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說曆史

不一樣的視角看世界,不一樣的方式說曆史
個人資料
正文

《山海經》腦洞3-女子國,丈夫國,愛情海邊的男人殺手並不冷

(2021-03-11 20:49:42) 下一個

?說起《西遊記》中的女兒國,人們或許會聯想到瀘沽湖畔的摩梭人。不過,摩梭人的“女兒國”母係氏族的社會形態。

 

男不娶,女不嫁,生下的孩子娘家管。家中有舅沒有爹。

 

《西遊記》女國的獨特之處就是:僅有女子

 

世上究竟有沒有純女子國

 

公元前後的西漢末年,漢室宗親劉向和兒子劉歆編訂的《山海經》中就說:這個可以有。不但有女子國,還有丈夫國。

 

《海外西經》裏說:女子國在巫鹹北,兩女子居,水周之。一曰居一門中。

 

在女子國的南邊,隔著女醜巫鹹國,就有一個“丈夫國”,“其為人衣冠帶劍。”
 
真的假的?兩個純男、純女的國家,或者說部落邦國真的在水一方?

 

如果是假,南北朝時,南梁元帝蕭繹唐朝和尚玄奘卻指名道姓的說,在拂懍國的西南海島上,就有一個西女國,舉國無男,“懍王歲遣丈夫配焉。”

 

這個女國,雖然有的是白富美,但是,其俗產男皆不舉”,所以這種出去的是精子,收回的是金子的美差,就被隔壁的拂懍近水樓台先得月,拿去不謝。

 

根據《魏書·高宗紀》,拂懍國就是地中海地區的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它的首都就在今天土耳其的君士坦丁堡

 

如是說來,西女國就在地中海和黑海之間。如果西女國真實存在的話,它會不會就是《山海經》中的女子國呢?

 

在希臘神話故事中,東風之神的女兒,戰神妻子奧特拉締造了亞馬遜王國,傳說,正是她建造了古老城市土耳其半島上以弗所的狄安娜神廟-世界上的七大曆史奇跡之一

 

女國的女子從小尚武騎馬,英勇善戰,甚至被稱作“男人殺手”。

 

奧特拉與戰神生下兩個女兒:一個叫希波麗塔 (Hippolyta),一個叫彭特西勒雅(Penthesilea),她們是後來的亞馬遜女王

 

作為戰神的女兒,她們似乎就是為戰而生,因戰而亡。她們的傳說中,難免會有因他人或自己的美麗或者愛情引發戰爭。她們的結局,總是免不了在戰爭中香消玉殞。

 

譬如說,特洛伊的王子帕裏斯為了美色,騙得希臘人的王後海倫與之私奔,引發了曠日持久的特洛伊戰,被希臘人堵在家門口叫戰。

 

雖然美麗,但絕對彪悍的亞馬遜女王彭特西勒亞帶領12個超級女戰士,策馬前來,為特洛伊城裏的帥哥美女解圍。

 

可惜的是,彭特西勒亞投擲的長槍未能刺穿希臘人將領大埃阿斯和阿喀琉斯的身體,反被阿喀琉斯殺死。

 

然而,當阿喀琉斯揭開對手的頭盔時,瞬間產生了奇跡般的一見女王誤終身的愛情效果,隻是為時已晚,美人已逝。

 

此時,如果讓我抓重點,用一句話來介紹亞馬遜女國時,我一定這麽說:兩女子居,水周之。一曰居一門中。

 

水,就是那個地中海、黑海的水。兩女子,就是那兩個女王姐妹花。

 

至於“居一門中”,或許是說一國可容兩女王。也可能說,你看那雄偉壯麗的狄安娜神廟裏,每一個神龕上都有一尊亞馬遜女戰士的雕像,每一個雕像一個門,都有一段美麗的傳說。

 

找到了女子國,那丈夫國在哪裏?如果就是東羅馬帝國的話,羅馬士兵也許就是《海外西經》中“衣冠帶劍”的男人,他們身穿戰袍,頭戴戰盔,腰掛佩劍。但他們並不是純男子國。

 

不過,在古希臘的傳說裏,提到了另一個名字-加加爾。他們就是一個純男子部落。而這一帶的民族大多都是戰爭民族衣冠帶劍也不是什麽稀罕的事。

 

每年,加加爾的男子定期與亞馬遜的女子交合。一旦生男,則把男嬰交給加加爾人撫養,如果是女孩,就可以留下撫養。

 

加加爾部落在哪裏呢?

 

古希臘的史學家、地理學家斯特拉波在其著作中說:亞馬遜人加加爾人居住地相隔並不很遠,就在高加索山脈北部前陸。這個部落從小亞細亞東部移居到高加索山脈

 

也就是說,加加爾也曾生活在黑海南岸,地中海北岸,亞馬遜國附近。

 
有曆史學家認為,加加爾人可能是高加索地區的車臣人、或者英古什人的祖先,或者有某種關聯。
 
如果連曆史學家都為“女子國”和“丈夫國”的存在作背書的話,是不是意味著,《山海經》中確實描述了某個時期真實的地理環境?
 

俗話說,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如果這樣一個女國真實存在過的話,除了各種各樣的藝術雕像與神話傳說,我們總該找到點什麽吧。

 

然而,在她們發源的塞莫頓河一帶尚未找到考古證據。難道她們憑空消失,人間蒸發了嗎?

 

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著名曆史學家,西方人口中的曆史之父-希羅多德說,在與希臘軍隊作戰失敗後,亞馬遜女戰士作為俘虜,被押上三艘船。

 

然而,落難的鳳凰比雞強,她們殺死了船上的希臘人。在黑海東北岸登陸,無意中闖入斯基泰人的領地。


斯基泰人正是北歐草原上曾經令人聞風喪膽的草原霸主,有名的砍頭族。

 

當然,故事依然很傳奇。發現對手是美女戰士的斯基泰人,派出小鮮肉,俘獲美人心。

 

從此,少了一個亞馬遜部落,多了一個薩爾馬提亞部落。亞馬遜人和斯基泰人的後裔繼續著亞馬遜女人的風格,女孩從小習武,並以是否殺死過男性敵人為能否結婚的標準。

 

根據希羅多德的分析,他認為亞馬遜女戰士的原型來自斯基泰人薩爾馬提亞人,因為他們都是尚武的民族,草原霸主。而且保留著母係氏的風俗。

 

近些年,在俄羅斯、烏克蘭一帶不斷地發掘出大量貌似亞馬遜女戰士的墓穴。其中就有地位尊貴的女戰士墓。

 

這些女人,要麽,生前因為長期騎馬形成特有的圈腿,要麽身受重傷而死,她們的墓穴中有多種武器作為陪葬。

 

可是,這些馬背上的女戰士,怎麽就成為傳說中,拋棄或殺害自己產下的男嬰,而且不食人間男色的冷血殺手了呢?

 

作為遊牧民族,“亞馬遜”女人,出,可與男人並肩作戰,入,可在家看家護院。

 

看慣了身邊養尊處優、柔弱女人們的希臘人,一旦眼前突現一群身穿戰袍,揮舞刀劍的女人,戰場上的驚詫感足以刺激他們的想象力。

 

究竟誰第一個用“亞馬遜”來稱呼這群馬背上的女戰士,無從查證。但是,不同的語族,給這個詞披上了神秘麵紗。

 

亞馬遜”在不同的詞源下,有著不同的意思。或者是富有的女人,與男人一樣強悍的女人,或者是美女殺手,男人終結者,或者是被削去右乳的女人。

 

不過,這些說法對錯與否並不重要。“亞馬遜女戰士”已經變成了美麗、強大和英勇女人的代名詞。無論從前還是現在,她們激發著藝術家們無窮的靈感和豐富的想象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