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說曆史

不一樣的視角看世界,不一樣的方式說曆史
個人資料
正文

華說西遊-天盡頭,日落國,闖入西遊的西西裏

(2021-03-02 20:43:13) 下一個

華說《西遊記》第59回-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孫行者一調芭蕉扇-中說到,唐僧師徒四人一路向西,曆過了夏月炎天,正值三秋霜景,本該衲衣薄寒,不料前路卻覺熱氣蒸人。

 

師父心中納悶了,正是秋日霜緊之時,如何越走越熱。

 

八戒上前解說:西方路上有個斯哈哩國,乃落日之處,俗呼為天盡頭

 

大聖聽了笑道:“呆子莫亂談!若論斯哈哩國,正好早哩。似師父朝三暮二的,這等擔閣,就從小至老,老了又小,老小三生,也還不到。”

 

華又說回來,天盡頭,日落國在何方,斯哈哩國究竟有沒有?

 

在曆史上,西班牙大英帝國曾稱為“日不落帝國”

 

十六世紀,西班牙國王,也就是那個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就曾經發過豪言:“在朕的領土上,太陽永不落下。”

 

第二個日不落帝國就是英國。18世紀,英國通過三次戰爭征服了世界,其領土比羅馬時代還大一倍。

 

有“日不落帝國”,會不會也有“日落國”呢?

 

這個,還真就有。

 

《明史》記曰:“日落國永樂中來貢。弘治元年,其王亦思罕答兒·魯密·帖裏牙複貢,使臣奏求紵、絲、夏布、瓷器,詔皆予之。”

 

也就是說,在明朝第三個皇帝朱棣時期,有一個叫“日落國”的國家來朝。而這事,就發生在鄭和下西洋之後。

 

據說,朱棣意圖暗中尋訪神秘消失、但可能逃亡西洋某處的建文帝,打著宣揚明朝國威之名,派遣鄭和七下西洋,途徑三十餘國,結果,人沒找著,拉來了一大波亞非歐友好關係。

 

可是,“日落國”究竟在哪裏呢?

 

在豬八戒的口中,這個日落之國,一到“申酉時”,也就是傍晚6、7點的樣子,“國王差人上城,擂鼓吹角,混雜海沸之嚴。日乃太陽真火,落於西海之間,如火淬水,接聲滾沸;若無鼓角之聲混耳,即振殺城中小兒。”

 

中國曆史學家,民國時期重要中外交通史家馮承鈞提出日落之城在阿拉伯語中就是Djabulsa,Djabirso。古代的譯員將其音譯為“茶弼沙”。 

(出處:馮承鈞注:“譯注,此茶弼沙顯為阿剌壁人故事相傳西方日沒之Djabulsa, Djabirso, Djaborso城。”)


茶弼沙國”的名字最早出現在了南宋趙汝適的《諸蕃誌》裏。

 

茶弼沙國,城方一千餘裏。王著戰袍,縛金帶,頂金冠,穿皂靴,婦人著真珠杉。土產金寶極多。人民住屋有七層,每一層乃一家。其國光明,係太陽沒入之地至晚日入其聲極震,洪於雷霆,每於城門用千人吹角嗚鑼擊鼓,雜混日聲,不然則孕婦及小兒聞日聲驚死。”

 

日落國就是茶弼沙國的話,茶弼沙國究竟在何方?

 

《明史》裏提到,明孝宗朱祐樘時期,那個遣使來朝的皇帝叫“亦思罕答兒·魯密·帖裏牙”。這是波斯語裏對羅馬教皇亞曆山大六世的稱呼波斯語:Iskanderih)

 

明朝的史籍,把這位紅衣主教所在的地方稱為魯密國。宋、元時代的譯員則稱之為盧眉國。也就是今天的羅馬

 

就在《諸蕃誌》的同一個章節裏,還有一個國家,就在羅馬附近,叫“斯加裏野國”。

 

“近蘆眉國界,海嶼闊一千裏,衣服風俗語音與蘆眉同。本國有山穴至深,四季出火,遠望則朝煙暮火,近觀則火勢烈甚,國人相與杠舁大石,重五百斤或一千斤拋擲穴中,須臾爆出,碎如浮石。每五年一次,火從石出流轉至海邊複回,所過林木,皆不燃燒,遇石則焚爇如灰。

 

斯加裏野國正是對阿拉伯語裏的"西西裏"  (Sicily)的音譯。而豬八戒口中的“斯哈哩國”應該就是西西裏的另一個音譯。

 

為什麽豬八戒會把兩個不同的地方和“火焰山”混淆起來呢?

 

因為這兩個地方就在今天的意大利境內。地處歐亞板塊印度洋板塊和非洲板塊的意大利,不乏火山。

 

國境之內,分布了29座火山。曆史上著名的兩座活火山就在這裏。

 

亞平寧半島西側,那不勒斯南邊,就有那座埋掉了整個龐貝城的維蘇威火山。它距離北邊的羅馬200多公裏。

 

西西裏島的東岸,也有一座海拔3200米的火山。是歐洲最大的活火山-埃特納火山。

 

在有史記載的3000多年裏,埃特納火山已有500多次爆發記錄,被稱為世界上噴發次數最多的火山。

 

就在最近,埃特納火山就分別在2020年的12月,2021年的1月和2月裏各噴發了一次。

 

2021年的2月裏,埃特納火山發生了強烈的爆炸活動,岩石被炸飛,火山噴出的熔岩和灰雲直衝雲霄。

 

這就不奇怪為何豬八戒誤以為他們到了天盡頭的意大利火山區裏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