們對穀愛淩的入籍眾說紛紜,但是,從戰略部署的角度,這是一招好棋。在關鍵時刻入籍中國,以女兒的亮點撬動一個國家培養人才的機製,以此獲得最佳資源和訓練條件。這些,不是錢就能買得到的。
 
穀愛淩入籍中國的那年,國家與有“速滑王國”美譽的荷蘭開展了雪上活動的項目合作。
 
如果孩子是一盤菜,在穀愛淩的身上,體現著媽媽的有條有理,從容淡定,溫暖包容,和無盡的愛。
 
另一個美籍華裔滑冰男選手陳巍的成功也顯示:母親的“激情”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遠勝金錢。
 

相比穀愛淩的家庭,陳家沒有雄厚的資本支持,也沒有會滑冰的父母。但是,母親成為半個教練的"激情“就是這道菜不可或缺的元素。

我們看到,芸芸眾娃中,不缺刷著手機陪孩子練琴的母親。美其名曰,請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也難怪,孩子們會不服氣地說:世上笨鳥有三種,一種是先飛的,一種是嫌累不飛的。第三種最討厭,自己飛不起來,就在窩裏下個蛋,要下一代使勁飛。
 

穀燕用行動證明,很多中國父母是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這不但蹉跎了歲月,或者也徒然磨滅了孩子的天賦與熱情。 

姚淩,在外界的眼裏溫柔賢淑,甘於平凡,二十年如一日,陪伴女兒的成長。
 
她對女兒的管理是嚴格的,對女兒的學習安排是周全的。姚安娜從小也一樣地走過一條練芭蕾,學鋼琴,有私教補習之路。
 
姚淩的教育之道,似乎是一種按部就班的普眾方式,就像一個照著菜譜認真做菜的人。所以,姚安娜成為一個學霸。
 
不過,對比同時被錄入哈佛的另外幾個中國學生,姚安娜的簡曆毫無亮色,更像敷衍。
 
媒體說,姚淩培養出的女兒,是一個哈佛學霸,也是性感名媛。 
 
姚安娜穩穩地上了名校,確實出席了巴黎名媛舞會。然而,她顯然對自己花了4年時光學的專業毫無興趣。
 
說是有藝術天賦,出道一年以來,姚安娜身邊有金牌的教練和指導。然而,她除了像花瓶一樣站台車展,現身時尚封麵,唱了幾首沒人記住的歌,參加了一場於她而言不尷不尬的綜藝節目,似乎波瀾不興。

 

姚安娜曾在微博上委屈地問:為什麽大家喜歡姐姐不喜歡我?
 
這個雖貴為華為公主的女孩,身上保留著一種淳樸,不世故。可是她這道菜,造型華貴,似乎缺了點什麽?
 

缺了一種破繭而出的韻味。

站在巨大資本平台之上,帶著父母滿滿的愛,要破格的“公主”姚安娜是幸運的,又是令人遺憾的。
 
同樣優質的平台上,同樣可以後顧無憂,姚安娜把自己四年寶貴的時光花在一個自己毫無激情的學科上。這裏,難道沒有父母的眼界問題?
 
她轉行的勇氣和決心固然可嘉,可是,有多少人的人生有這樣的時間和金錢資本可以浪費?
 
如果這是一場媽媽PK, 你贏了嗎?
 
這一屆,當媽真的不易。
 
不但要出得了廳堂,入得了廚房,買得起大房,打得跑流氓,關鍵,自己要能下一枚聰明蛋,還要親自學會高飛,才能把小鳥帶上一個新高度。
 
碼字不易,如果您悅讀,請輕動手指點個“在讀”並轉發,更多精彩等您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8)
評論
蝦米. 回複 悄悄話 重要一點:娃的基因。西方走強五百年靠的是不是人?
林外芭蕉 回複 悄悄話 如果這是一場媽媽PK, 你贏了嗎?
————
為什麽媽媽要PK,爸爸呢?養孩子又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事,21世紀了,爸爸還準備缺席到什麽時候?為什麽要PK,自己的路自己走,自己的生活自己過,總想是如何能過上別人的生活,還沒開始就已經失敗了。
tx1989 回複 悄悄話 實際上,她媽媽也是第三種,自己喜歡滑雪,但是達不到那麽高。培養個小鳥來飛。關鍵引入的這個基因很重要。
天山冰雪 回複 悄悄話 喜歡這句話:缺了一種破繭而出的韻味。
誠信 回複 悄悄話 "更重要的是,她的女兒人格健全,陽光積極"?

Premature conclusion. We only see the surface of their lives so far, knowing nothing about their real daily.

Speculation itself means risk and hazardous consequence. Wall street is paradise of speculators. But not everybody always succeeds there.

想不開1 回複 悄悄話 這中間的差別最主要的就是任正非是中國人!
mm6799 回複 悄悄話 穀愛淩是混血,她爸爸是優秀白人基因
平安是福2016 回複 悄悄話 她是天才,那她媽媽年紀和年代能培養出這個孩子她媽媽絕對是曠世奇才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