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安遊記《西南歐埃及三周遊》第九篇:埃及-盧克索(下)
上一篇講我們在埃及盧克索西半部的旅遊經曆,這一篇講我們在埃及盧克索東半部的旅遊行程。2025年5月8日中午時分,我們結束了哈女王神廟的遊覽。開車通過尼羅河大橋,進入盧克索東半部,按照計劃到卡納克神廟觀光。
但是,有一件事讓我感到很奇怪。明明我看見左前方有卡納克神廟,司機卻直接衝過去了。駛過兩公裏後,才打回頭拐進旁道。原來這段路沒有回頭處。其實我在開羅和吉薩的時候就感覺到了,當時還以為是個別現象。
現在看來是普遍現象,埃及的公路設計確實大有問題。埃及人的聰明才智,都被老祖宗們用光了。古埃及的法老會建造金字塔,會製作木乃伊,會修建帝王穀。但是子孫後代卻非常愚笨,連公路的回頭處都設計不好。
我又聯想到昨天的一群小孩子,不在家好好學習,整天在旅遊景點圍著遊客喊“彎刀啦”,還經常搞惡作劇。從小又笨又壞,長大能好嗎?一代不如一代,越往後越笨,這樣的埃及還有希望進入發達國家的行列嗎?哎呀又吐槽了,不吐不快呀。
不久,我們到達卡納克神廟的信息中心兼售票處。二小姐要開電話會議,沒有時間參觀,想要把門票轉給我,我說可以沒問題,當場給她現金LE600(埃鎊)。我兒腳傷不能去參觀,第四次“自由”地不參觀,也不用買票,呆在車裏等我們回來。
下圖是卡納克神廟的信息中心兼售票處。
圖1. 卡納克神廟的信息中心兼售票處
卡納克神廟(Karnak Temple),在盧克索東北方大約3公裏處。卡納克神廟由三個庭院所組成。第一個庭院是為戰爭之神孟修斯,第二個庭院是為穆特神,第三個庭院是為阿蒙神。三個庭院一個接一個,連成一串。
卡納克神廟的入口通道很寬闊,兩側有排隊的獅身羊麵像。第一個庭院也比較寬闊,兩側也有排隊的獅身羊麵像。第二個庭院比較複雜,有很多高大的石柱和方尖碑,中間還有一個幸運石,門口兩側還有拉美西斯二世的立像。
第三個庭院更複雜,有幾個殿堂,以及通向殿堂的長廊。還有一些刻著象形文字的石碑,各期法老的雕像等。第三個庭院的後麵還有一個小湖,叫聖湖。聖湖長80米,寬40米,深4米,專門用於洗禮儀式。
下圖是卡納克神廟的入口通道,再下圖是我在入口通道上的留影。
圖2. 卡納克神廟的入口通道
圖3. 我在卡納克神廟入口通道上的留影
下圖是入口通道左側的獅身羊麵像,再下圖是入口通道右側的獅身羊麵像。
圖4. 卡納克神廟入口通道左側的獅身羊麵像
圖5. 卡納克神廟入口通道右側的獅身羊麵像
下圖是卡納克神廟的第一庭院,再下圖是卡納克神廟第一庭院左側的獅身羊麵像,
第三圖是卡納克神廟第一庭院右側的獅身羊麵像。
圖6. 卡納克神廟的第一庭院
圖7. 卡納克神廟第一庭院左側的獅身羊麵像
圖8. 卡納克神廟第一庭院右側的獅身羊麵像
下圖是卡納克神廟第二庭院,再下圖是庭院中間的幸運石,第三圖是是放大了的幸運石。
圖9. 卡納克神廟的第二庭院
圖10. 卡納克神廟的第二庭院中間的幸運石
圖11. 放大了的幸運石
下麵的兩圖是卡納克神廟第二庭院裏的列柱,列柱上刻有浮雕和象形文字。
圖12. 卡納克神廟第二庭院裏的列柱-12
圖13. 卡納克神廟第二庭院裏的列柱-34
下圖是卡納克神廟第二庭院裏的兩個方尖碑,據說是哈女王為其父圖一世樹立的方尖碑,作為她給父親的禮物。
圖14. 卡納克神廟裏的方尖碑
下圖是卡納克神廟第二庭院裏粗糙石柱的遠景(左),與近景(右)。
圖15. 卡納克神廟第二庭院裏粗糙石柱的遠景(左),與近景(右)
下麵的(左)圖我在是卡納克神廟裏的留影。下麵的(右)圖是卡納克神廟的一塊石碑,石碑上麵刻有象形文字。
圖16. 我在卡納克神廟裏的留影(左),與卡納克神廟裏的石碑(右)
下麵的(左)圖是我在第二庭院裏的留影。下麵的(右)圖是庭院裏的一個石碑,上麵刻著象形文字。
圖17. 我在卡納克神廟第二庭院裏的留影(左),與庭院裏的石碑(右)
下圖是卡納克神廟裏拉美西斯二世夫(右)妻(左)的雕像。
圖18. 卡納克神廟裏拉美西斯二世夫(右)妻(左)的雕像
下圖是卡納克神廟第三庭院裏的過道(左),與外邊的拉美西斯二世雕像(右)。
圖19. 卡納克神廟第三庭院裏的過道(左),與拉美西斯二世的雕像(右)
下圖我在是卡納克神廟裏的留影,再下圖是一個聖殿,第三圖是聖殿後麵的一個廣場。
圖20. 我在卡納克神廟裏的留影
圖21. 卡納克神廟裏的聖殿
圖22. 卡納克神廟裏聖殿後麵的一個廣場
下圖是卡納克神廟外邊的棕櫚樹,再下圖是卡納克神廟外邊的五彩樹。
圖23. 卡納克神廟外邊的棕櫚樹
圖24. 卡納克神廟外邊的五彩樹
下圖是卡納克神廟裏拉美西斯二世夫(右)妻(左)的雕像。走了一圈兒,又轉回來了。不過,陽光從不同方向射過來,雕像的樣子還是有些不同。
圖25. 卡納克神廟裏拉美西斯二世夫(右)妻(左)的雕像
我們在卡納克神逗留了大約一個小時。下午1點,我們結束了卡納克神廟的遊覽。然後,導遊帶我們吃飯,算是告別午餐。午餐是一些典型的阿拉伯食品:有阿拉伯餅,黃豆粥,蒸米飯,牛肉塊等,很豐盛。飯後去參觀盧克索神廟。
盧克索神廟(Luxor Temple),坐落在盧克索的市中心,從卡納克神廟開車十分鍾就可以到達。盧克索神廟,建造於公元前1392年。第18王朝的阿蒙霍特普三世開始建造,第19王朝的拉美西斯二世繼續修建。
2025年5月8日,下午1點半,我們來到盧克索神廟的售票處。四小姐累了,不想參觀了,想把她的票轉給我。我說沒問題可以,當場給她LE500(埃鎊)。我兒因腳傷不能參觀,第五次“自由”地不參觀,也不用買票,呆在車裏等我們回來。
下圖是盧克索神廟的售票處,再下圖是盧克索神廟的正門,正門兩旁有五個法老的雕像,第三圖是我在盧克索神廟的正門前麵的留影。
圖26. 盧克索神廟的售票處
圖27. 盧克索神廟的正門
圖28. 我在盧克索神廟正門前的留影。
下圖是神廟左廊柱,再下圖是神廟右廊柱,第三圖是神廟裏的法老雕像。
圖29. 盧克索神廟的左廊柱
圖30. 盧克索神廟的右廊柱
圖31. 盧克索神廟裏的法老雕像
下圖是盧克索神廟裏的遊客們。
圖32. 盧克索神廟裏的遊客們
下圖是盧克索神廟裏的淺浮雕壁畫。
圖33. 盧克索神廟裏的淺浮雕壁畫
下圖是盧克索神廟裏第一石柱長廊的遠景(左),與近景(右)。
圖34. 盧克索神廟裏第一石柱長廊的遠景(左),與近景(右)
下圖是盧克索神廟裏第二石柱長廊的遠景(左),與近景(右)。
圖35. 盧克索神廟裏第二石柱長廊的遠景(左),與近景(右)
下圖是盧克索神廟裏的法老坐像(左),與盧克索神廟裏的粗壯石柱(右)。
圖36. 盧克索神廟裏的法老坐像(左),與盧克索神廟裏的粗壯石柱(右)
下圖是神廟裏的多圓形石柱(左),與神廟裏的淺浮雕壁畫(右)。
圖37. 盧克索神廟裏的多圓形石柱(左),與神廟裏的淺浮雕壁畫(右)
下圖是盧克索神廟裏的拉美西斯二世(左)立像,與(右)立像。
圖38. 盧克索神廟裏的拉美西斯二世(左)立像,與(右)立像
下圖是盧克索神廟裏的通道(左),與法老的坐像(右)。
圖39. 盧克索神廟裏的通道(左),與法老的坐像(右)
下圖是盧克索神廟外麵的寺廟(左),與塔樓(右)。
圖40. 盧克索神廟外麵的寺廟(左),與塔樓(右)
當天下午2點半,我們結束了盧克索神廟的遊覽,也結束了四天三晚的“尼羅河兩岸半自由行”。團隊成員分為兩組:大小姐,二小姐,蜜月新娘小兩口和溫老弟為一組,繼續他們的旅行(紅海海岸)。我與我兒,三小姐和四小姐為一組,去盧克索機場,飛往開羅。
下午3點,我們來到盧克索機場,但是大門不開,要等到5點。我們在外邊長凳上睡覺,直到5點開門。安檢之後找到候機室,仰在座椅打瞌睡。但是總也睡不著,而是思緒紛亂,總的說來有兩條。
第一是關於埃及的印象和感慨,主要是針對“上埃及”。幾天下來,總得印象是“很好”。“尼羅河兩岸半自由行”。名字有點奇怪,但也符合事實。對於主辦方和遊客都有好處。“尼羅河”就不說了,自古以來,就是埃及的命脈和生命的搖籃。
“半自由行”就是說:你“有自由”,可以參觀,要買票,也可以不參觀,不用買票,全憑你自己,旅行社不管。同時,你也“無自由”,無論你參觀還是不參觀,你都不能自由離開,你要等到別人回來後一起走。這裏與開羅的情況不同,沒有團費全包,這是上埃及旅遊的“因地製宜”。
我兒的這次經曆中,充分體現了“半自由行”的好處。在上埃及的八個景點中,我兒因為腳傷,失掉了五個。假如團費全包,豈不是自己損失?還有二小姐和四小姐,臨陣脫逃,不也浪費了嗎?所以說,“半自由行”對遊客們更有利,對旅行社也沒有損失。
我兒雖然漏掉了五個景點,但最重要的都參觀了。阿布辛貝神廟,是上埃及“拿摩溫”(Number One),阿斯旺大壩,是埃及生死存亡的生命線。不參觀這兩個著名景點,等於沒來埃及。菲萊神廟與科翁坡神廟,他也參觀了,後來漏掉的幾個,也都很相似。
中文導遊“劉飛龍”,服務很棒,對全體團友一視同仁。見我年老體衰,更是對我照顧有加。我兒不在的景點,還專門為我照相。還有司機和汽車,司機全聽導遊安排,從來不怕麻煩。汽車是14個座位的小麵包,我們9人團正合適,可見旅行社安排得很周全。
關於上埃及的氣候,我早有心理準備,君不見我每天穿短褲外出嗎?埃及每天氣候炎熱,天空湛藍,根本無雨。偶爾有幾片白雲,輕飄虛渺。隻不過是為了點綴天空,免得單調。但是你看地上,除了尼羅河水,到處都黃沙鋪地,難得見到綠色。
現在身在盧克索機場。盧克索,中文亦譯“樂蜀”,“樂不思蜀”。我劉阿鬥啊,沒心沒肺“此間樂,不思蜀”。非也,這次旅行雖然好,但如果讓我選擇居留地,絕對不“樂蜀”。天熱難挨,滿目黃沙,難見綠地,“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李白,蜀道難)。
第二是關於我兒對我的照顧和保護。我們的這次“西南歐埃及三周遊”,葡萄牙的船前遊和西班牙的船後遊,是我一年前預定的。但是,在“黑心的”大洋遊輪公司取消航線後,我們的“緊急應對計劃”,是我兒一手策劃的。
預訂機票和酒店,尋找適合的旅行社,討論隨團遊的日期條件和價格,都在幾天內完成。所有衣食住行,都由他安排。每天出門,他在前麵拿手機,找路線,我跟在後麵跟著走,拍照片。他把兩個“雙肩包”(一前一後)變成“四肩包”。我拿手機拐杖,隻揹一個包。
他還不時提醒我,小心腳下台階,防止被賊盯上。我在晚年有如此孝順的兒子照顧,真是三生有幸,不枉人生。中國人天生內向,不善於親吻。但是人非草木,豈能無情?其實,他也不再年輕(56),而且身體有病。偉大領袖1949年建國登基的時候,也是56歲。
他一個“老人家”,照顧我一個“更老人家”,豈不非常有趣?
我們今天的飛機是開羅航空(Air Cairo),航班是(SM57)。晚上8點,從盧克索(LXR)起飛。一個小時後,晚上9點,到達開羅(CAI)。下一段的飛行路線是:從埃及開羅(CAI)起飛,經奧地利維也納(VIE)轉機,飛往西班牙馬拉加(AGP)。
我們到達開羅機場後,從國內航班區走到國際航班區,然後再通過海關。在護照上的埃及“落地簽”上蓋章,就算離開埃及了。最後是通過安檢,找候機區等候登機。在開羅起飛的時間是後半夜3點半。
還有幾個小時的時間,我坐在椅子上,繼續思考我對開羅的印象和感想,就是“開心”。“手裏拿把囉兒,開山斧啊,啷囉,挑起扁擔啷啷彩,咣彩,上山崗啊,啷囉 … … ”。“開羅,開羅,開心囉”。我不是四川人氏,卻唱起四川民歌,隻是因為高興。
我們在開羅參加的是“四天三晚隨團遊”。“四天三晚”不假(5/1-4)。至於“隨團遊”嘛,隻有我與我兒兩個遊客,算上導遊和司機,總共隻有四個人。三天的開羅遊,共六個景點。幾天來,大家一直混在一起,算是個“隨團遊”。
第一導遊“納賽爾”接機,幫我們辦“落地簽”和入境蓋章。第二導遊“麥克”負責接送酒店收團費。第三導遊“高明”,中文翻譯,陪同參觀,最後送機。所有的食宿交通,景點第一門票全包。分工明確,各盡其責,流水作業,效果不錯。
我們兩人隻要跟著走,跟著看,跟著照相就行了。既省心,又省力,不動腦筋,不用操心。你想啊,兩個中國人,語言不通(雖然流通英語,但在市井不行)。文字不識(阿拉伯符號)。交通不便(火車與公共汽車)。又是老弱病殘,怎麽在開羅旅遊?
所以這個“隨團遊”太適合我們了。語言不通,有導遊。文字不識,不用了。交通不便,不存在了。至於老弱病殘嘛,任何旅行社都無法解決,沒辦法隻有自己克服了。想來想去,再加上我們在上埃及的“尼羅河兩岸半自由行”,這次埃及的旅遊,實在太幸運了。
“開心”,不等於“沒有負麵印象”,主要是交通道路的設計與管理。從開羅到吉薩的公路,不論是普通公路,還是高速公路,都沒有劃線,也沒有速限。有的汽車橫衝直闖,走“S”路線,也沒人管。開車全憑司機經驗。我看了著急,司機卻習以為常,安之若素。
另外,不論是普通公路,還是高速公路,打回頭的“U Turn”很少,相隔的距離也很遠。不僅浪費時間,而且浪費資源。說明埃及公路交通網絡的設計太落後,距離發達國家的交通網絡,還相差得很遠。
關於埃及的遊記講完了,下一篇是關於西班牙的遊記,再見。