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安遊記

環球旅遊的隨記,北美,歐洲
正文

老安遊記《美國車牌背後的故事》第一篇:前言

(2023-10-01 00:29:08) 下一個

老安遊記《美國車牌背後的故事》第一篇:前言

我有多次在美國各州度假的經曆,已經到過美國全部的五十個州和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很多州都是自駕遊,一次偶然的機會,使我對各州的車牌發生了興趣,於是我見到不熟的車牌就拍照下來。回家後查閱該州的資料,發現各州車牌的背後,都有各自的故事。

現在把我的心得寫出來與讀者分享。美國的車牌尺寸是 2:1 的長方形,12英寸x 6英寸。一些州的車牌底是純色,另一些州的車牌底是漸變色,就像一張彩色紙一樣。雖然看上去五顏六色,五花八門,但其實是一件很講究的事情。

美國一些文藝範兒或公路範兒的店裏,會在牆上掛好多車牌。看起來光彩奪目,好像來自很多國家,但十有八九都是美國的。在美國旅遊的時候,如果稍微留心一下,就會發現他們的車牌五顏六色,五花八門,有點眼花繚亂。下圖是美國各州的車牌。

圖1. 美國各州的車牌

與中國全國統一藍底白字的車牌不同。作為“車輪上的國度”,美國每個州的車牌都不一樣。車牌是本州人民展現情懷的地方,不僅會印上州名,還會印上“口號”(Slogan),或印上這個州的“昵稱”(Nickname)。

設計元素也會參考當地最具代表性的風景或知名地標,基本都是為了推廣本州的特色優勢。也就是通過車牌來塑造本州的形象,可以說是流動的旅遊廣告。因美國每一個州都有屬於自己的獨特昵稱,人們往往喜歡把這些昵稱印在各種地方,以彰顯自己家鄉的特色。

各州的車牌就是最能展示“昵稱”的一種有趣方式。就連“收藏車牌”,也成了美國人民的愛好之一,還專門成立了“車牌收藏協會”。美國的車牌文化這麽濃,隻能說明車牌是美國汽車文化的一個部分。“車輪上的國度”標誌之一就是“車牌上的世界”。

美國的車牌五彩繽紛,方寸大小的車牌,麻雀雖小五髒俱全,承載的信息量可真是不少。一塊12英寸長,6英寸寬的車牌,如同一部圖文並茂的百科全書。本人的這些係列文章,將按照各個州加入聯邦的順序,講述各州車牌的故事。

美國由50個州和首都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所組成。首都華盛頓不屬於任何一個州,是單獨的行政單位。所以在講述各州前,先講一下首都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下圖是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的車牌,車牌上寫著“有納稅無代表”(Taxation without Representation)。

圖2. 美國首都華盛頓的車牌:有納稅無代表

這是什麽意思呢?這要從首都華盛頓說起。美國的首都華盛頓,全稱是“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Washington District of Columbia)。“華盛頓”(Washington),相當“市”一級,“哥倫比亞特區”,簡寫成(DC),相當“州”一級,其實兩者是同一個地方。

首都華盛頓不是自然而然發展起來的,是完全人為設計和建造起來的城市。在波托馬克河(Potomac River)與阿納柯斯蒂亞河(Anacostia River)的交匯處,畫出一個邊長為10英裏,斜置成45度角的正方形,作為美國的首都。下麵是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的地圖。

圖3. 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Washington, DC)的地圖

這個以開國國父命名的城市,以新大陸發現者命名的特區,永遠是美國人民的驕傲。但是事情還有它的另一麵:居住人口太擁擠,生活費用特別高,種族衝突很嚴重。華盛頓市政當局也想改善居民的生活,但是在國會裏沒有代表,沒有投票權,執行起來很困難。

當初的法律規定:美國的五十個州,每州兩名參議員,眾議員人數取決於該州的人口數量。但是首都華盛頓沒有國會議員。當地居民隻能派代表列席會議,但交稅卻一分錢也不能少。所以車牌上寫著“有納稅無代表”(Taxation Without Representation),借以發泄不滿。

從旅遊的角度上來看,華盛頓的主要景點都集中在長方形的“國家大草坪”(National Mall)。始於東邊的“國會大廈”(US Capitol),經由中間的“華盛頓紀念碑”(Washington Monument),終於西邊的“林肯紀念堂”(Lincoln Memorial),從而構成東西方向的中軸線。

下圖是美國的國會大廈(US Capitol),再下圖是華盛頓紀念碑(Washington Monument),第三圖是林肯紀念堂(Lincoln Memorial),第四圖是紀念堂中林肯總統(President Abraham Lincoln)的大理石坐像。

圖4.  美國國會大廈

圖5.  華盛頓紀念碑

圖6.  林肯紀念堂

圖7.  林肯總統的大理石坐像

林肯紀念堂的側壁上,鐫刻著他在蓋蒂斯堡演說中的名言:“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Government 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將在地球上永不消亡(shall not perish from the earth)。

國家大草坪南邊是“獨立大道”(Independence Avenue),國家大草坪北邊是“憲法大道”(Constitution Avenue),兩條大道又寬又長。國家大草坪的麵積很大,大草坪的東段,是全國性重要事件的集會場所。

下圖是國會大廈正前方的格蘭特將軍(General Grant)騎馬像,再下圖是南邊的第20任總統(1881-1881)加菲爾德(James Garfield)站立像,第三圖是北邊的 “和平天使紀念碑”(Peace Angel Monument)。

圖8.  中間的格蘭特將軍騎馬像

圖9.  南邊的加菲爾德總統站立像

圖10. 北邊的“和平天使紀念碑”

國家大草坪的西段,分布著一些紀念地。西段的南邊有“傑斐遜紀念堂”(Jefferson Memorial)(下圖),“富蘭克林-羅斯福紀念地”(Franklin Roosevelt Memorial)(再下圖),“馬丁-路德-金紀念碑”(Martin Luther King Memorial)(第三圖)等等。

圖11.  湯瑪斯-傑斐遜紀念堂

圖12.  富蘭克林-羅斯福紀念地

圖13.  馬丁-路德-金紀念碑

大草坪的西段的北邊有個“獨立宣言簽名人紀念地”(Memorial of Signers of Independence Declaration)。每一塊石頭上都鐫刻著這些開國先賢在獨立宣言上的簽名,共計有五十六位獨立宣言簽名者。

下圖是用石頭壘起的半圓弧形“獨立宣言簽名人紀念地”,再下圖是由獨立宣言簽名委員會主席約翰-漢考克(John Hancock)的簽名,第三圖是建國先賢本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的簽名。

圖14.  獨立宣言簽名人紀念地

圖15.  約翰-漢考v克的簽名

圖16.  本傑明-富蘭克林的簽名

大草坪的西段的旁邊,有個“反射湖”(Reflection Pool),反射湖旁邊是“二戰國家紀念地”(War II Memorial),每個州都有一顆紀念柱。下圖是“反射湖”邊的“二戰國家紀念地”。

圖17.  反射湖邊的“二戰國家紀念地”

林肯紀念堂前的南側,是“韓戰紀念地”(Korean War Memorial),林肯紀念堂前的北側,是“越戰紀念地”(Vietnam War Memorial)。下麵的兩圖,分別是“韓戰紀念地”和“越戰紀念地”。

圖18.  南邊的“韓戰紀念地”

圖19. 北邊的“ 越戰紀念地”

國家大草坪東段的兩旁,有許多博物館和紀念館。下圖是北邊的“自然曆史博物館”(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再下圖是南邊的“航空航天博物”(Museum of Air & Space)。

圖20.  北邊的“自然曆史博物館”

圖21.  南邊的“航空航天博物館”

“白宮”(The White House),是美國總統居住和工作的地方,位於“國家大草坪”的北麵。白宮前麵的一大片綠地,稱為“大橢圓”(Ellipse)。大橢圓裏有各個時期將軍們的紀念像,其中的潘興將軍(Pershing),是一戰時期美國歐洲遠征軍的統帥。

下圖是白宮,再下圖是潘興將軍的站立像。

圖22.  總統居住和工作“白宮”

圖23.  潘興將軍的紀念像

從白宮到國會大廈,有一條斜跨的“賓夕法尼亞大道”(Pennsylvania Avenue),大道兩旁排列著一些紀念性的建築物。在“大橢圓”的北邊和西邊,有“財政部”(Department of Treasurer)和“艾森豪威爾行政大樓”(Eisenhower Executive),見下麵的兩圖。

圖24.  財政部大樓

圖25.  艾森豪威爾行政大樓

不遠處還有“美國紅十字會”(American Red Cross)和“美洲國家組織”(Organization of American States)等建築物,見下麵的兩圖。

圖26.  美國紅十字會

圖27.  美洲國家組織

在賓夕法尼亞大道的兩旁,排列著一些紀念性的建築物。例如“舊郵政大樓”(Old Post Office)(下圖),“聯邦調查局”(Edgar Hoover FBI)(再下圖),“美國海軍紀念地”(US Navy Memorial)(第三圖),新聞大樓(Newseum)(第四圖)等。

圖28.  舊郵政大樓

圖29.  聯邦調查局

圖30.  美國海軍紀念地

圖31.  新聞大樓

還有“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 of Arts)。國家美術館大樓的東翼,據說是著名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I. M. Pei)的傑作。下圖是國家美術館大樓外麵的一幅“人強馬壯”的雕塑。

圖32.  國家美術館外麵一幅“人強馬壯”的雕塑

在聯邦調查局大樓往北的一個街區,有林肯總統遇害的“福特劇院”,現在開辟為“福特劇院國家曆史遺址”(Ford Theatre National Historic Site),再往北是“唐人街”(Chinatown)。下圖是林肯總統遇害的“福特劇院”。

圖33.  林肯總統遇害的“福特劇院”

嗷,對了,在賓夕法尼亞大道旁邊的一個小廣場上,有一個米德將軍(General Meade)與其戰友們的群像。米德將軍是南北戰爭中的北軍名將,在蓋蒂斯堡戰場擊敗了南軍的統帥李將軍(General Lee)。下圖是米德將軍與其戰友們的群像。

圖34.  米德將軍與其戰友們的群像

在國家大草坪西端,從林肯紀念堂再往西走,過橋就是“阿靈頓國家公墓”(Arlington National Cemetery)。一進大門,就看見一個經典的雕塑群像:二戰後期美軍攻下日本的硫磺島(Iwo Jima)折缽山(Mt Suribachi),四個士兵奮勇地插上一麵美國國旗。

圖35.  阿靈頓國家公墓廣場上的四個士兵插旗雕像

在阿靈頓國家公墓裏,還有肯尼迪總統的墓地,墓地前的火苗據說常年不滅。下圖是阿靈頓國家公墓裏的墓碑,遠處的建築物是肯尼迪總統的墓地。再下圖是肯尼迪總統墓地前常年不滅的火苗。

圖36.  墓碑遠處是肯尼迪總統的墓地

圖37.  肯尼迪總統墓地前常年不滅的火苗

離開阿靈頓國家公墓之後再往南走不遠,就是美國國防部的“五角大樓”(The Pentagon)。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劫持的美航77次民航客機,就是撞在了這座大樓上。大樓受到損害,但是很快修複。下圖是美國國防部的“五角大樓”。

圖38.  美國國防部的“五角大樓”

人世間有些事真的很奇怪,會發生一些因緣際會偶然巧合的事情,本人就有一件。1991年10月23-25日,我到華盛頓參加一個學術會議,開會住宿都是會議統一安排的。當我進入賓館的時候,感到似曾相識。下圖是在會議期間,我(右)與會議主席(中)的合影。

圖39. 會議期間我(右)與會議主席(中)的合影

會後回家一查以前的日記和照片,果然不出所料。四年前隨泰安旅行團去華盛頓時,酒店是旅行團預定的,住的就是這家酒店:杜邦大轉盤(DuPont Circle)旁邊的奧姆尼大酒店(Grand Omni Hotel)。下圖是團友們在酒店大廳等候大巴來接,右邊的第三個人是我。

圖40. 我(右3)與團友們在酒店大廳等候大巴來接

為了讀者方便,下麵附上美國五十州的地圖。

圖41. 美國五十州的地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安主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munchenxx:
謝謝鼓勵。
munchenxx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好文
安主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ahniu:
我的理解是:河東部分原來是馬裏蘭州的,河西部分原來是弗吉尼亞州的。
不知對不對。
ahniu 回複 悄悄話 dc 的土地是馬裏蘭周的。
學學曆史。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